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批判性思维 公选课 第一章至第四章
批判性思维 公选课 第一章至第四章
逻辑层面
此问题为思维谬误——“恶性循环”或“循环论 证”。 例:“许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却试图去了解别人, 那是不会成功的。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是不可 能了解别人的。可是,话又说回来,要了解自己也 的确十分困难,因为不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 怎么能做到自我了解呢?可见,了解别人是了解自 我的一面镜子。” 分析:前面说“了解自我”是“了解别人”的前提; 后面又说“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前提。用 A证明B,反过来又用B证明A。A:鸡生蛋,B:蛋
六、预见性:拒绝盲目行动
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
1、预见性意味着信念的实用性
如果你拥有的信念能 帮助你对周围的世界做 出较好的解释和理解, 而且能够对周围世界所 发生的事件做出较好的 预测和控制,那么你的 信念就是非常实用的。
好奇心 为什么? 安全感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胡适
答案解析
B. 9号文件柜放基层单位材料 由已知条件推出,1号、10号放处级材料, 4号放本局,5号放上级材料,由放本局材料 连号推出3号放本局材料,基层材料与本局材 料不连号推出2号放处级材料,故6、7、8、 9号放基层材料。
2014年 国家公务员考试 行测 第115题
世界 &人生
问题
疑问
追根溯源层面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为不恰当问 题。 原因:在此层面上此问题有两个假设前提, 蛋是由鸡生的 鸡是由蛋孵的
根据生物进化论常识,无论是鸡还是蛋,都是从非鸡非蛋 的其他物种遗传、变异而来。即在此层面上,“鸡和蛋谁先谁 后”这个问题必须依靠两个不真实的假设才能提出来,因此为 不恰当问题。
五、正当性:消除不可靠的信念
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担保
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
1、使用真实可信的理由为信念做出 担保
一个人相信什么需要讲理由。比如,你相 信有人偷了你的钱包,你必须拿出证据来。 在我们的信念系统里,有许多不可靠的信念, 最典型的是对超感应能力的确信。 例如,有两位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 验。 比如,猜出已经封好的信
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
案例:丈夫与妻子的一段对话(背景:妻子是中学班主
任,其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妻子责任重大;一天近晚上7点 钟,学生在饭店打架要求她到场;丈夫大学教师,已经约定晚上7点给学生指导 辩论。)
妻:你晚上必须在家看孩子(小孩四岁多),我有 谁看孩子 急事要去学校。 夫:不行啊,我答应学生七点钟为他们指导辩论。 妻(不悦):究竟是学生重要,还是孩子重要? 夫:当然是学生重要了。 谁重要 妻(更不悦):既然你认为学生重要,那么喜欢他 们,干脆跟他们去过好了! 喜欢谁
世界观的作用
世界观是指导人们如何生活的最普通而直 接的工具,当一个人认为他所感知和确认的 信念是真实的、可靠的,他就会以此来指导 自己的行动。 这 网络新名词: “毁三观”
才 是 真 正 的 《 狮 子 王 》二、清晰性:澄清思维混乱
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 2、思考问题要有条理 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三、相关性:摆脱感情纠葛
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是情感 心理
1、围绕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1984年,布什与奎尔搭档竞选美国总统。 当时有人攻击奎尔,说他的家族曾帮他挤进 印第安纳州的国民卫队,以逃避去越南服兵 役。对此,布什反驳说:“奎尔曾在国民卫 队服役,是因为他的分队当时尚有空缺;现 在,他却受到了爱国派们尖刻的攻击。…… 诚然,他没去越南,但他的分队也没有被派 往那里。有些事实谁也不能抹杀:他没有逃 往加拿大,他没有烧掉应征卡,他也肯定没 有烧过美国国旗!”
2、预见性意味着行动的主动性
了解事物的原因 不只是为了满足好 奇心和消除恐惧感, 而是要引导我们的 行动,知道要做些 什么、什么时候去 做以及如何去做, 并为我们做决定提 出门带伞,天寒添衣。 供依据。
?
不 坚 实 的 信 念
所有儿童 都喜欢吃冰淇淋
素食有益于 身体健康 宇宙中 存在外星人
信念是否坚实取决于:为它担保的理由是 否是强有力的。 如果理由是真实可信的,根据理由对信念 支持程度的强弱来决定对信念的确信程度, 这是正当的。 如果我们对信念的确信度超出了手中所掌 握的证据的担保能力,这种对信念的确信就 是不正当的。
一、恰当的提问与合理的论证
人是理性的动物, 人运用理智创造并 形成一种与世界打 交道的方式,并注 定要在这种交往的 处境中生活,就如 同为适应生存而进 化出完美体形和结 构的海豹一样,只 有大海才能为它们 提供称心如意的生 活环境。
人类擅长推理, 这意味着我们只有 在能够运用推理能 力的场合下,才会 心安、满足,如果 人类发现自身处在 无法推理的处境, 就会像游泳池里的 猴子、树上的海豹 一样尴尬、无所适 从。
试验表明:
一些学生对超感应能力的确信难以置信地拒绝改 变,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做出解释的两个假设是: 其一,相信超感应能力的信念显示了严重的认知偏 见,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在没看到魔术师之前就相 信精神感应能力。个人的特定信念一旦形成,通常不会改 变,即使相反的证据摆在眼前还是固执己见。偏见在相信什 么的问题上的确有相当的影响力。其二,学生过于 信赖“眼见为实”的经验和直觉,缺乏批判性反应 能力。学生确信超感应能力的存在,并没有得到可 靠证据的支持。可靠的证据是在不受人为因素和不恰当的
案例
件中的内容、梦到某件事 后来果然发生了、用意念 的力量让骰子滚动等。
两位社会心理学家的实验
在第一种情形中,教师把身穿紫色长袍、 留着长发和大胡子的魔术师,作为不折不扣 的超能力者介绍给学生,用简单的魔术技巧 作为使人相信精神感应能力的证据,结果有 77%的学生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 在第二种情形中,教师告诉学生站在我们面 前的是一位魔术师,不具有超感应能力,他 的演示不过是一些障眼法和娴熟的技巧罢了, 结果相信魔术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的学生虽 然大幅度下降,仍然有58%的学生相信魔术 师具有精神感应能力。
3、清楚、准确地使用概念和语言
什么是写作思维动力? 所谓“写作思维动力”,其实就是“写作动力”,它主 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写作动力更 是写作主体广博的写作心灵背景和思维空间的拓展而产生的 一种“场”性的心灵和思维能量。 心灵、思维空间的拓展之所以会产生写作思维动力、能 量,这是因为,它为写作思维的运行提供了一种空间背景、 环境、前提、条件、信息,总之,一种心灵背景“场”。— ———对已给定义的解释 根据系统论的思想,任何系统的背景、环境为系统本身进 行着某种信息、能量、功能的交流,正是这种交流,对系统 产生了系统运行的动力。————对已给定义的论证 对于写作行为和写作思维来讲,这种“背景性”、“信息 性”、“场性”的写作动力比以前讲的那种“价值性”、 “功利性”写作动力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对已给 定义的评价
测量方法干扰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观察者面前能重复得到同样 结论的实验结果。在此实验中并没有得到这样可靠的
证据,甚至当人们被告知他所相信的超能力只是一 种技巧和手法,这种技巧和手法用简单的科学道理 就能解释,仍然不能消除对方确信超感应能力的观 念。
2、为信念担保的理由是强有力的
坚 实 的 信 念
“地心引力存在。” “没有水 生命就会死亡。” “雾霾引发 呼吸道疾病。”
1、 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误的 决定 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
1、 不一致的信念会导致人们做出错 误的决定
在相信什么与做什么的问题上,不一致 的信念和行动是应当避免的,因为它会导致 人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案例: 一位讲授“艺术鉴赏”课的教师说想在考 试形式方面有所创新,认为原来课下写论文 的形式过于单一,应变为学生以唱歌、跳舞、 演奏乐器等形式并由教师现场打分通过考试。 这种创新的考试方法合理吗?
2、自相矛盾是最尖锐的不一致
自相矛盾的主张必有一个是不能成立的。 案例: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苏格拉底面临三项指控:腐蚀青年;崇 拜新神;不崇拜城邦诸神。他申辩时,说自己不明白第三项指 控的意思。 苏格拉底:不太清楚第三项指控的意思,请指控官澄清一下。 指控官:此项指控意为苏格拉底是彻底的无神论者。 苏格拉底:既然如此,那第二项指控就是不能成立的。 指控官:……
2、在思考问题时诉诸逻辑推理而不 是情感心理
诉诸情感是政治家惯用的逃避问题的计策, 上例中,布什在煽动人们的爱国心,试图赢 得人们对爱国者的尊敬,从而希望人们对逃 避服兵役问题忽略不计。这种计策常常能够 奏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人们在考虑问题时难 以切断感情的纠葛。 情——理 (矛盾体)
四、一致性:避免自相矛盾
思考
问题
问题
问题
人生
问题
问题 深层意义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批判性思维是面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 做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狭义)
思考态度 思维品质 思维技能
理智的怀疑、反思
批 判 性 思 维
开端 基础
清晰性、相关性、一致性、 正常性、预见性
做出合理决定
核心
教材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1、思考问题要有层次
经验层面
追根溯源 层面
逻辑层面
经验层面
就某一个鸡蛋所孵化出的小鸡而言,当然 是先有蛋,后有鸡;就这只小鸡长大后所生 的蛋而言,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 在经验层面,“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 问题是在混淆概念。 原因:因为孵化出鸡的那只蛋与由孵化出 的鸡所生的蛋,两者辈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