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是“临床药学”定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 以病人为对象B.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病体相互作用和应用规律C. 旨在用客观科学指标研究病人群体的合理用药D.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临床疗效E. 确保病人的用药安全与合理2、不属于临床药学研究范围的是(E)A.临床药效学B.临床药动学C.药物相互作用D.药学监护E.药品营销3、临床药学研究范围的主要任务是(E)A. 参与合理用药B. 治疗药物检测C. 不良反应监测报告D. 新制剂及新剂型的研制E. 以上所有4、不属于第二层次临床药学工作任务的是(C)A.深入到病房参与会诊、查房、抢救和病案讨论等B.向医护人员、病人提供药物信息咨询C. 开展药物体液浓度监测,并依据测得参数作出结果分析,供临床制定给药方案D. 对病人用药的全过程进行监护E.参与合理用药会诊5、下列是对“我国临床药学的展望”叙述,不正确的是(A)A.目前我国药学教育能适应医药学发展的需要B. 需进一步开展药动学,特别是药动学结合药效学的研究C.重视膳食结构与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D. 药物配伍的研究已从体外理化性质的研究,进入到生物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E. 临床药学工作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提高。
6、当治疗窗上移时(C)A. 药物治疗浓度超过最低中毒浓度B. 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有效浓度C. 需要适当增加药物剂量D.需要适当延长给药间隔E. 以上所有?7、药物在体内的处置,不正确的是(A)A. 消除系指药物从体内消失的过程B. 消除包括药物的排泄和代谢C. 吸收是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D. 静脉途径给药,药物吸收最快E. 分布系指药物从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到体内各脏器组织中的过程8、进行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B)A.肝脏B.肾脏C.肺D.皮肤E.胃肠道9、在碱性尿液中弱酸性药物( A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慢D.解离少,重吸收少,排泄快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10、氨茶碱t1/2为11h,现患者口服0.1g氨茶碱片,每天2次,何时可达稳态浓度?(E)A. 5hB. 11hC. 22hD. 44hE. 73h11、美国FDA依据药物对胎儿致畸作用的危险性,将药物分为哪5类?(E)A. ABFGXB.CDEFGC.BCDEFD.ABCDEE. ABCDX12、妊娠用药原则,错误的是( E )A. 单用药物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B.老药疗效肯定的,避免用新药C.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D.尽量避免用C类、D类药物E.可用X类药物13、乳母不禁用的药(D)A.抗代谢药B.避孕药C.糖皮质激素D. 青霉素E.甲硝唑14、妊娠多少时间后,胎儿对致畸药物的敏感性下降(D)A. 3周B.6周C. 12周D.16周E.32周15、在以下老年人常用药物特点中,不正确的是(B)A.由30岁到70岁的过程中,地西泮的半衰期延长B.老年人对氯丙嗪不敏感,不易出现不良反应C.多数老年人对强心苷敏感,药物中毒发生率约为成年人的1~1.5倍D.应用β-受体阻断药时,可诱发或加重老年人哮喘E.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变得复杂16、不是老年人用药的原则(B)A. 正确选择药物B.短期用药C.严格掌握用药剂量D.简化用药方法E. 减少用药种类17、氰化物中毒治疗不可选择一下哪些药物A. 亚硝酸异戊酯B. 3%亚硝酸钠C.25 %硫代硫酸钠D.5%的亚甲蓝E.以上所有18、何药为地西泮中毒者的特效解毒药?( A)A. 氟马西尼B.卡马西平C.纳洛酮D.氯解磷定E.阿托品19、何药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剂?(D )A. 氟马西尼B.卡马西平C.纳洛酮D.氯解磷定E.依地酸钙钠20、单室模型静脉滴注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公式是AA.C=k0(1-e-kt)/VkB.lgX=(-kt/2.303)+lgX0C.X=X0 e-kt +(K0/K)(1-e-kt)D. lgC’=(-k/2.303)t’+k0/VkE.第三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A型题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两方面,不属于药物因素的是(B)A.量效关系B. 药物在体内的活化C.给药时间D.给药途径E. 剂型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两方面,不属于机体因素的是( E )A.个体差异B.年龄C.药物在体内的活化D.病理状态E.给药时间?3、关于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叙述错误的是( C )A.诊断明确后再用药B.掌握适应症、禁忌症,正确选择药物C.提倡联合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D.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E.防治不良反应,安全用药4、关于合理用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适当的药物B.适当的给药途径C.适当的给药间隔时间D.适当的药品调配E.适当的给药剂量5、对于钾低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下列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是(A )A.氢氯噻嗪+硝苯地平B.硝苯地平+依那普利C.硝苯地平+美托洛尔D.硝苯地平+替米沙坦E.螺内酯+替米沙坦6、对于钾低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下列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是( E )A. 螺内酯+替米沙坦B.硝苯地平+依那普利C.硝苯地平+美托洛尔D.硝苯地平+替米沙坦E. 吲达帕胺+硝苯地平二、B型题【4~6】A.保钾利尿药B.排钾利尿药C.钙通道阻滞剂D.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E.α1受体阻滞剂4、氢氯噻嗪( B )5、哌唑嗪( E )6、替米沙坦( D )三、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 P108答:诊断明确后再用药原则;合理用药原则;防治不良反应,遵循安全用药原则;遵循安全和经济原则。
2、简述合理联合用药的作用P109答: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的发生。
第四章药物相互作用一、A型题1、广义的药物相互作用是指( B )A.两种以上药物所产生的物理学变化以及在体内由这变化所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B.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体外所产生的物理学和化学变化,以及在体内由这些变化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C.两种以上药物所产生的化学变化,以及在体内由这变化所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D.药物的体外物理学变化对在体内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E.药物的体外化学变化对在体内造成的药理作用改变3、下列哪一个不是合并用药的目的( D )A 提高疗效B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C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D 提高机体的耐受性E 治疗出现在一个病人身上的多种疾病或症状5、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A 奥美拉唑不影响保泰松在胃液中的吸收B 碳酸氢钠可抑制氨茶碱吸收C 合用吗叮啉可增加药物的吸收D 甲氨蝶呤和新霉素合用可使甲氨蝶呤毒性降低E 四环素类药物和无机盐类抗酸药合用抗菌效果减弱6、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 )A.奥美拉唑可影响保泰松在胃液中的吸收B.碳酸氢钠可促进氨茶碱吸收C.合用吗丁啉可增加药物的吸收D.甘羟铝片和四环素同服,可降低四环素的抗菌活性E.考来烯胺可与保泰松结合成为难溶性复合物,妨碍两者的吸收7、新霉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地高辛的吸收减少,其原因是( C )A.新霉素能延缓胃排空,减慢地高辛在小肠的吸收B.新霉素能加快肠道蠕动速度,从而使地高辛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减少,导致地高辛吸收减少C.新霉素能削弱肠吸收功能,从而使地高辛吸收减少D.新霉素具有吸附作用,导致地高辛被吸附,从而减少吸收E.新霉素影响肠道pH值,使地高辛的解离度增加,从而减少吸收8、在口服四环素的同时服用硫酸亚铁,使四环素的抗菌效果减弱,其原因是( D )A.硫酸亚铁加快肠蠕动,加快四环素排出体外B.硫酸亚铁能削弱肠吸收功能,使四环素的吸收减少C.硫酸亚铁使肠道pH值下降,四环素解离度增加使透过肠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减少D.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形成难溶性的络合物E.硫酸亚铁能增加胃肠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导致四环素吸收减少?9、甲氧氯普胺加速胃排空,导致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增加属于(E)A.吸收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B.分布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C代谢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D.排泄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E.以上都不是10、保泰松与华法林合用出现出血倾向属于( B )A.吸收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B.分布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C代谢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D.排泄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E.以上都不是二、B型题【1~4】A.吸收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B.分布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C代谢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D.排泄环节的药物相互作用E.以上都不是1、碳酸氢钠促进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的肾脏排泄属于( D )2、甲氧氯普胺加速胃排空,导致对乙酰氨基酚的吸收增加属于( A )3、苯巴比妥促进华法林、保泰松、灰黄霉素等药物的代谢属于( C )4、水杨酸、保泰松与华法林合用出现出血倾向属于( B )三、简答题2、药物在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哪些环节?P134答: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四个环节。
3、影响吸收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P135答:1)生物因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胃肠运动以及胃肠道内药物代谢酶等。
2)剂型因素:药物的溶解度、脂溶性、解离度、溶出速度等。
4、简述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
P134答:影响药物对靶位的作用、改变药物产生效应的电解质平衡和作用同一生理生化系统而产生相互影响。
第五章药物的不良作用一、A型题2、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不包括(C )A.病死率高B.难以预测C.发生率高D.与用药剂量无关E.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3、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不包括( B )A.与用药剂量有关B.难于预测C.发生率高D.死亡率较低E. 常规毒理学筛选可以发现4、撤药反应的主要表现是( D )A.二重感染B.共济失调C.戒断症状D.症状反跳E.过敏反应5、以下关于药物变态反应的特点错误的是(E)A.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致敏药物,轻的反应可较快消退B.已致敏的患者对于该药的致敏性可持续很久C.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D.大病、创伤或大手术后,某些原来的药物变态反应也可减轻或消除E.药物的过敏反应均可用皮试的方法来测知6、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 E )A.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B.可能、可疑、不可能三级C.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D.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E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7、下列哪项不是药物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A )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药理作用C.药物的剂量D.药物的用法E.药物的相互作用8、下列哪项不属于机体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C )A.性别B.年龄C.用药途径D.个体差异E.病理状态9、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两大类,分别是( C )A.抗体作用和药理作用B.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C.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D.医生因素和病人因素E.药品质量和病理状态10、药源性疾病的概念是( C )A.有药物中含有羟基的部分引起的损害B、有外用药内服引起的人体功能的损害C.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D.由于患者高龄导致的功能或结构的损害E.由于药物结构的改变引起的人体功能的损害11、青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C)A.撤药反应B.中枢神经系统损害C.变态反应D.双硫仑样反应E.胃肠道反应12、老年患者使用洋地黄毒苷类药物更容易比年轻人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是(B )A.循环系统功能降低B.肝脏代谢能力下降C.肾功能减退D.胃肠功能减退E.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二、B型题【1~4】A.不良反应B.药源性疾病C.不合理用药D.药物因素E.继发反应1、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A )2、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由于体内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一些对该药具有耐药性的、不敏感的细菌大量繁殖所引起的二重感染属于( E )3、是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C )4、人类在预防、治疗疾病过程中,由药物引起的人体组织、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并有相应临床表现和临床过程的一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