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唐代田园诗人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行文如绘”,说的就是语言的魅力,通过语言的描写,能使读者如融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可以增加文章的厚实感,增添文采。
可现如今学生的作文漏洞百出、索然无味:语言表达有误、内容单薄,读起来干巴巴的,难以打动人、“枝大于干”,详略不当,中心不突出等等。
如何使学生作文不再苍白无力,而是鲜活灵动,诗意飞扬,富有感染力呢?
作为语文老师深知: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只是沿袭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
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
如何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个人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
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
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让学生们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
作为语文教师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
同时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学生有章可循,可操作。
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
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
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等。
二是改结构,要看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等。
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率材料等。
四是改材料,主要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
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要灵活掌握。
文章不厌百回改,字斟句酌出佳作。
希望语文老师和学生们在修改作文的道
路上能越做越宽、越做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