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4.要按照党的民族干部和民族自治法规的规定,认 真选好、用好人才,既要从实际出发,不求全责 备,又要坚持标准,看本质,看主流,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任人唯贤。从长远来看,解决少数民 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 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族教育。 5.最后,还要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 励机制,对重点技术带头人和党政干部实行竞争 上岗,使庸者下能者上,为民族地区选出出类拔 萃的顶尖人才,为民族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邓恩铭(水族)
马骏(回族)
张伯简(白族)
韦拔群(壮族)
龙大道(侗族)
关向应(满族)
乌兰夫(蒙古族)
李裕智(蒙古族) 向警予 (土家族 )
大革命时期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培养农民运动骨 干的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澎湃主持的第 一届到毛泽东主持的最后一届,先后举办6期,加 上各地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我党有目的、有计 划地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的农民运动干部,其中广 州农讲所就培养了大批蒙、回、满、壮、朝鲜等民 族的干部,广西东兰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也培养了壮、 瑶等民族干部500多人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
• 一、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 1.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掌握) • 2.少数民族干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1、在少数民族地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组织保证。 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充分行使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 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
1949年,毛泽东同志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这一著名论断成为新中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 要指导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
毛主席指出:“认真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工 作,推行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 两项中心工作”。 1950年,决定创 立中央民族学院,先 后办起了中央、西北、 中南、西南、青海、 云南、广西、广东、 贵州等民族学院,至 1965年,少数民族在 校大学生达25096人。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胡锦涛同志指出:‚做好培养 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善 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深受群众拥护的高素质的少 数民族干部队伍,对于加快民族地 区发展,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祖国 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要求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对干部的德才 标准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 根据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对 干部的‚德才兼备‛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即: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 准。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
(一)广开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二)全面加强民族干部的素质教育 (三)建立并不断完善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制度 (四)明确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和使用 13所民族院校继续举办民族干部培训班; 还在各级党校、团校、干部院校、干训中心 等培训机构培训民族干部。
民族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
新设立了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学院、内蒙 古民族大学等一批民族院校。全国共有100多所学校 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和民族班学生;少数民族在校大 学生人数由1978年的3.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07.55 万人 。
28
第三节 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建设(数量、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一、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干部从1950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90多万人, 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等各方面人才的相当规模的队伍。到1999年底,全国少数 民族干部人数占全国干部总数的6.9%,是改革开放初期的 3.4倍。1993年以来少数民族干部增加了45.2万人,年平 均增长3%;7年间增长幅度高于同期全国干部增长7.7个百 分点。
西藏民族学院
第二节、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1950 年 11 月 24 日 , 中 央 人 民 政 府 颁 布 了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了‚普 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确 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 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 子以及‚既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 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 则。
思考及讨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
如何回家乡就业与 创业?
一些大学生为留 在大城市,不惜‚零 工资‛就业。另有一 些大学生选择了回乡, 到故乡开创精彩事业 和人生。
思 考 题:
1.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何重大意义?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 “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 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 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 学校。请你们注意这一点,要彻底解决民 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 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 的” • 1949年11月,毛泽东《关于大量吸收和培 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电报》
二、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 践中,党和政府十分重 视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 部,一批批少数民族干 部茁壮成长,为民族解 放、国家建设和民族进 步、社会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四)新中国成立后 (五)改革开放以来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干 部政策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路线,即:“德才 兼备”“任人唯贤”。
1. “德才兼备”和“任人唯 贤”
所谓‚德‛指的是干部的政治品质 和道德修养,也就是对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忠实性和公仆意识。 所谓‚才‛是一个干部所具有的领 导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业务 知识、业务能力。 ‚德才兼备‛就是要求政治素养 和业务素质的统一,不但政治素质要 高,同时业务素质也要高。 ‚任人唯贤‛就是要选拔和任用 德才兼备的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 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上来。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也调整 为‚大力培养‘四化’所需要的、具 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 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 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 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充分发 挥他们的作用,并注意在少数民族妇女中培养各级干部 和各种专业人才。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采取特 殊措施,优待、鼓励各种专业人员参加自治地方各项建 设工作。‛
3、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 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维护祖国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 5、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可靠保证
牛玉儒,男,蒙古 族,1952-2004
1978.2—1979.7 中央民族学院干 训班学习 在包头市工作期间,成功地推进了 稀土高科、明天科技、华资实业、钢联 股份、北方重汽等企业实现股票上市。 在自治区政府工作期间,2002年超 额完成了‚引进国内资金200亿元,进 出口总额20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2亿 美元‛的工作目标,实现了该区对外开 放的新突破。 在呼和浩特市工作期间,该市生产 总值增速跃居全区和全国27个省会(首 府)前列,提前实现了‚十五‛规划奋 斗目标。
长征时期
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少 数民族地区时,我党曾吸收和培养了一批藏 族、彝族、苗族羌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青年。藏族的杨东生、天宝,彝族的阿尔木 呷、陈占英都是这一时期培养的民族干部。 红军还在四川藏、彝区建立自治政府的过程 中,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干部,而且在甘孜还 举办了藏族干部学校培养从事翻译、宣传、 后勤和群众工作的民族干部
面临的主要问题 :
1.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不足 2.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3.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
解决办法:
1.要积极贯彻执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和 政策。要以新的政策和良好的机制吸引人才。采 取各种措施,为民族人才施展才干提供舞台。 2.要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的制度。给予少数民族人才 在家庭、生活、工作、培训教育等方面优先照顾, 鼓励他们为民族经济建设做贡献; 3.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培养和使 用好现有的民族干部。还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抗日战争时期
马本斋 (冀中回 民支队)
马本斋(1901~ 1944),原名马守清,回 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 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 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 族英雄。
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在延安中 央党校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 于1941年在延安创办延安民族学院, 招收少数民族学员。
解放战争时期
中央民族大学
26
目前,各地、各部门在继续有计划地扩大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的同时,还采取了多种有效 途径和措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多渠道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 (教育部) ‚天狮西部人才培养计划‛ (民委与企业合作)
三、坚持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
(一)继续做好少数 民族干部的选配工作 (二)全面提高少数 民族干部的素质 (三)改善少数民族 干部队伍的结构
第十章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第一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 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