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需求估计与预测

第三章需求估计与预测

行业供给曲线: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整个市场愿意提 供该种商品数量的多少。 P S1 P S2 P S
0
Q1
Q
0
Q2
Q 0
Q1 + Q2 Q
2.2.4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P P1 P0 0 A Q0 B C
价格因素:P
供给量的变动:A→B 点沿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运动。 非价格因素: Ps 、C、E…… 供给的变动:A→C 整条供给曲线的位移。
2.2.3
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续2)
2)原来盈利的企业更有利可图,因而会进一步 扩大生产; 3)企业会把原来用于生产替代品的资源转换为 生产这种产品; 4)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
2.2.3
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续3)
企业供给曲线: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某单个企业愿意 提供某种商品数量的多少。
引例4:研究垃圾
一般人听起来,此乃荒唐之举,对经营决策不会 有什么影响,但事实恰恰相反。著名的雪佛隆公 司即重金请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威廉雷兹对垃圾进 行研究。教授每天尽可能多地收集垃圾,然后按 垃圾的内容标明其原产品的名称、重量、数量、 包装形式等予以分类,获得了有关当地食品消费 情况的准确信息。用雷兹教授的话说:“垃圾绝 不会说谎和弄虚作假,什么样的人就丢什么样的 垃圾。”雪佛隆公司借此做出相应决策,大获全 胜,而其竞争对手却始终也没搞清雪佛公司的市 场情报来源。
D0 Q
非价格因素: Py 、T、I、E……
0 需求的变动:A→C 整条需求曲线的位移。
Q1 Q0
2.1.4
需求曲线:
(续6)
需求规律(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下,价格提高需求量下降, 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曲线斜率为负) 原因: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1)较低的价格带来新的购买者。 2)每次的价格降低,可以诱使该物品的每一个消费者购 买更多的数量。相反,价格上升,会使我们购买较少的数量。 a、当物品涨价时,自然试图用其他物品来代替它(如鸡
2.2 供给(Supply)
2.2.1 供给量:
供给:生产者能够而且愿意生产并向市场提供商品或劳 务的一种市场关系。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生产者向市场供应的商 品的数量。 供给量不是实际卖出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2.2.2
影响供给的因素:
1、产品的价格(P):P↑,Q↑ 2、相关商品的价格(Ps):
Ps↑,Q↓
土地可种小麦,也可种棉花,小麦和棉花互为替代品。
3、生产成本(Cost)以及影响生产成本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和生产技术水平: C↑,Q↓
利润=价格―成本,C↓,利润↑,Q↑
4、生产者对价格的期望(E):
预期P↑,Q↑,反之,P↓,Q↓
2.2.3
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1.概念: 供给函数就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 系的一种表达式。 Qs=f(P,Ps,C,E,„)
2.1.4
需求曲线:
(续4)
个人需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和行业需求曲线:
图2.1 P D1 P0 P0 P D2 P0 P D1+D2
0
Q1
QD
0
Q2
QD
0
Q1 + Q2
QD
2.1.4
需求曲线:
(续5)
价格因素:Px P 需求量的变动:A→B 点沿一条固定需求曲线的运动。 P1 P0 C B
A D1
引例3: “半日游逛”
德国的哈夫门公司格外善于捕捉市场信息,享有“新鲜公 司”之雅号。他们的方法是经理和高级职员每天半日坐班, 半日深入社会,广抓信息。一次,公司的管理部长进剧院 看戏,却三心二意难进剧情,而不远的一对青年男女的对 话,却声声入耳:“你能给我买顶有朵白花饰物的绒帽吗 7我们公司的女孩们都想得到那样一顶漂亮的帽子。只有 赫得公司卖过一批,可以后再也见不到了。“亲爱的,我 保证给你买到。你知道吗,我们公司的同事们都在想买那 种双背带背包,省力又不会使肩膀变形,你要是能为我买 来他们肯定既羡慕又嫉妒。”管理部长坐不住了,出门直 奔几家商店,回答是问的人多,可没货。部长连夜找来几 位设计师,两周后,大白花绒帽和双带背包作为哈夫门公 司献给大家的圣诞礼物摆上了柜台,生意之红火就不用说 了。
肉代替牛肉,煤代替液化气)。
b、当价格上涨后,我觉得自己多少比过去穷了一些,自 然会削减我在大多数一般物品上的消费。
需求法则的应用
美国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家庭和企业每天产生的大量垃圾。 在1960年,美国平均每人丢弃的垃圾为每天2.6磅,可是今天(上世纪90年 代中期)这个数目为3.6磅。随着垃圾的增加,现有垃圾堆积场都已经填满, 要在城区附近寻找新的堆积场所已经越来越困难了。 有一个小的社区利用了需求法则,使垃圾的收集问题得到了缓解。1987年, 宾夕法尼亚州珀卡西的居民,每人每年向市政当局交纳固定的垃圾收集费 120美圆,当时他们每人每年丢弃的垃圾为2.2磅。由于收集费是固定的,居 民如果再增加丢弃量,这增加的部分就不再收费,因此对居民来说,对减少 垃圾丢弃量就没有利益驱动。 1988年,珀卡西开始改变收费方法。市政当局要求所有的垃圾都装在由市政 当局出售的专门的垃圾袋里。例如,一只容积为40磅的大垃圾袋收费1.5美 圆。因此,居民丢弃垃圾的边际成本就从零增加到每磅约4美分。未经批准 的垃圾袋不得使用。另外,市政当局还实施了一项废物再利用计划。它发给 每个家庭主妇一个桶用来装罐头和瓶子,每周收集一次。此外还每月收集一 次旧报纸。 结果和预料的一样,人们开始减少丢弃垃圾。第一年就见效,每人每天丢弃 的垃圾减少到1磅以下。珀卡西居民开始受益,因为他们比以前可以少付 30%的费用,市政当局收集垃圾的成本也减少了40%。
供给曲线:假定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 下,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式,可以说Qs=f (P)。
2.2.3
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续1)
P
2、概念 供给曲线总是一条自左到右向上 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P↑, Q↓,反之,P↓,Q↓。 原因:
0 Q
S
1)原来亏损的不愿意生产这
种产品的企业有可能扭亏为盈,变得愿意生产这种产品了;
2.1 需求估计
1.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什么? 2.需求估计的两类方法:1)市场调查法和实验法 2)统计分析法
一 、市场调查法
1、市场调查的概念 市场调查是指对商品和劳务在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 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市场营销情况的资料作系统的 搜集、整理和分析,以了解商品和劳务的现实市场和潜 在市场并得出结论的工作过程。
Q
2.3.2
需求一供给分析法:
(续1)
P P’ P 0 D D’
2、苹果价格的上升对梨的影响:
PS变大→D曲线上移,
S不变→P变大。 3、汽车价格的降低对汽油的影响: PC变小→D曲线上移, S不变→P变大。
S
Q
Q’
2.3.2
需求一供给分析法:
(续2)
P S’ S d a
4、赋税对价格和销售量的影响:
引例2:经理捡纸条
在澳大利亚昆土兰州,许多远道而来的顾客,特 别是生怕忘事的家庭主妇,在到商店购物前总喜 欢把准备购买的商品名字写在纸条上,买完东西 后则随手丢弃。一家大百货公司的采购经理注意 到这一现象后,除了自己经常捡这类纸条外还悄 悄发动其他管理人员也行动起来。他以此作为重 要依据,编制了一套扩大经营的独家经验,结果 可想而知:许多妇女从前要跑很远的路才能购买 到的商品,现在到附近分店同样也能买到。
S0 S1
Q1
Qs
课后案例分析:感恩节的由来
2.3 供求法则与需求一供给分析
2.3.1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供求法则:
1、完全自由竞争市场: 1)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
2)产品同质(例如大米、小麦、钢材、沥青)。
3)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 4)完备的技术经济信息。
2.3.1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供求法则:
4
市场调查的基本类型 按调查的目的性不同,分为: (1)探测性调查,是指企业对市场上发生的某种 条件原因不明或趋势不明时,为了找出问题的症结和 明确进一步深入调查的具体内容和重点而进行的非正 式的初步调查。 (2)描述性调查,是指对需要调查研究的客观事 实资料,进行收集、记录及分析的正式调查。 (3)因果性调查,是指为了弄清有关市场变量之 间的关系而进行的专题调查。 (4)预测性调查,是指为了预测未来市场变动趋 势而进行的调查,属于市场预测的范围。
征税前:D与S相交于a点, 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量为Q。
P+1
P’ P b
c
征税1元后:C变大→S曲线上移, D不变 →D与S’相交于b点。 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量为Q’ 0 Q’ Q
第3章 需求估计与预测
引例1:巧设餐馆
日本企业界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日本人对英国纺织面 料在世界久享盛誉一直不服,却无从得知其中奥秘。于是 便萌生一计——集中本国丝绸行业的部分专家进行烹调培 训,然后派往英国在最有名的纺织厂附近开设餐馆。自有 很多厂里人前来就餐,日本人便于方百计搜集情报结果还 是一无所获。不久餐馆宣布“破产”,由于很多“厨工” 已同工厂的主管人员混熟,所以部分人就进入这家工厂工 作。一年后,日中人分批辞职回国,成功地把技术带回了 日本,并改进为更先进的工艺返销给英国。为了得到技术 情况,日本人可谓煞费苦心打了一个迂回战,有人指责说 这完全超出了市场调查方法的内容范围,近乎间谍行为 了。
思考题:
政府为了公民的健康,想减少人民吸烟的数量。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努力达到 这一目标。 方法一:通过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 广告,降低人民吸烟的意愿。这种措施会引起需求发生变动,使香烟和其他 烟草产品的需求发生曲线移动。从而减少任何一种价格水平时香烟需求量。 如果成功了,这些政策就使香烟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方法二:政策制定者可以试着提高香烟的价格。例如,政府对香烟制造商征 税,烟草公司就会以高价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而较高的 价格鼓励吸烟者减少她们吸的香烟量。这种情况下,吸烟量的减少变现为需 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香烟的价格如何影响大麻这类非法毒品的需求。香 烟税的发对者经常争论说,香烟与大麻是替代品,因此,提高香烟价格鼓励 使用大麻。与此相反,许多毒品专家把烟草作为毒品之门,它引导青年人享 用其他有害物质。换句话说,烟草与大麻是互补品,而不是替代品。 1.你怎样看待烟草和大麻的关系? 2.用经济学原理分析要减少吸烟有哪些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