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银行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管理办法(试行)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 XX 银行 1(以下简称“我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其测试流程、方法、频率、报告,以及应用与反馈等,依据《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XX 银行压力测试管理办法》和《XX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我行包括资产类产品、负债类产品、表外收入类产品、表外支出类产品等项目,所有项目能够支持具体产品项上的压力情景参数设置。
3.定义
3.1 本办法所称压力测试,是指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银行遇到假定的压力事件时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单个资产组合、单个银行或者银行集团的
1本办法所称XX银行均指XX银行集团。
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的过程。
3.2 本办法所称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如未来一年)中,设置多种属于流动性风险的极为不利的情景,对其引起的银行严重资金流不足从而导致的重大损失进行预测和评估,并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
4.职责与权限
5.政策
5.1 我行应根据业务发展、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制定我行压力测试方案,并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
有关压力测试方案应得到我行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批准和认可。
压力测试方案应包括我行压力测试的目标、程序、方法、频度、报告线路以及相关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
我行应在压力测试方案的框架下开展各项具体的压力测试工作。
5.2 我行流动性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
敏感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
情景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
5.3 我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情景根据假设程度的不同,一般包括轻度压力、中度压力以及严重压力。
三种压力情景按照顺序不断增强,其中轻度压力也比目前实际情况更为严峻。
5.4 我行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工作的管理,应实行“统一安排、密切协作、信息互通、信息保密、快速反应”的原则。
5.4.1 统一安排原则。
我行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和本行风
险管理及业务发展的需要,根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要求,
统一开展压力测试工作,确保流动性安全。
5.4.2 密切协作原则。
压力测试相关单位应通力合作,协助压力测试开展单位做好压力测试工作。
5.4.3 信息互通原则。
压力测试单位应将测试结果抄送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及时进行后续工作反馈,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5.4.4 信息保密原则。
压力测试过程中形成的压力测试数据、相关文档与资料属于我行商业秘密,未经允许,原则上不得对
外披露。
5.4.5 快速反应原则。
要对流动性风险时刻保持警惕,对流动性风险快速反应,做好压力测试,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5.5 我行在设计流动性压力测试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5.5.1 资产结构、业务性质和规模;
5.5.2 我行所能承担的流动性风险水平;
5.5.3 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
5.5.4 负责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的计量系统;
5.5.5 内部控制水平;
5.5.6 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
6.规范要求
6.1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体系
6.1.1 压力测试的目的
压力测试应有明确的目的,通常可以是对近期给我行带来不利影响的变化进行测试,也可以是我行为防患于未然而对各种极端情景进行测试。
6.1.2 压力测试的主体
根据日常风险管理需要,总行风险管理部可根据外部监管规定或内部管理需求定期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
6.1.3 定义承压对象和承压指标
承压对象通常是总行层面或分行层面对某币种或某资产负债项目的流动性风险。
承压指标可以使用现金流缺口这一指标反映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同时也可以使用流动性比率、存贷比例等流动性指标作为辅助指标。
6.1.4 设计压力测试情景
压力情景指对不利于银行经营的单个或多个压力因素的变动情况,进行假设描述。
我行对压力测试的情景假设应当审慎合理。
可供选择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情景
在设计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时首先要分析造成流动性极端情景的事件,造成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的事件可以分为两种:针对单个机构和整个市场。
我行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时选择的压力情景除上述 12 种情景之外,也可参考日常风险管理中设定的管理指标,即当管理指标超出正常区间的情况可作为压力测试情景设定的参考。
流动性压力测试情景的确定方法。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情景的确定通常采用历史情景法、专家情景和历史与专家结合的方法。
历史情景法是直接选取一个极端的历史情景,并计算这样的情景再度出现会早场怎样的流动性问题;专家情景法是通过专家对相关业务的判断,来确定测试情景,并计算给定压力情境下银行流动性状况;历史与专家结合的方法是由相关专家结合历史上所发生过的事件,通过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其专业判断,设计压力情景,并计算给定压力情景下银行流动性状况。
6.1.5 压力测试的实施。
压力测试应当在法人和集团层面实施,针对流动性转移限制等情况,应当对有关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单独实施压力测试。
应当明确低于流动性危机的最短生存期,最短生存期应当不低于一个月。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频率。
压力测试的频率应与我行的规模、风险水平及市场影响力相适应,可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压力测试。
定期测试:我行应按照年度计划安排,至少每季度定期开展一次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不定期测试:我行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银行实际情况需求,组织开展不定期的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出现市场剧烈波动等情况时,应当加大压力测试频率;在考虑各类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的内在关联性时,如必要,应当针对各风险要素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