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椅的选择与使用PPT课件

轮椅的选择与使用PPT课件


➢ 下肢截肢特别是双侧大腿截肢者要把车轴后移,安装 倾倒杆;
➢ 躯干肌麻痹伴有严重的麻痹性脊柱侧弯者宜选用手动
式担架车。
.
25
根据轮椅的使用环境
➢ 室内或城市街道使用者选用实心轮胎,直径较小的脚 轮;在农村及路面差的环境中使用者选用充气轮胎, 脚轮宜稍大。
➢ 为防止剧烈推动轮椅时损伤拇指和手,可以考虑拆掉 竞技轮椅的扶手和车闸。
a—座席高度;b—座席宽度;c—座席深度 d—扶手高度;e—靠背高度;f—轮椅全高
.
37
座席高度的测量
➢ 坐位膝关节屈曲90°,足底着地,测量腘窝至地面的 高度。一般为40~ 45cm。
.
38
座席宽度的测量
➢ 坐位时两侧臀部最宽处的距离再加5cm,即坐下 后臀部两侧各有2.5cm的空隙。
.
39
座席深度的测量
轮椅的选择与使用
骨与关节康复科 何雪
.
1
学习目的
1、熟悉轮椅的结构 2、熟悉轮椅的分类 3、掌握轮椅的选择 3、掌握轮椅的使用
.
2
轮椅
➢ 轮椅是带有轮子的座椅,主要用于功能障碍者 或行走困难者代步。
➢ 轮椅既是常用的代步工具,也是个人转移的重 要辅助器具。
.
3
一、轮椅的结构
标准型轮椅组成:轮椅架、 车轮、轮胎、靠背、脚托 及腿托、扶手等部分。
椅轮用使 定评性合适椅轮 椅轮制定或买购
方处椅轮 量测者用使对
功能评定
评估使用者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身体形态、 实际需求、现实条件(经济条件)个性化制定轮 椅处方。 根据功能障碍选择轮椅 根据疾病及损失程度选择轮椅
.
21
根据功能障碍选择轮椅
根据使用者驱动轮椅的能力 根据使用者进出轮椅的能力 根据使用者的姿势和体位
度。
.
42
脚托高度的确定
➢ 与座席高度有关,为了安全,脚托与地面应至少保持 5cm的距离。
5cm
.
43
轮椅全高
➢ 手推把上缘至地面的高度,一般为93cm。
➢ C5以下损伤者可通过上肢的屈曲操作水平把手,选择前臂 控制高靠背电动轮椅;
➢ 有体位性低血压者应选择可倾斜式高靠背轮椅,安装头托; 并配合膝部角度可调的开合可卸式脚托;
➢ 车轴要尽可能靠后,安装倾倒杆,选择较厚的轮椅座垫。
.
32
偏瘫
➢ 无认知障碍、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协调性者可选单侧驱 动轮椅;
根据轮椅的使用环境 根据对工作、就餐的需求
.
22
根据使用者驱动轮椅的能力
➢ 完全不能操纵者选用他人推动的轮椅; ➢ 双侧上肢残余能力可搬动小手把或按动电开关者可选用电
动轮椅; ➢ 肩肌、肘肌有驱动力量,但手的握力不够者可在手轮上包
塑料海绵,或选用带有突起的手轮,或选用轮椅手套; ➢ 只有一只手能驱动轮椅者,选单侧驱动轮椅或电动轮椅; ➢ 有偏瘫者可选用低座席的普通轮椅; ➢ 双上肢肌力差或平衡能力差者应给车闸安装延长杆。
➢ 下肢伤残者一般选用标准轮椅; ➢ 年老、体弱、病情严重者一般选用他人推动轮椅; ➢ 其他障碍要根据疾病或损伤的程度、关节活动情况、肌
力以及体重、躯干平衡、生活环境等综合考虑。
.
35
轮椅参数的测量与确定
被测量者穿普通衣服,有支具者要穿着支具。 测量用坐椅不可太软。
.
36
座席高度、宽度及深度
.
26
根据对工作、就餐的需求
➢ 需坐在轮椅上工作和就餐者应选用台阶式短扶手,方 便进出工作台或餐桌,或选择稳定性好的轮椅并附加 轮椅桌。
.
27
根据疾病及损伤选择轮椅
截瘫 四肢瘫 偏瘫 截肢 下肢伤残及其他
.
28
截瘫
➢ 急性期或损伤早期:骨折 不适宜完全负重或长期卧 床后的体位性低血压(过 渡期轮椅)。
.
23
根据使用者进出轮椅的能力
➢ 双上肢肌力弱及坐位平衡能力较弱者选用可拆卸式 脚托和扶手,便于轮椅靠近床缘。
.
24
根据使用者的姿势和体位
➢ 髋关节强直者选用可倾斜式靠背轮椅;
➢ 膝关节强直者选用可抬起型脚托支架;
➢ 双下肢全瘫者选用带腿托和脚跟环的轮椅;
➢ 坐位平衡较差者加用轮椅安全保护带;
➢ 可能发生压疮者加用轮椅座垫;
.
12
截瘫者:高靠背轮椅
.
13
截瘫有压疮者:俯卧式轮椅
.
14
不宜久坐或久站者: 坐立两用轮椅
.
15
特别需求者:特殊轮椅
.
16
特别需求者:特殊轮椅
.
17
特别需求者:特殊轮椅
.
18
三、轮椅的选择
使用 方便
实用
位置 稳定
基本 原则
安全
舒适
压力分 布均匀
.
19
20
.
选择轮椅的流程
功 能 评 定
➢ 病情严重者选用他人推动轮椅; ➢ 平衡功能好者可选用座席较低的标准轮椅,安装可拆卸
式脚托和腿托,用健侧上下肢操作轮椅; ➢ 需帮助转移时最好选用可拆卸式扶手。
.
33
截肢
➢ 双下肢截肢者一般要把车轴后移。 ➢ 在截肢早期可使用大轮在前方的轮椅。 ➢ 有假肢时要安装腿托和足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4
下肢伤残及其他
➢ 坐位时臀部向后最突出处至小腿腓肠肌间的水平距离 再减5cm,一般为 41 ~43cm。
.
40
扶手高度的测量
➢ 取舒适坐位,上臂自然下垂屈肘90°,肘下缘至椅面 的距离加2.5cm。
.
41
靠背高度的测量
➢ 低靠背:从座椅面到腋窝的实际距离减去10cm。 ➢ 高靠背的高度是测量从座席面到肩部或后枕部的实际高
.
4
倾倒杆
➢ 需抬起前轮时可踏下倾倒杆; ➢ 轮椅过度后倾时防止轮椅向后
方倾倒。
.
5
轮椅附件
➢ 座位附件:头托、保护带等(保持良好坐姿) ➢ 座垫、靠背垫、扶手垫(预防受压、不同材质) ➢ 轮椅桌(便于轮椅上日常活动及良姿位摆放) ➢ 其他:拐杖架、持物器、防倾倒轮等
.
6
二、轮椅的分类
按驱动方式 按大致结构 按使用对象 按主要用途
.
29
截瘫
➢ 过渡期后:普通靠背、可 拆卸扶手及脚托、充气轮 胎、轮椅保护带(足部) 、轮椅坐垫。
.
30
截瘫
➢ 功能较好者:低靠背、矮扶手或 低扶手、直径较小的前轮、充气 轮胎、轻金属质地框架、轮椅坐 垫。
➢ 甚至可尝试轮椅竞技运动。
.
31
四肢瘫
➢ C4及以上损伤者可选择气控或颏控电动轮椅或他人推动轮 椅;
手 动 轮 椅
电 动 轮 椅
折 叠 轮 椅
固 定 轮 椅
成 人 用 轮 椅
儿 童 用 轮 椅
婴 幼 儿 用 轮 椅
标偏 准瘫 型用 轮轮 椅椅
截 瘫 用 轮 椅
竞 技 用 轮 椅
站 立 轮 椅
.
7
一般患者:标准轮椅
.
8
电动轮椅
.
9
折叠轮椅
固定轮椅
.
10
婴儿轮椅
儿童轮椅
.
11
偏瘫者:单侧手驱动的轮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