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三课《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异彩纷呈,交相辉映”、“透视文化的多
样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个小标题。
其中“异彩纷呈,交相辉映”是导引内容,主要是启发学生感受和理
解文化的多样性,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让学生对民族文化、世
界文化产生兴趣。
“透视文化的多样性”重点是提升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论分析和理解。
协助学生理解文化是民族的,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
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主要引导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树立不同民族相
互尊重,发展本民族文化同时,促动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民族
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明确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知道文
化多样性的意义;明确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2、水平目标: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
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的多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尊重世
界文化多样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教学难点尊重文化多样性必要性。
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
民族文化的内在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
然需要”是本课时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有一定理解水平和分析判断推理水平。
能自主搜集材料、加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趣,使他们有浓厚的学自主学习
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
2010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已经有2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加,到时世博会将会成为一场世界文化的盛宴,充分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
这节课学习
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探究:看课本28—29页三个镜头。
三个镜头共同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体育运动项目,欧美国家流行击剑,韩国盛行跆拳道,
中国人爱好武术,说明了什么?
提示:同样是建筑,中国的故宫、印度的泰姬陵、希腊的巴特农神庙
建筑风格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说明了什么?
学生:不同国家的文化是不一样的,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老师: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
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课本上举了两个例子,进一步说明世界文化的
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老师: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民族节日是不一样的。
问题: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有哪些?西方欧美国家的节日有哪些?
学生:春节、元宵节、龙头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学生:圣诞节、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问题: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是春节,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圣诞节,这两
个节日有什么不同?(由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从时间、由来、习
俗三方面比较)
学生:时间:春节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
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圣诞节从阳历12月24日开始到第二年1月6日。
起源:春节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
徒的节日,因为人们格外重视。
它便成了一个全民性的节日。
风俗:春节:办年货、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吃水饺、除夕守岁、拜年磕头、压岁钱、上坟拜祖宗、逛庙会、赶年集等。
圣诞节:装饰
圣诞树,点燃圣诞蜡烛,唱圣诞歌,吃圣诞大餐,送圣诞礼物。
老师:从以上的讨论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的哪些
文化因素?
学生: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
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