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复习(十三):世界重要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复习(十三):世界重要产业转移案例分析
答案:(1)海外产业转移,最初多集中在珠三角区域;随着长 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兴起, ( 一些技术含量高的 ) 制 造业开始向这些地方转移;(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等成本 的上升与环境的恶化),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和原料导向型产业 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或答:大致形成国际产业向我国沿 海经济圈转移,沿海经济圈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局面。) (2) 促进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化 ( 促进劳动力 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 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加强彼此的分工合作,拓宽发 展空间,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投资,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效 率,合理配置各城市功能;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优势互补,提 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 (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的部分产业转 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其
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解析: (1) 从图中可以读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 线。(2)产业转移对西部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3)从发展空间拓展,优势互补等方面分析。
地理小专题(十三)
世界重要产业转移
案例分析
考情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产业的国际分工和合作日益 明显,产业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产业转
移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综合分析可知今后高考
在本考点的命题侧重于以下几方面: 1.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
即珠三角地区接受国外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劳动
②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渐减少,
第二产业先增后减,第三产业稳步增加。
2.明确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启示 (1) 在招商引资的时候,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 即要注意吸引 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和发展性 ) ,短期吸引产业转移后又转移 走,对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2) 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既给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机遇,也提出 了挑战。 ①跨国公司只是希望利用东道国的资源等优势,而不热衷于培 育创新发展 ,因而有可能使优势固定化 ,难以升级,对跨国公司 的长期依赖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失去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 ②国外企业或本地关联企业与国内的产业关联松散,容易变 成出口飞地。 ③在技术、零配件、市场和合作关系上,外国企业或本地企 业严重依赖于所属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则对其活动强加限 制,如阻止其在其他市场销售等。
密集产业。 2.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3.高耗能产业转移。 随着抑制全球变暖的认识提高,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 施,中西部地区如何在承接世界高耗能产业转移过程中做 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将成为重要考点之一。
热点总结
1.理解产业转移二“要点” (1)产业转移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 ②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存在差异。 (2)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与分布 ①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一般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产业转移,再向第三产业转移。
专题训练 (2013· 佛山一中高三评估)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
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1年春节过后, 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重现“用工荒”。 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 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下图为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 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