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配套课件 29 性传播疾病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配套课件 29 性传播疾病
传播途径
➢ 性接触传播:异性或同性性交是主要传播方式,占95%以上,其他类似性行 为(口交、肛交、手淫、接吻、触摸等)可增加感染几率。
➢ 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污染的衣服、公用物品或共用卫生器具等传染。 ➢ 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输入受性病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静脉成
瘾者共用注射用具。 ➢ 母婴垂直传播:患病的母亲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感染或
沙眼衣原体
生殖器初疮、腹股沟综合征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细胞免疫缺陷、各种条件致病菌感染、恶性肿瘤
肉芽肿荚膜杆菌 外生殖器、腹股沟肉芽肿
念珠菌
女性外阴阴道炎、男性龟头包皮炎
阴道毛滴虫
外阴及阴道瘙痒、泡沫状脓性分泌物
加特纳菌、厌氧菌 阴道糊状分泌物,无阴道黏膜炎症
阴虱
抓痕和血痂、黑褐色阴虱和铁锈色虱卵
疥螨
病原微生物
临床主要特征
淋病奈瑟菌
梅毒螺旋体 人类乳头瘤病毒 沙眼衣原体
尿道炎、宫颈炎、肛门直肠炎、咽炎、结膜炎、附睾炎
一期硬下疳、二期梅毒疹、扁平湿疣、三期树胶肿 乳头状、菜花状赘生物 轻微尿道炎、急慢性宫颈炎
单纯疱疹病毒
外生殖器簇集性小水疱、浅溃疡,易反复发作
杜克雷嗜血杆菌 外生殖器多发性疼痛性溃疡
指缝、下腹、大腿等部位丘疹、丘疱疹及外生殖器结节,瘙痒剧烈
传染性软疣病毒 半球形丘疹,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泽,顶有脐凹,可挤出乳酪样物
流行病学
全世界范围
➢ 流行范围扩大 ➢ 发病年龄跨度增大 ➢ 无症状或轻微症状患者增多 ➢ 耐药菌株数增多的趋势 ➢ 艾滋病全球肆虐
我国
➢ 发病率逐年增高 ➢ 构成比发生改变 ➢ 淋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 梅毒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 艾滋病则大幅增加,进入 快速增长期
--孙思邈
第29章 性传播疾病
授课人:XX XX
目录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梅毒 第三节 淋病 第四节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第五节 尖锐湿疣 第六节 生殖器疱疹 第七节 艾滋病
第一节
概论
重点难点
掌握 性传播疾病的定义、分类、传播途径
熟悉 常见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及临床特征
了解 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及防治
第二节
梅毒
重点难点
掌握 梅毒的临床分型与分期、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熟悉 梅毒的组织病理、鉴别诊断
了解 梅毒的病因、发病机制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传播途径 三、临床分型、分期和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预防和治疗
梅毒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引起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张学军/郑 捷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内容的宣传活动,加深人们对STD危害性 的认识并获知正确的预防方法。 ➢ 规范疫情报告建立健全性病检测系统,规范和指导各级医疗机 构的实验室检查,准确地掌握STD流行情况,预测流行趋势, 掌握流行规律,相应地调整卫生资源的分配。 ➢ 加强行为干预规范性病医疗市场,对感染者进行正规治疗,在 全社会尤其是娱乐场所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提高人们对安全 套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对高危人群进行教育和咨询,促进安全 性行为。 ➢ 避免交叉感染、酗酒或劳累,配偶及性伴同时接受诊治。
➢ 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性接触传染的一组疾病。 ➢ 狭义STD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
疹和艾滋病六种疾病。 ➢ 广义STD包括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生殖支原体尿道炎(
宫颈炎)、生殖系统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阴虱病、 疥疮、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阿米巴病和股癣等疾病。 ➢ 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母婴垂 直传播、医源性传播、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传播。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发病机制 TP表面的黏多糖酶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TP对皮肤、主动脉、眼、胎盘、 脐带等富含黏多糖的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借其黏多糖酶吸附到上述组织 细胞表面,分解黏多糖造成组织血管塌陷、血供受阻,继而导致管腔闭塞性 动脉内膜炎、动脉周围炎,出现坏死、溃疡等病变。
通过母乳喂养感染婴儿。 ➢ 医源性传播: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经体格检查、注射、手术等方式感染他人;
医务人员在医疗操作过程中因防护不当而自身感染。 ➢ 器官移植、人工授精等传播。
防治
以宣传教育为主 、标本兼治、综 合治理的防治策 略
政府领导、多部 门合作、全社会 参与的防治局面
➢ 完善法律保障。 ➢ 重视宣传教育:关键在于经常性和持久性,针对不同人群采取
广义STD还包括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生殖支原体尿道 炎(宫颈炎)、生殖系统念珠菌病、阴道毛滴虫病、细菌性阴道病、阴虱 病、疥疮、传染性软疣、乙型肝炎、阿米巴病和股癣等疾病。
常见STD的病原微生物及临床特征
病名
淋病 梅毒 尖锐湿疣 生殖道衣原体感染 生殖器疱疹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艾滋病 腹股沟肉芽肿 生殖器念珠菌病 阴道毛滴虫病 细菌性阴道病 阴虱病 疥疮 传染性软疣
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1.梅毒螺旋体(TP)通常不易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由8~14个整齐规 则、固定不变、折光性强的螺旋构成,长4~14μm,宽0.2μm,可以旋转、 蛇行、伸缩三种方式运动。 2.TP以横断分裂方式繁殖,增代时间为30~33小时。TP系厌氧微生物,离 开人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 灭,但其耐寒力强,4℃可存活3天,-78℃保存数年仍具有传染性。
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指主要通过性接 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性接触传染的一组疾病,不仅引起泌尿生殖器官病 变,而且还可通过淋巴系统侵犯泌尿生殖器官所属的淋巴结,甚至通过血 行播散侵犯全身各重要组织和器官。
狭义STD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 疱疹和艾滋病6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