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复习题集(第4266篇)

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复习题集(第4266篇)

2019年国家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有人建议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罚款,朱老师拒绝了。

这体现了朱老师( )。

A、乐于奉献B、因材施教C、依法执教D、廉洁从教>>>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答案】:C【解析】:依法执教要求教师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即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因此学校和教师无权对学生实施罚款。

该老师拒绝采用罚款的方式,体现了他依法执教。

2.某老师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要求学生必须购买。

该老师的做法( )。

A、反映教学需要B、体现敬业精神C、违背教育规律D、违背师德规范>>>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1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答案】:D【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

其中,为人师表要求“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该老师私自向学生推销课外辅导资料,一方面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是一种违背师德规范的做法。

故选D。

3.下列可以在学校周围设置的场所有( )。

A、营业性歌厅B、网吧C、综合性超市D、营业性舞厅>>>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4.最近,学校在准备拟定教工福利费管理办法,张老师根据学校情况向学校提建议,张老师的做法是( )。

A、履行教师义务B、行使教师权利C、影响学校管理D、给领导出难题>>>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2节>教师的权利【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题中张老师就教工福利费管理办法向学校提建议就是参与学校管理权的表现之一。

故本题选B。

5.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

这时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由( )承担责任。

A、学校B、未成年人监护人C、教师D、学生的亲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答案】:B【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了一系列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承担事故责任的具体情形,题目所述情形属于列出的情形之一。

6.下列作家作品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吴承恩——《西游记》——小说②汤显祖——《牡丹亭》——诗歌③李白——《蜀道难》——诗④王实甫——《汉宫秋》——戏曲⑤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4节>中国文学名家名篇【答案】:A【解析】:《牡丹亭》是戏曲;《汉宫秋》是马致远的杂剧。

其余对应均正确。

7.“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增加的一项是( )。

A、张老师没参加培训B、张老师参加了培训C、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参加D、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假言命题【答案】:C【解析】:由“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推出“张老师参加培训”,其逆否命题是“张老师不参加培训”推出“李老师不参加或刘老师不参加”。

要想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根据选言命题推理规则,“刘老师不参加培训”必须为假。

8.某小学老师在谈起“终身学习”时这样说道:我之前参加过很多次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所学的内容完全够用了,所以不必再投资时间和精力去学其他知识了。

该教师的说法( )。

A、正确,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B、不正确,终身学习不应只局限在学校内C、不正确,教师终身学习完全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教授学生D、正确,教师在在职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完全够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教师专业发展【答案】:B【解析】:作为现代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

现代知识的迅速更新,要求教师不满足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充实自己的知识内容,从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9.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个代表人物是( )。

A、巴赫、海顿、贝多芬B、海顿、贝多芬、莫扎特C、巴赫、贝多芬、莫扎特D、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5节>音乐【答案】:B【解析】: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指1730年——1820年间的欧洲主流音乐。

流派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杰出代表,由于他们都是在维也纳度过自己的创作成熟时期,因此被人们称作“维也纳古典乐派”。

其音乐作品被称为古典主义音乐。

10.下列历史事件中,不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是( )。

A、安史之乱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中国古代史【答案】:D【解析】:光武中兴是在东汉时期出现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的繁荣局面。

11.古诗《鹅》可供儿童吟咏,其作者是( )。

A、蒲松龄B、李汝珍C、施耐庵D、骆宾王>>>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4节>中国文学名家名篇【答案】:D【解析】:《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

故本题答案为D。

12.新课程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

A、学习—再学习B、实践—反思C、实践—再实践D、学习—实践>>>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3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答案】:B【解析】:新课程改革倡导反思性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而且也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反思性教学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3.在与小学生的接触中,李老师注意了解小学生的方方面面,经常写一些心得或教育论文。

此外她还经常关注小学生方面的最新动向。

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来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教学。

这说明李老师可以做到( )。

A、团结协作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终身学习>>>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3章>第2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答案】:B【解析】:“严谨治学”要求教师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材料中李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严谨治学。

14.某学校为迎接五十年校庆,进行校舍翻新,在此期间依然要求学生正常上课,小田课间休息时在门口被落石砸成重伤,应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 )。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行政处分>>>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结婚。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 )。

A、总经理是男性B、已婚者中有男性C、女员工可能有未婚者D、销售人员中有的已经结婚>>>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假言命题【答案】:C【解析】:由题干可知,文秘都是女性,已婚者都是文秘,可以推出“所有的已婚者都是女性”,排除B选项;对“已婚者都是女性”进行逆推可知“所有的男性都未婚”,同时销售人员都是男性,可以推出“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未婚”,排除D选项;由总经理未婚出发,未婚是“已婚者都是文秘”,选项A是无法推出的;公司除了文秘可能存在其他的女员工,对于其他的女员工并不能得出是否结婚的必然性结论,未婚的女员工是可能存在的,选项C可以推出。

所以选择C选项。

16.“小李并非既懂英语又懂俄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小李懂英语,但不懂俄语B、小李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C、小李不懂英语,也不懂俄语D、小李懂俄语,但不懂英语>>>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5章>第2节>选言命题【答案】:B【解析】:与非“p且q”意思相同的应是“非p”或“非q”,所以正确理解应是“小李或不懂英语,或不懂俄语”。

17.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

A、研究精神B、合作能力C、实践能力D、学习能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1章>第1节>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答案】:C【解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18.学校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可以给予( )。

A、行政处罚B、行政处分或解聘职务C、撤销教师资格D、追究民事法律责任>>>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2章>第4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我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到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知识点】:第4章>第1节>中国古代史【答案】:A汉朝开国皇帝是刘邦,改“相邦”为“相国”就是为了避讳刘邦的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