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使用的各种手段。
可供货币政策当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三大类。
一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
二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指以某些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控制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等。
三是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两类。
前者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
后者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目前我国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大体包括: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指导性信贷计划和信贷政策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供给的划分分为哪几个层次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
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谈谈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
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主要是指价格和工资的普遍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