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导入:
二、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知道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完善】
武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唐玄宗
【影响】
改善了:
促进了:
促进了:
【废除时间】:
知识超市:
1.阅读与分析:唐朝中后期的一位宰相李德裕认为:朝廷中的大官,都应该由公卿子弟担任,因为他们熟悉朝廷的事务和礼仪。出身贫寒的人,即使有出众的才能,当官以后,因为不熟悉朝廷的事情,也不能称职。李德裕对于科举制是赞成还是反对?你认为他的话是否有道理?
李德裕反对科举制度。他的话是不妥的,因为熟悉朝廷事物、礼仪只是有利于当官以后从形式上办好朝廷的事情,但这不是当官的必要条件。
2.阅读分析:看了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尤其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的发挥的关键作用。
学习难点: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及其对中外的深远影响。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七年级(下)历史导学案主备:审批:审核:班级:组别:姓名:教师评价:
课题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课型
自学验收
自主学习:(我学习,我快乐;我思考,我收获)
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教材,在课本上勾画要点,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的问题。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结束于清朝末年。
背景:
诞生:
【诞生】
影响:
唐太宗:
4、建议35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四、学习程序:
1、高效自学(3分钟)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80%。
2、组内交流(5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90%。
4、展示点评(22分钟)学习成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知识拓展:
1.明经考试有一种叫做“帖经”的试题类型:考官任意选取《五经》中的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的几个字或几句话,要求考生将其默写出来。你怎样看待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现在的考试中有相似的题型吗?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结:用你喜欢的方式对本课做一下总结吧,相信你能做到。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你完成本节学习内容的情况为().
A.很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达标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90分)计分
教与学反思
训练验收:
1.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始于()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
2.科举制在我国正式形成是在()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
3.正式设置进士科是在()
A.隋文帝时B.唐太宗时C.隋炀帝时D.武则天时
4.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A.500年B.700年C.900年D.1300年
5.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隋炀帝D.武则天
6、废除科举制的时间()
A.西晋B.元C.南北朝D.清末
7、明经科举考试的“帖经”类似于今天历史考试中的()
A.选择题B.填空题C.问答题D.作文题
8.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政始于()
A.东晋B.西晋C.南北朝D.隋朝
9.下列对科举制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材料三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①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考试制度?当年,唐太宗看到这种情景时,曾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为什么?
②材料二和材料三对这一制度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在此之前,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③请简述这一制度的发展历程。
明经考试中的“帖经”,是封建统治者用儒家学说统治、禁锢人们思想的表现。这种试题题型,有利于强化记忆,但不利于读书人发挥自己的见解。它类似于今天的填空题。
2.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点拨解释、共同提高)
一、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的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学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文学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C.为高门权贵打开了做官之门
D.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10、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