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引言随着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 网络金融、网上购物消费、网络银行等电子商务的发展如雨后春笋。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 网络银行业务正在接受着来自全球银行业的严峻挑战, 经过网络革命洗礼的外资银行, 进驻中国市场后, 已经开始在电子化、网络化方面捷足先登。
对于在全球网络市场发展最快的中国来说, 外资银行看到了这块巨大的市场, 他们纷纷登陆中国, 目标要建造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帝国中国网络金融既拥有全球最巨大的市场, 又面对最严峻的挑战。
作为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金融的出现将对中国现行的金融组织体系形成强烈的冲击,不同金融机构的差别分工将日趋淡化,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系也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电子商务引发的全球商务革命和经营革命,预示着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转移的重大转折时期。
伴随着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等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一体化的进程逐步加快。
但与此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积极有效地的应对全球金融服务提供商的挑战,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建立网络金融的发展新战略,是摆在我国金融业界的新问题。
一、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一)、我国网络金融的成绩企业网上银行功能也非常丰富,还有质押贷款业务等等。
如果是你自己的存单,你可以不需要审批,就可以由网银自动办理质押和贷款手续。
网络银行最近几年,主要是以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为首的,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多大的奖项。
其中最大的成绩就是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形成了南北数据中心,完成灾备建设。
另外,网络银行平台上,业务全能化。
产品开发能力加强,品种越来越丰富。
银行总行打破了以前的科技人员配备方法,直接将科技人员下放到业务部门,人事属于业务部门。
但其科技业务水平和能力的评价,科技部门有着重要话语权。
这种改革使业务系统的维护能力、业务部门提出需求的能力迅速上升,提升了银行技术实力,在第一线培养了金融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网络证券的巨大进步是在经历2005年、2006年证券业务量飙升的考验之后建立起来的。
当时出了不少事情,如交易系统崩溃,客户起诉证券公司等。
这导致证券公司不得不花大力气进行证券交易系统的升级与改造,交易技术因而有了很大的提高,成功实现了网络证券的跨越。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银行和证券接口标准不统一,影响了设计与维护工作量。
如果有N 家银行、M 家证券公司,如果没有统一标准,最多需要NM 种接口。
但是,如果银行和证券公司的接口统一的话,只需要一种模式。
交易成本得到极大的节约,这里面就存在制度创新的经济价值。
但是,这种制度创新如果不是由证监会来推动的话,是很难完成的。
这就需要计划手段,需要行政权力,来完成市场难以完成的任务。
网络证券取得了最大的成绩也是全国大集中,实现C/S 业务模式。
客户从网站下载客户端,在本安装后,就可以查看行情,也可以网上交易。
在C/S 模式而不是B/S 模式下进行网上证券交易是证券行业的特点。
证券公司后台、前台实现了一体化,管理信息和前台实现集成,工作流、CRM 、ERP 功能都早就已经实现了。
网上证券交易也比较稳定,基本不出差错。
(二)、我国网络金融的不足我国网络金融取得了很多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也确实存在很多不足。
解决这些问题可能受到很多制度方面的制约。
网络银行方面的不足:1. 技术方面的制约。
如银行的核心业务受到零售业务量的冲击,网上基金业务曾经导致银行核心系统的瘫痪,后果很严重。
2. 我们的主要成就局限在产品级别的,对于技术和标准我们做得不多。
软件设计随需应变的能力离现实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3. 我们的人才流失影响核心能力的培养。
对中国来说是制度的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
因为金融机构有个想法,他觉得人才不是很重视,来不来都没关系。
这种理念导致了高水平人才的流失,最终影响的是核心能力。
大型金融机构的能力是有的,但是能力下降了。
网络证券受到金融制度的制约。
我国证券业在金融行业中是最落后的,企业债券、二板市场、基金的国外交易等等,都需要改革。
中国的基金软件交易自动化、智能化交易方面正在做出有益的探索,但较成熟的国外技术还略逊一筹。
另外,网络证券还受到资本规模的限制,创新活力也不如银行。
电子钱包由于公交卡等非银行机构的介入,正在释放巨大的潜能。
网络保险的不足。
首先没有实现全国大集中。
但是,最不足的地方是中国的保险精算需要的数据挖掘的基础条件不具备,新产品设计能力不强,行业产品创新同质化,模仿盛行。
二、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网络金融安全问题这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解决好的最关键的问题。
网络金融市场上金融交易的运行必须依靠计算机, 依靠因特网, 所有交易资料都在计算机内存储, 网上信息的传递很容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
在货币完全电子化的时代, 人们的金钱将保存在电子钱包里面, 电子钱包记载了你的全部金融信息。
那么在电子支付过程中也容易受到攻击。
另外, 现阶段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网上病毒越来越多, 病毒的入侵往往会造成网络主机的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 有数据显示, 全球因病毒入侵网络而造成损失的公司已从1995 年的8% 上升到目前的24%, 对这些病毒如不能有效防范, 将会毁坏所有数据, 直接摧毁网络金融市场。
目前多数客户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帐号等关键信息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这就严重制约了网络银行的业务发展。
因此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金融市场的突出问题。
(二)网络金融市场法律监管问题Internet 是面向全世界、无处不在的网络, 全球各地的人都可以按TCP/ IP 协议的规则加入到网上来。
网络金融业务的用户可根据既定的协议, 访问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的站点, 而某个金融机构也可以为世界上的任何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网络金融的这种跨国界的运行方式, 也跨越了各国的法律和金融法规体系。
如, 中国用户登录上美国的美洲银行, 成为美洲银行的网上用户, 那么美洲银行是否应受中国金融法规的监管呢? 目前各国尚没有专门监管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体系, 如果有关银行在没有足够监管制度的司法地区注册, 就会引起保障本地存户利益等各种监管问题。
缺乏统一的法律监管也会阻碍网络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网络金融市场价格管制问题互联网低成本、高效率使客户从网络金融服务中获得极大的收益, 也是网络金融最吸引人的地方。
虽然在理论上网络金融存在着降低交易费用的巨大优势, 但实际上除了原有的交易费用外, 我国网络金融机构的客户还要承担上网费、电话费甚至会员费, 使得交易成本不降反升。
这极大地限制了消费者进行网上金融交易的热情。
同时, 网络金融服务无法形成规模反过来又会影响其成本优势的发挥, 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不利于我国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
(四)、客户的消费理念问题1. 我国互联网起步时间不长, 网络用户相对来说人数还比较少, 而且网络用户主要集中在教育、科研等领域, 互联网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 企业上网的比例也很低。
因此我国的网上银行和网上证券交易目前存在着客户不足的问题。
2. 电子商务、互联网应用、有关软硬件知识对大多数金融从业者来说, 属于十分新鲜的知识领域, 而且我国有长期使用现金结算的习惯, 消费信贷很不发达。
人们对信用卡、借记卡等电子工具的认同尚有一段距离, 要改变观念, 接受电子钱包和网络货币这样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货币, 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我国有4 亿张信用卡, 但90% 以上是不具备消费信贷而主要以存取现金为主要功能的借记卡, 真正发挥消费信贷功能的不过1000万张左右, 贷记卡不足100 万张。
银行信用卡业务实际上并不赢利, 只是为了多吸收存款。
同时, 各银行的支付工具不能通用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这种缺乏合作的竞争观念十分有害。
它只看到有限的市场和固定大小的蛋糕, 没有意识到网络时代竞争观念的变化。
乌家培在分析网络经济的特征时曾指出: “网络经济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经济。
信息网络使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的范围扩大了, 也使竞争与合作之间的转化速度加快了。
世界已进入大竞争时代, 在竞争中有合作, 合作也是为了竞争。
”因此, 为促进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就需要企业经营者转变观念, 加强合作, 相互提供业务领域, 树立合作竞争的战略观点。
(五)、网络金融人才问题网络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本, 而在国际互联网和金融这样两个高知识含量产业的结合点——网络金融业务中, 更需要高素质人才, 而在这个结合的网络金融领域中, 既精通网络知识又精通金融学的人才极少。
并且, 把网络和金融相结合起来创新, 也需要一个过程。
传统的银行人才培养和培训的主要方向是单纯的业务技能培训,而网上银行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熟悉银行业务的各种规范和作业流程,又能够熟悉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
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冗员过多,整体员工队伍素质偏低,尽管这些年来新型的银行人才队伍素质在普遍提高,但就整个银行业人才素质来讲,还不够理想,尤其是缺乏既熟悉金融业务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网络金融发展的建议与对策(一)、针对安全问题1. 研究开发新型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 防止非法用户侵入网络金融机构主体系统和数据库, 确保网上金融的信息流通和操作安全。
如, 可以利用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和网络管理系统, 对非法进入进行严格审查, 过滤非法数据, 防止黑客对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网上信息的非法侵入与干扰, 以确保金融机构主机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库的完整; 也可以通过客户和金融机构之间事先签订的协议来确保网络金融机构对私有数据的访问进行正确识别, 这个协议包括可以访问的客户账户和保密账户, 以及正确访问方式和确认授权。
这样在进行业务操作时, 一旦选定了一个账户就会出现一个注册页, 要求用户输入合同号码、密码、安全代码等信息, 这些信息一直有效, 直至用户退出系统。
2. 建立网络金融安全认证中心。
在安全系统中认证中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数字认证最大的服务对象是电子商务用户, 第三方的认证中心将会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信任的桥梁, 所以, 可以说所有的电子商务活动均离不开认证中心的参与。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国家级的认证中心体系, 而网上交易必须有统一的认证系统来保证安全。
现在各金融机构的支付结算业务要么主要在本行系统账户进行; 要么就像招商银行一样实行最高交易额的限制性措施, 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3. 要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改善金融技术设备, 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
在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服务系统、安全系统和风险防范系统的同时发展各种投资、咨询和各种服务软件系统等。
建立完善的自动付款机网、信用支付系统网、家庭服务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