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水务复习题-1

城市水务复习题-1

1、请说明水源的种类,并阐述各部分包含的内容或定义水源的种类1.地表水源,地表水源包括江河、湖泊、水库和海水。

2.地下水源,地下水源包括潜水、承压水、裂隙熔岩水、上层滞水和泉水。

3. 再生水2、简要描述布置地表水的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和原则取水口是整个供水系统的起点,取水口的位置会影响到水厂的位置乃至于整个系统的布置,同时它也会受到系统其他部分的制约和影响。

取水枢纽的形式(有坝式、无坝式)设计取水口时要考虑的因素用水部门的地理位置河流的平面形态●在顺直微弯性河段上●在蜿蜒性河段上●在分汊性河段上●在游荡性河段上河床与河岸的稳定性取水口高程选择则要考虑水质分层情况、水量、泥沙淤积等因素确定。

原则:1.保证系统供水均匀2.设在水质较好的点3.具有稳定的河床河岸,靠近主流,有足够的水深4.具有良好的地质、地形和施工条件5.避开河流上其他建筑物和障碍物的影响3、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的型式有哪些1).固定式取水构筑物(1)岸边式取水构筑物a.合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b.分建式岸边取水构筑物(2)河床式取水构筑物a.自流管式b.虹吸管式c.水泵直接吸水式d.桥墩式(3)其它型式取水构筑物a.潜水泵式b.低坝式c.斗槽式d.底栏栅式固定式取水构筑物取水头部一般有喇叭管式、箱式、蘑菇式、鱼形罩式等。

2).移动式取水构筑物a.浮船式b.缆车式4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型式有哪些管井适用于埋藏较深、厚度较大的含水层大口井(宽井)适用于埋藏较浅的含水层。

井的口径通常为3~10米。

辐射井适用于厚度较薄、埋深较大、砂粒较粗而不含漂卵石的含水层。

泉室取集泉水的构筑物渗渠适用于埋深较浅、补给和透水条件较好的含水层。

5进行城市供需水量平衡分析时,总供水量和总需水量如何计算 供水量(water supply)一般由当地水资源状况确定,可结合各水库(河流)的集雨面积、径流系数、兴利库容(可取水量)等计算确定,水资源缺乏地区可考虑跨区域调度。

需水量(water demand,water consumption)需水预测共分以下几个部分:生活需水预测、工业需水预测、第三产业需水预测、生态环境需水预测和其它方面的需水预测。

6、请阐述供水保证率的定义,并说明针对不同用户供水保证率如何选取供水保证率指预期供水量在多年供水中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年数出现的概率。

供水保证率是评价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供水工程设计标准的一项重要指标,以百分率表示。

较高的供水保证率要求较大的供水工程投资,而任一供水工程均不可能也不必要以100%的供水保证率作为供水工程的设计标准。

城市供水随着用水户的不同,其供水保证程度也不相同。

居民用水的供水保证率较高,一般在95%以上。

公共设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其供水保证率也在95%以上。

工业用水的供水保证率在90%以上。

农村供水(以农村人口、乡镇企业为对象的供水)由于地域广大并受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供水保证率相对较低。

当水源短缺时,对供水保证率要求高的用水户应优先供给。

7简要描述给水管网系统的布置原则1.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确定给水系统服务范围和建设规模。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布置给水管网,并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2.分清主次,先进行输水管渠与主干管布置,然后布置一般管线与线路。

3.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尽量减少拆迁,少占农田,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

4.协调好与其他管道、电缆和道路等工程的关系。

5.保证供水具有安全可靠性。

6.管渠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7.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8简要描述输水管渠布置原则1.应能保证供水不断,尽量做到线路最短,土石方工程量最小,工程造价低,施工维护方便,少占或不占农田,减少与河流、铁路、公路、山岳及山谷的交叉,降低工程投资。

2.管线走向有条件时最好沿着现有道路和规划道路敷设。

3.输水管应尽量避免工程地质不良的地段,以及可能被淹没的地区。

4.选择线路时,应充分利用地形,优先考虑重力输水或部分重力输水。

5.管线的条数应根据供水系统的重要性、输水量大小、分期建设的安排等因素,全面考虑确定。

6.当采用两条输水管线时,为避免输水管线因某段损坏而输水量减少过多,需要在管线之间设连接管互相联系,以保证在输水管发生事故时,仍能通过70%的设计流量。

7.输水管的最小坡度应大于1:5D(D为管径,以mm计)。

输水管道坡度小于1:1000时,每隔0.5-1km应装置排气阀。

即使在平坦地区,埋管时也应人为做成上升或下降的坡度,以在管坡顶点设置排气阀。

9、请说明供水主管设计时如何进行管径计算,并说明经济流速和经济管径的选取原则和依据为了防止管网因水锤现象出现事故,最大流速不应超过2.5-3.0m/s。

在输送原水时,为了避免水中悬浮物在水管内沉积,最低流速通常不得小于0.6m/s。

(有一定空间)管段计算流量确定时,管径和设计流速的平方根成反比。

经济流速和经济管径与当地的管材价格、管线施工费用、电价等有关。

原则:重要的输水管在未连成环状网且灌水末端没有保证供水可靠性的储水设施时,应采用平行双条管道,每条管道直径按设计流量的50%确定。

时刻注意供水安全。

10请阐述水环境的概念,并说明我国城市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以及你对该问题的认识水环境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尚有争议。

《环境科学大辞典》的解释:“水环境是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与其密切相连的诸环境要素如河床、海岸、植被、土壤等”。

⏹水多洪灾频繁,防洪安全仍缺乏保障⏹水少旱灾频繁,水资源紧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浑江河含沙量高,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水脏水质污染已经达到极为严重的地步11、请说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组成:⏹防渗层⏹基质层⏹腐质层⏹水生植物⏹水体层分类:1、自由水面型人工湿地2、潜流型人工湿地•(1)水平流潜流式湿地•(2)竖向流潜流式湿地12、简要描述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的过量输入,引起湖泊富营养化;⏹湖泊水温条件和物理状况的变化,水位的改变;⏹由于不适当的农业生产或采矿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有毒的重金属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农药的污染和富集;⏹由于大气污染和酸性尾矿的排入使湖泊酸化;⏹外来物种的引入。

13、污染地下水的修复主要有哪些方法抽水法,气体提抽法,空气吹脱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植物稳定和植物提取)14、请说明湖水营养化程度判定标准,并说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手段总磷:是指正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可水解磷酸盐以及有机磷的总浓度。

总氮:是指水体中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和有机氮的总浓度。

叶绿素含量:是指水体中绿色物质的含量。

一般总磷超过0.02mg/L,无机态氮超过0.3mg/L,即处于危险状态。

1、减少污染源2、污水中氮、磷的去除。

①除氮:物理化学法(氯气法、吹脱法和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去除氨态氮和生物脱氮技术。

② 除磷:物理除磷法、化学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生物诱导的化学沉淀作用和生物积磷作用:底泥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微环境发生变化,废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转化为难溶化合物而沉积在污泥上)。

15、请说明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之点污染源集中在一点或可当为一点的小范围内排放污染物。

所排污染物的种类、特性、浓度和排放时间相对稳定,集中在很小范围内高强度排放,对局部水域影响较大。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固体废物渗滤液⏹初期降水与融雪径流等面污染源在一个较大的面积范围内沿一条线或离散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特点:污染物排放范围广,危害面积大,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排放时间受客观因素影响多,不易人为控制等。

⏹农田径流与渗流农药、化肥造成的污染是典型的面污染源,其排放特点是沿河流或干渠呈树枝状或片状分布。

⏹大气沉降和降水大气中的污染物有相当一部分可随着大气沉降和降水进入水体中,造成污染。

对和破的富营养化,面污染源所作的贡献会超过50%。

16、请说明影响湖泊生态系统变化的主要因素17、请说明景观设计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自然要素:1、地形地貌,2、生物植被,3、水体,4、气候人文要素:1、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景观2、以建筑物为主要构筑物的景观(宫殿陵墓民居宗教建筑)3、文化遗址4、民族风俗景观桥一般分为钢制桥、混凝土桥、拱桥、原木桥、锯材木桥、仿木桥、吊桥等。

主要作用有:形成交通跨越;分割河流和水面空间;形成地区标志物;眺望河流和水面的良好场所,其独特的造型具有自身的艺术价值。

20、请说明水利景观设计中人工瀑布的设计要点估计水量:同一瀑布,如果瀑身的水量不同,就会营造出不同的气势。

堰口处理:常用的堰口材料多为混凝土或大理石,现常用青铜或不锈钢。

瀑布设计:往往通过追求瀑身的变化,创造多姿多彩的水态。

设计时应根据景观、题材要求,选择适宜的落水形式。

潭:天然瀑布的瀑身之下常有一个深潭。

在人工瀑布设计时要在瀑身下设一个受水池,且其宽度不小于瀑身高度的2/3。

照明:为表现瀑布景观夜间的迷人效果,常利用色光灯来突出瀑身的动感和水花飞溅的绚丽多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