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文天学院HOHAI UNIVERSITY WENTIAN COLLEGE城市水务工程论文专业年级12水利水电班级1班学号(序号)120610119姓名司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二〇一五年六月城市水务系统分析与管理中文摘要:2l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水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而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在于管理,因此研究城市水务管理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城市水务是城市的防洪、水资源、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所有涉水有关事务的统称,它为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系统提供服务,并受这三个系统的制约。
从功能上来说,城市水务系统包括水资源环境、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水处理与回用,以及相关的资源管理和产业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水务系统,安全承载力,效率评估,核心竞争力,水务一体化,水务改革Abstract:21century is often referred to as“water’S century”,and the importance and severity of waterissues are becoming common concerns of the entire society.When It comes to water resources in cities,the core problem lies in management aspects.So the research of water management in cities is both important and imperative.Water issues related to a city include flood prevention and control,water sources,water supply,drainage,disposal and recycle of sewage.Water issues manage mentaims to provide services for the society,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a city,and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the three systems.The function of water issues system in a city consists of water resource environment management,supply,use,drainage,disposa and recycle of water and management of related resources and industries.Its main aims include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se,water improvement and distribution,water saving and protection,thus it can be call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city.Keywords:Water Authority System,Safety Bearing Capacity,Evaluation of efficiency,The Core Competency,Integration of Water Authorit System,Reform of Water Authorit System第一章概述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稀缺资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21世纪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以工程建设为主的工程水利向以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生态平衡为系统目标的资源水利转变已是当务之急。
1.1问题的提出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水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关系到贫困、可持续发展乃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联合国组织不断的强调大城市水资源是世界水资源问题中的重点,而城市水资源问题。
1.2研究目标和范围水务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目前国际上研究和应用比较多的水务管理模式分别是水市场模式和水协商模式。
这两种模式分别建立在美国西部和法国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美国的水市场模式是依据于个人财产权,而法国模式强调共同协商。
本文主要以水市场模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水务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利用大系统理论、系统评价与预测等方法研究我国城市水务系统的管理,进而研究我国城市水务的创新问题。
1.3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首先介绍国内外有关城市水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然后分别研究水务系统自身的系统结构、水资源的需求及其预测、城市水务系统的安全、系统的效率及核心竞争力、供水系统管理、污水、排水和中水管理以及水务管理一体化,最后研究城市水务管理的创新问题。
第二章国内外城市水务管理与理论研究现状2.1理论回顾防洪、排涝、供水、节水、污水排放、处理等与水网建设和运营的一切事务被称为“水务”。
城市水务系统包括水资源环境、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水处理与回用,以及相关的资源管理和产业管理。
它是城市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基础。
城市水务是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防洪、工程建设、输水、供水、防污、污水处理回用回灌以及调水等活动的总称,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做好城市水务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防洪安全和供水保证水环境与水资源保障。
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城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国跨世纪的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务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务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
2.2中日城市水务管理对比分析水资源的管理随着其使用的普遍性涉及方方面面,其管理部门的设立与职能的分担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保证管理效果,即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在这方面,中日两国各有特色,中国是通过硬件的设置来实现统一性管理,保证目标的实现;日本是通过软件,协调沟通来保证多个机构有一个共同目标。
1.中国目前已经基本完成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由水利部实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负责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和优化配置,代表国家履行资源配置权力。
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中有50%也推行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水务局模式,集供水、用水、节水、排水于一体实施管理。
之所以要实施体制上的改革,在于之前的多龙共管体制中职能划分不清,条块分割严重,各职能部门只追求本部门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水资源管理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但由于计划经济时代部门体制的遗留问题,造成管理体制在强调统一的同时,仅关注于水管理行政职能的统一,而对其中的协调机制重视不足,除了危机管理中的防汛抗旱能较好地协调以外,日常管理的协调机制十分缺乏。
2.日本管理体制的一大特点其实也正是中国作为管理问题一直进行改革的“多龙共管”。
由水资源部、河川局、环境省以及其他的用水主管省共同完成对水资源中水量、水质的管理。
日本的水管理部门在解决多龙共管体制方面存在问题时,一是靠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各职能部门权利与义务的界定;二是靠协调与沟通,这种沟通既存在于同一个部门间,也存在于不同部门之间,在政府与企业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也存在。
如1998年与水管理相关联的5省厅成立了“为构筑健全的水循环体系的关联省厅联络会议处”。
并于1999年10月,在各省厅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发表了《面向构筑良性水循环系统的中间备忘录》,2002年在统一了另一设置的“水关联省厅联络会议处”后,作为一个以水为中心,在更广范围内交换情报、实施调查研究,推进施策的相互协调的部门踏出了联合治水,保护环境的新一步。
2003年,在综合过去5年的讨论、调查、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构筑良性水循环系统规划的制定》。
这一报告中对水循环现状把握、问题分析、规划制定的主体、参与的关联机关、规划的种类、规划制定的程序等都作了详细地阐述。
对各地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城市建设、工业发展、用水规划、农业用地、森林等多方因素,建立可持续利用水管理起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原因。
中国在制定水资源管理法律方面起步晚、体系不完善,在1988年《水法》颁布前水资源管理基本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各方面管理比较混乱。
因此在当时的情形下,通过硬件上实现权利的统一归属、统一管理不仅是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3.日本水管理起步早,拥有完善的水管理法律体系。
其法律体系具有几大特点:第一:法规覆盖面广,国家除设立河川法、水资源开发促进法外,还对开发水资源的机构、水源地、开发设施设立了专门的法案,从各环节上保证水利用的合理性、高效性、公平性;第二:法律内容详细,可操作性强。
如河川法法律中对河川的分类、区域,河川的管理者及对河川的监督,河川管理规则,河川工程,河川土地、沙石、流水的使用,河川管理费用来源、使用,都作了简短明确的规定;第三:法规形式多样,层级次序明确,既方便各地具体实施,又确保了大目标的统一。
日本的法律除了国会制定的法律外,依制定主体不同,有内阁制定的政令,各省厅制定的省令(又称命令),都道府县议会制定的条例,都道府县知事制定的规则。
法规的优先顺序为:法律,政令,条例,命令,规则。
法规间除有优先顺序外,还有层级的关系。
政令是为了实行宪法及法律的规定而制定的,因此必须建立在宪法及法律的基础上,没有国会制定的法律,内阁不能单独发布政令。
条例是在法律的范围内制定的,不能制定违反法律的条例。
国家行政组织法中规定,命令是为了实行法律或者政令而制定的。
地方自治法中也规定规则不可以违反现存的相关法律法规。
下层的法规是对上层的补充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具体解释。
如制定的河川法施行令是于1965年2月由内阁颁发的政令,是对河川法具体施行时的补充,对法中的关于河川的管理者、河川维护管理所需费用的负担等作了具体、明确的解释。
河川法施行规则是在河川法、河川法施行法、河川法施行令的基础上于1965年3月由当时的建设省发布的省令,对水权的申请等做了详尽的规定。
正是因为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日本的多龙管水才可以有效实现对水量的管理、水质的保护、水资源费的回收。
2.3国内城市水务系统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十大流域(区域)“十一五”期间需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规模2320万吨,建设投资为551亿元;已建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完善需投资65亿元,合计6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