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对联的世界PPT课件
后来在一次攻打海城的战役中,一位士兵才 对了出来,对句是:
炮镇海城楼
四川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流传有半副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 古,江流千古;
据说三十年代有个叫李吉玉的人对出下联。李见一古 井旁有嘉庆时的题碑:“古印月井”。触景生情,对曰: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 年,月影万年。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0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写鬼写妖 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 入骨三分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 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
A.时雨点红桃千树 B.亭闲有竹春常在 C.无意东风花半露 D.晴空一镜悬明月
a.山静无人水自流 b.春风吹绿柳万枝 c.夜市千灯照碧云 d.有闲春色燕双飞
上联: 绵绵春雨润万物
(纪晓岚)
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橹速」谐「鲁肃」 「帆快」谐「樊哙」 「笛清」谐「狄青」 「箫和」谐「萧何」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万千星斗心胸里 十二时辰手腕间 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 挥毫列锦绣 落纸如云烟
钟表店 乐器店 文具店
花甲重开更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又过一个春秋
色难 容易
对联的基本要求
围绕同一主题,字数多少无定规, 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即词句的对偶,要求上下联 的字数相等,相同位置用字不能重 复,相对词的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平仄即平声与仄声,要求上下联 平仄相异,声调和谐。上联最后一 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字必须 是平声(仄起平收)。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
白眼观天下
形容词 名词 动词 名词
丹 心报国家
结构相当
重重叠叠 山 曲曲折折 路
偏
正
偏
正
高高下下 树 叮叮咚咚 泉
结构相当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并列
主谓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仄起平收
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声,在现代汉 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代汉语中指 上、去、入三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 去声。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源自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 蜀主孟昶的桃符题词。
何 为 “对 联” ?
携偶为对,相接为联。 对联也叫楹联,俗称对子。 对联由骈文和律诗的形式演变而成,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源远流 长。 一副对联,由字数完全相等的上下 两部分组成,上部分称“上联”或 “出句”,下部分称“下联”或 “对句”。 对联的张挂,传统作法必须直写竖 贴,由上而下,自右而左 。
下联: 皑皑白雪泽九州
上联: 鲁迅呐喊 民族战士直面社会黑暗
下联: 巴金随想 世纪老人谱写人性光辉
在楹联史上有一些技巧很高的联句,都是经 过许多年的流传,才得到很好的对句。比如有一 副常为人称道的五言上联:
烟锁池塘柳
五字的偏旁由“五行”——火金水土木组成,句 要对仗,字要相合,一时成了无人能对的“绝 对”。
司马迁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杜甫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 心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 王王在上,单戈能战;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 鬼鬼居边,合手可拿。
对联的种类
• 喜庆类 • 哀挽类 • 谐讽类 • 名胜类 • 文艺类 • 行业类 • ……
春回大地千峰 秀
日暖神州万木荣
梧桐枝上栖双凤 菡萏花间立并鸳
室有芝兰春自韵 人如松柏岁常新
骑父作马 望子成龙
门对千根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乾隆)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