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路基的病害及养护

高速公路路基的病害及养护

高速公路路基的病害及养护
摘要:高速公路是最为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高速公路的承载负荷日益严重,高速公路出现裂缝,坑槽,车辙等各种病害,严重威胁着整个高速公路网络的运行安全,因此,加强各种病害的治理及养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公路养护;病害处理
高速公路路基的养护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共交通的安全级公路的使用寿命,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发现问题及时的做好维修及养护措施,保证高速公路安全运行。

1.高速公路养护中常见病害处理
高速公路路基常见病害路基水毁及成因
公路的水毁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1)地质原因;(2)地形地貌原因;(3)雨雪气象原因;(4)环境的破坏。

2.高速公路路基的日常养护与维修措施
2.1 路肩的养护
路肩分为硬路肩和土路肩两大类,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的地带。

由外侧路缘带、便路肩和保护性土路肩组成。

路肩的功能有:
(1)是保护路面;
(2)是停置临时发生故障、事故的车辆;
(3)是提供侧向余宽、显示行车道外侧边缘、引导视线增加行车的安全舒适性;
(4)是增加挖方弯道地段的视距;
(5)是为设置路上设施(标志、防护栅等)或埋设地下管线及养护作业提供场地。

高速公路路肩应根据设计要求铺为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并铺砌路肩边缘带,此时路肩的养护工作将转变成同类型路面的养护工作,路肩松软多是水的作用,所以路肩的养护维修工作的重点就是减少或消除水对路肩的危害,路面范围的地表水通过路肩排出,因此必须经常保持路肩的横坡平整顺适,在冬季,对于路用防滑料或共它养路材料,应根据路肩和地形条件,堆放在合适的地方,也可堆置在护坡边底下。

对于路肩湿软而经常发生啃边病害的路段,可在路肩内缘铺设排水盲沟,以及时排除由路肩下渗水的积水。

2.2 边坡的养护
边坡的功能是保护路基边坡表面免受雨水冲刷,防治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

当边坡出现冲沟、缺口等轻微破损时,会使雨水进入边坡土层从而加剧了边坡的破损。

当边坡破损较严重时,边坡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并且雨水会直接进入路基土层从而降低了路基土的强度和回弹模量,影响了路基的稳定性。

边坡防护主要包括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

边坡包括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石质路堑边坡清除、抹面、喷浆、勾缝、
嵌补、锚固等,避免危及行车、行人安全和堵塞边沟,影响排水。

土质路堑种草、铺草皮、栽灌木林、铺柴束、篱格填石、投放石笼、干砌或浆砌片石护坡等措施,进行防护和加固。

土工合成材料有土工网、土工格栅、防老化的塑料编织布、土工膜袋等。

优点是施工简
便、进度快、造价低、效果好。

确保排水设施完好排水设施的主要功能是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将路基范围内的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限度以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泄
水槽、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拦水带等。

路基排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

确保排水设施完好的措施疏通、加固、增建排水系统。

2.3 排水设施的养护
路基排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

因此,加强对各排
水设施的日常养护与维修,是确保路基稳定的关键环节。

对边沟、截水沟、排水沟以及暗沟(管)等排水设施,在春融前,特别是汛前,应全面进行检查,雨中必须上路巡查,及时排除堵塞、疏导水流,保持水流通畅,并防止水流集中冲坏路基。

暴雨后应进行重点检查,如有冲刷、损坏,须及时修理加固,如有堵塞应立即清除。

对土质边沟应经常保持设计断面,满足排水要求:
(1)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是排除城郊道路地表水的主要设施,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并经常保持完好。

(2)沟底应保持不小于0.5%的纵坡,在平原地区排水有困难的路段,不宜小于0.3%。

边沟内不能种庄稼,更不能利用边沟做排灌渠道。

边沟外边坡也应保持一定的坡度,以防坍塌,阻塞边沟。

在养管工作中,要针对现有排水系统不完善的部分逐步加以改进、完善,充分发挥各种排水设施的功能。

例如,对有积水的边沟应将水引至附近低洼处:对疏松土质或粘士上的沟渠,需结合地形、地质、纵坡、流速等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加固。

(3)边沟、排水沟和截水沟的淤积物应随时清除疏通,保持沟内流水畅通,断面完好。

对沟型断面破损应及时保养或整修恢复。

为了便于经常养护维修,应每隔一定距离或在变坡点及出口处用浆砌块料做成标准沟型断面,以控制沟底高程和断面尺寸。

2.4 挡土墙的养护
挡土墙是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岩土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证土体的稳定。

挡土墙的日常养护除经常检查其有否损坏外,还应检挡土墙的泄水孔是否畅通。

对产生裂缝、断裂的,可将缝隙凿毛,清除碎碴和杂物,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塞。

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裂缝也可用环氧树脂粘合。

增建挡土墙表面出现风化剥落时可喷涂水泥砂浆保护层。

挡土墙发生倾斜、鼓肚、滑动或下沉时,可采用锚固、套墙加固、增建支撑墙等方法加固。

原挡土墙损坏严重的可拆除重建。

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1)及时清除挡土墙及护坡上滋生的杂草和树丛以防止损毁构筑物。

(2)墙体及坡面出现裂缝或断缝,应先做稳定处理,再进行补缝。

(3)圬工和混凝土类挡土墙,表层出现风化剥落时,应修复原有保护层。

若表层剥落严重影响砌体安全,可用钢丝网混凝土补强。

(4)挡土墙出现严重渗水,应及时疏通堵塞的泄水孔,并可增设泄水孔或加做墙后排水设施。

(5)挡土墙出现倾斜、鼓肚、滑动及下沉,应先消除侧压因素,然后进行
2.5 特殊地区的路基养护
特殊地区的路基养护方法与一般地区不同,应因地制宜,做好小修保养。

(1)盐渍土路基受到雨水或雪水浸湿后,会出现坍塌、溶陷、路基发软、强度降低等病害,因此必须使路基的排水系统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黄土地区的路基常出现裂缝、剥落、沟槽、坍方、陷穴等病害,应使用减缓坡面,种草(铺草皮),抹“草泥”,并每隔300~400mm打入木楔,用四合土(石灰、黄土、细砂、炉渣)或石料加固等方法进行治理。

(3)泥沼地带的路基常出现沉降、冻胀、弹软、沉陷、滑动等病害,应使用挑挖排水沟降低水位、提高路基、加固路基(如灌注生石灰桩)等方法进行治理。

2.6路基沙毁的防治措施
为防治沙质路基风蚀,一般采用柴草、土石或无机、有机结合料进行固沙防护,以保证路基稳固和行车安全。

为防治路基沙埋,在路侧采取固沙、阻沙、输沙和导沙等措施。

固沙措施可采用草方格网,或粘性土埂国方格沙障或直接利用卵石、砾石、粘性土、沥青乳液等,覆盖沙面进行加固。

阻沙措施除高立式防沙栅栏外,还可采用挡沙沟堤等。

挡沙沟堤时由当地的砂沙土或砂砾筑成。

输沙措施是通过改变下垫面和加大风速的办法,使风沙流顺利通过路基而不致产生沙埋。

导沙措施是用导沙堤改变气流方向,使风沙流离开路基。

3.结束语
搞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为满足高速公路的使用公益性,及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属性,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现代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对策,为了使公路不受连续性破坏,还应该服从及时性原则,发现小问题马上修补,尽量减少因大规模维修带来的费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张鹏.路基的日常养护与维修[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1(3):
[3]赵振乾.关于高速公路工程的排水设计[J].交通标准化,2010,5(1):64.
[4]刘丰军,陆健,张国强,项乔君. 高速公路路基养护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