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浙江树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为迎接教育部、教育厅联合举行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制定了《浙江树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经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树人大学2017年6月9日浙江树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试行)》及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安排,我校将于2017年下半年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下称审核评估)。
这是继2011年合格评估后,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又一次全面检查。
为做好评建工作,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省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二十字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总体要求。
坚持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五项基本原则,实行目标导向,问题引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
主体性原则注重以学校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目标性原则注重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多样性原则注重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自身特色;发展性原则注重学校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关注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提高;实证性原则注重依据事实作出审核判断,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
3.具体目标。
我校迎评具体目标是:①对照检查。
根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总目标,检查当前“不足”与短板,明晰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的主要目标与路径;②对标建设。
严格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做好师资队伍、教学资料、组织机构、制度体系的建设工作;③提升规范。
通过优化流程、完善标准以提高效率、提升规范,④彰显特色。
展示“升本”以来、特别是合格评估以来我校在教学服务型建设上取得的成效,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特色与亮点。
二、审核评估范围与重点1.审核评估范围。
审核评估范围主要包括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学校自选特色等7个方面,涵盖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及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及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教学改革及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招生就业情况、学生学习效果及学风建设情况,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等,具体细分为25个审核要素、74个审核要点(详见附件1)。
2.审核评估重点。
审核评估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
重点主要考察“四个度”,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三、审核评估程序审核评估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等。
1.学校自评。
学校根据审核评估内容及上次合格评估的整改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自我评估。
按要求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和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一并提交专家组。
2.专家进校考察。
专家组在审核学校《自评报告》、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基础上,通过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形式,对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形成写实性《审核评估报告》。
3.评估结论审议与发布。
浙江省教育厅按年度将所组织的审核评估情况形成总结报告报教育部。
教育部组织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议,公布审议结果,并由省教育厅公开发布参评高校的审核评估结论。
4.评估结果。
学校根据评估专家提出的问题、建议进行整改。
教育厅对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招生规模、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评建工作机构为做好评建工作,决定成立校院两级评建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并作任务分工。
(一)评建领导小组组长:徐绪卿、章清常务副组长:叶时平副组长:童国尧、王军、陈新民、陆桂芹、陈浚、冯淑娟组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云、卢少夫、田国庆、吕何新、朱红缨、任条娟、李立敏、张亚珍、来见祥、邱辉明、何纪敏、何林、余克艰、沈秋江、宋斌、陆胤、陈友银、陈燮轲、陈慰浙、林贤根、林峰、林家骊、金劲彪、金林樵、周朝成、周卫华、郑桂玉、洪国延、姜文杰、胡建伟、姚谏、夏晴、黄芳、董弋芬秘书(兼):宋斌、金劲彪校评建领导小组是学校评建工作决策部门。
负责审核学校评建工作方案,研究、决定评建工作各种政策性问题;审定学校自评报告、整改方案、整改报告等重要文件,协调处理评建过程的重大问题。
(二)评建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办公室,主要成员名单如下:主任:叶时平副主任:宋斌、金劲彪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云、吕何新、朱红缨、来见祥、邱辉明、何林、沈秋江、陈燮轲、金林樵、周卫华、洪国延、董弋芬、刘海林秘书:齐瑞成、杜笑咪、金栩、陆莹、邱峰、李兵燕、郑丽娅评建办公室主要负责日常评建工作的统筹协调;传达落实省教育厅及校评建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印发评估相关文件及学习资料;制订评建工作方案,编印迎评工作手册;协调各专项工作组的工作;根据工作进程适时成立接待小组、联络小组、会务小组等专门机构,编制专家接待手册及服务指南;专家考察结束后,根据专家组反馈意见组织各部门撰写整改方案,组织整改工作,提交整改报告。
(三)专项工作组1.综合协调组主管校领导:徐绪卿、叶时平组长:宋斌副组长:金劲彪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李中、杨礼雕、沈秋江、陈超祥、林仁炳、高强主要任务:发动职能处室及教学单位做好自查自改,审核各部门评建材料目录清单;组织专项工作组编制专项工作进度表;督查全校各部门评建进度;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学校自评报告、年度质量报告、校长汇报报告等材料;统一调度专家考察期间的交通接送、通讯联络、会务安排、安全保卫等事宜。
2.宣传工作组主管校领导:章清、陈浚组长:宋斌副组长:杨礼雕成员:郑伟进、范雄、张颜也等主要任务:在各种媒体进行学校形象宣传;更新校史陈列馆;统筹布置各学院各部门的宣传工作,布置宣传橱窗,营造校园评建氛围;举办教学成果展;负责审核评估期间必要的新闻报道、摄影、摄像等工作。
3.材料工作组主管校领导:叶时平组长:金劲彪副组长:李中、林仁炳、陈超祥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云、吕何新、汤江明、应海儿、邱宁、季永伟、吴汉龙、张卫东、张易、胡峰俊、俞海标、曹斌、谢凌云主要任务:向各职能处室及教学单位提供评建材料目录指导性意见,收集、整理评建支撑材料及专家案头材料,汇编支撑材料目录及专家案头材料目录;组织相关部门按要求采集教学状态数据并上传状态数据库系统;提前一个月向评估机构递交《自评报告》《年度质量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等资料,及时准备好专家案头材料。
4.师资工作组主管校领导:陆桂芹组长:洪国延副组长:应海儿、苏根良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云、卢少夫、任条娟、李立敏、余克艰、陆胤、林家骊、姚谏、夏晴、黄芳主要任务:主要负责建设与总结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生师比、博士学位教师比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政策措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与青年教师助讲培养情况;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专任教师国外访学情况等。
按学院、分专业汇编全校教师(含外聘教师)花名册,提供领导班子名册、中层干部名册、职能部门组织机构一览表等专家案头材料;汇编师资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完成部门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整理。
5.教学工作组主管校领导:叶时平组长:金劲彪副组长:朱红缨、金林樵、王云、林仁炳、陈超祥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孙娜波、朱红缨、许跃宇、刘斌、李骏、张登辉、张彦、张绣望、汪茵茵、吴俊杰、陈俏巧、金小群、林涛、胡建伟、黄秋波、汪群龙主要任务:主要负责建设与总结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与选用。
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教学及管理信息化;学生转专业制度及实施情况。
教学大纲的制订与执行;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小班化教学及分层分类教学情况。
本科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质量标准建设;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汇编教学、科研、外事、图信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总结师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完成部门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整理。
6.学生工作组主管校领导:王军组长:董弋芬副组长:吴汉龙、谢凌云、曹斌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盛、毛法清、冯伟、刘波永、何纪敏、吴彬、严伟伟、赵茵茵、赵芮、翁就勇、樊华妍主要任务:主要负责建设与总结学校总体生源状况;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学生始业教育及身心健康教育情况。
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专业对口相关度、起薪水平等职业发展情况;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等工作;汇编学生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完成部门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整理。
7.后勤保卫组主管校领导:童国尧、王军、陆桂芹组长:邱辉明副组长:何林、陈燮轲、金林樵主要任务:负责部分学院办公室的重新调整、行业学院装修;学校各类建筑物、运动场地、绿化地带、公共设施等的维护与管理;做好网络通信、综合治理、后勤保障、寝室卫生、餐饮服务及校园环境整治工作;专家进校考察期间,配合综合协调组做好会务接待、交通联络、安全保卫等工作;汇编图书信息、后勤管理、治安消防方面的规章制度;完成部门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