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知识点整合

议论文知识点整合

第五课时现代文阅读(二):议论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忆议论文知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熟练的运用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3)、学会如何利用材料, 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

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论点,运用恰当的论据进行论证。

学会运用议论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二、知识点整合知识点一:识别议论文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

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

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

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知识点二:四大论证方法以及作用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通过某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某个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增加读者阅读兴趣,让文章浅显易懂但注意所举的具体事例必须是能证明论点的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使得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使得论证更加生动形象。

知识点三:议论文五大考点归纳以及答题技巧总结1.寻找论点:(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2)、从句式上看,是一个完整而明确的陈述句。

(3)、从位置上看,观点一般出现在如下地方:(a)标题(b)开头部分(c)结尾2.把握论据: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认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3.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的作用(1 )举例论证答题模式总结:这一段(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2)道理论证:答题模式总结这一段(一句)运用了道理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论点)。

使论证更有权威性与说服力。

(3)对比论证答题模式总结:这一段(一句)运用了对比论证方法,突出强调了……观点(论点),使人印象鲜明。

(4)比喻论证答题模式总结:这一段(一句)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生动形象的论证了…… 观点(论点)。

4.语言赏析:分析句子含义的解题思路参照分析词语含义进行,抓住关键词、注意修辞方法即可。

分析句子的作用时,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句子含义及作用【方法指导】①分析句子含义的解题思路参照分析词语含义进行,抓住关键词、注意修辞方法即可。

②、分析句子的作用时,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议论文的开头的作用:1、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2、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或提出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4、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和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5、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

6、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论点,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于读者接受。

议论文的中间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上文议论……过渡到下文议论……。

议论文结尾的作用:(1 )、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强调……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4)、补充论证使论证更全面完整、说理更严密,避免产生误解,有力的突出了中心论点。

5 ) 、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6)、提出问题,发人深思,启发人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5.开放型题目:近几年议论文阅读中,开放性试题呈上升趋势。

此类题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题型多样:要求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延伸。

由阅读材料引申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要求进行自主创作。

由阅读材料引出相关诗文,要求根据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自主评论。

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联想想象型。

开放性试题可以以多种形式命题,包括延伸类、体验类、思辨类、积累类、仿写类、献策类等。

补写类:如“请你补充一个事例证明‘威武不能屈'这个观点。

”体验类:如“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在‘美的起点'上走向‘优胜' 。

”思辨类:如:“思考作者的观点,请说说你真切的感受或与之不同的见解。

”积累类:如“读了上文,请你写一句与思考有关的名言警句。

” 仿写类:如“请根据乙文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和句式特点,再仿写一句。

”献策类:如“结合上下文,根据你的见解,给学校图书馆提三条建议。

”结合实际类:如“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电视剧重拍的看法。

”答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围绕论点来谈。

无论是谈看法,还是作探究,都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

对于要求结合实际的题,不能空谈,也不能编造不合理的事例。

对提供的材料要详加比较,找出与原文一致的对应点:总之,平时要多思考、多积累,对待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又不失偏颇。

【方法指导】中考开放性试题常见6 种题型及解题技巧:1、补写类:补写论据,与论点保持一致2、体验类:结合实际谈做法。

列举事例套观点,从思想和行动两方面谈。

3、思辨类:结合作者的观点,谈见解和感受。

学习了——我知道了——的观点+分析4、积累类:名言积累5、仿写类:论据必须能证明论点;示例暗示答题模式、思路和要求。

6、献策类:注意所献策略必须符合现实。

即具有可操作性;与论点或论题保持一致。

三、课堂练习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 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 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 ,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 。

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 。

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与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 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选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

”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有删改)小题1. 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小题2•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

小题3. 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________ ,论证了____ 的观点。

小题4. 如何理解文章题目“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小题5. 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

第一题答案:照片描述了三名男子在战火纷飞中仍不忘阅读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引出下文对“阅读伟力”的论述;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论证了“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第二题答案: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的人;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的人;懂得读书“能养人精神”的人。

第三题答案:(1) 举例论证(2) 阅读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从而引起外在的改变第四题答案:阅读能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 (阅读可以收获知识与智慧,让我们理解选择的意义,能够坚定前行的意志:阅读能解放心灵,让人生之路无限广阔;阅读必然指向内心的丰沛,从而让人有外在的改变)第五题答案:曾有一段时问,学业考试复习让我忙碌不堪,心生抱怨,我读了王开岭的《精神明亮的人》,书中福楼拜在忙碌中依然会捕捉生活之美,这种做法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懂得了“人可以忙碌却不可庸碌”的道理,在忙碌中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