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方法与技巧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方法与技巧
• 社区动力主要指可以对社区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 力量。
• 包括:个人、组织团体、社会单位
2、社区动力分析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社区动力进行分析: (1)社区体系分析
(2)社区互动分析 社区中通常存在着四种体系的互动关系-p179页
2、社区动力的分析步骤
• 找出社区内活跃的人、团体、组织、机构,分 析其目标、组织结构、信念和期望、资源和权 力来源,把握其行动取向和动机
(2)与居民接触
首先是设法建立信任关系和引起谈话兴趣,要分层次地展开:
A、介绍自己:
相熟的中间人 将你自己和活动相联系 对疑心较大者,出示工作证 主动派一些实用资料和单张、最新活动简介 热情、主动、积极的声音和笑容,耐性和坚持,不要争
论 探访的目的,而其中要表达到工作员的关怀和对被访者
二、社区工作关系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一)与社区居民的接触
1、接触的动机: 探索性接触 招揽性接触
2、接触的原则 态度和行为的表现十分关键
3、接触的过程 (1)准备
接触的目标和出发点是什么? 选择对象 选择合适时间 预备一些话题以打开话匣子 穿着得宜 想一想预计有什么反应及如何克服
准备工作的七个方面-P183至184页
1、探索社区背景 2、探索工作方向 3、探索社区动力 4、建立社区关系
二、探索社区背景
1、社区的基本情况
社区历史与传统:
曾有的重要事件、影响、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
社区的自然环境和设施:
✓ 区位与边界 ✓ 环境设计、土地利用、交通 ✓ 基础设施:供水、排水、电力、卫生、照明、邮电
通信、娱乐设施等 ✓ 社会服务:医疗保健、教育、社会福利服务 ✓ 商业服务和经济
社区问题:存在与社区中,对于社区居民生 活有不良影响的事件或问题。
社区需要:在以上这些这些方面还有哪些不 足够的地方
2、社区需要分析
需要的概念、层次和类型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伯列绍(J.Bradshaw)的需求类型 ➢感觉性需求 ➢表达性需求 ➢规范性需求 ➢比较性需求
Maslow
社区居民
✓ 社区人口情况 (规模与流动、年龄的比例和分布、家 庭的规模和类型、民族情况)
✓ 住房情况 ✓ 职业情况:失业、就业、职业类型等(双薪、单薪、
双下岗家庭) ✓ 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社区内结构和组织、权力分配与领导
✓ 社区直接提供服务的政府、非政府组织 ✓ 驻扎在社区内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 ✓ 社区内的团体 ✓ 居民或团体的政治参与
适度的兴趣 用街坊的语言,避免用专业术语,说话要简单和直接表
达
B、展开话题;
避免直接问一些敏感的话题,而是提问一些易回答的 问题
运用一些周遭环境及正在发生的事来开展话题 问题由具体到抽象,由初步至深入。
C、维持谈话:
聆听、同理心、体谅周到等社工技巧运用
(3)结束对话和访问
宜短不宜长;嘉许、小结、留下尾巴
(一)工作前期的重点
1、筹划工作机构的规模; 2、建立人事管理制度; 3、深入基层,建立信任关系; 4、加强地区联络,搞好社区关系; 5、了解社区需要。
(二)进入基层,建立关系的方法
预期困难及解决的方法→检讨及总结
第二节 关系建立和问题的介入
居民最初对社区工作者持怀疑态度,有陌生 和抗拒感;
当他们对工作人员认识较多时,又会过分依 赖工作人员,并要求实质的帮助及服务;
在这一阶段,居民对集体参与缺乏信心。
一、社区工作关系建立与维持的原则
• 掌握群众参与动机,有针对性地进行动员工作 • 让群众看到参与带来社区问题解决的成效 • 为参与者带来个人的改变 • 注意选择动员对象 • 让参与者付出的代价 • 注意工作者自身素质对居民参与的影响
2、了解社区的方法 • 参与式观察法:
例如,社区行或叫社区漫步
• 文献分析 • 访问法:
➢ 街头访谈:和居民进行街头接触或渗入访谈 ➢ 深入访谈(个别、小组):拜访关键人物
• 社区普查法:问卷调查 • 居民小组和居民大会
三、探索工作方向
---社区问题与需求
1、社区需要与社区问题
基本需要(衣食住行……) 心理需要(归属感、安全感、自我实现……) 社区中大部分居民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会形成社区问题
第九章 社区工作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社区分析技巧 关系建立和问题的介入 社区组织工作技巧 社区项目的评估
第一节 社区分析技巧
社区分析——介入社区的起点
在社区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课题是“如何认 识和分析社区?”
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社区,才有可能搞好社 区工作。
一、全面认识社区的主要工作
• 对组织进行分类,分析相互间的关系,了解互 动关系
• 在社区事件中分析了解组织团体的立场、行动 取向和行为动机
五、工作项目及计划的制定
制定工作计划可参照如下步骤进行(朱昌熙, 1997):
掌握活动的基本目标→ 衡量服务对象的特色、需要及兴趣→ 配合机构的宗旨、赞助团体的期望→ 评估本身拥有的资源及可以动员的资源→ 制定初步计划→评估可行性→确立详细计划→
Bradshaw 四种需求观点
3、社区问题分析
描述问题
居民如何感受问题的,理解居民对问题的体验
界定问题
居民如何界定问题 界定该问题的原因
明确问题的范围
影响人数、影响的方式、持续时间……
问题的起源与解决的动力
问题产生、持续、加剧的原因 解决问题可能的动力因素
四、探索社区动力(动力与资源)
1、什么是社区动力
需求层次理论
基本需求
※ 生理 ※ 安全 ※ 归属和爱 ※ 尊重
成长需求
※ 认知和理解 ※ 审美 ※ 自我实现 ※ 超越
将需求界定为低于某个标准, 该标准的设定来自惯例、权 威或普遍共识。
人们主观认定或感受到 的需求。
规范性需求 感受性需求
表达性需求 比较性需求
以实际寻求协助的行动 来界定需求。
基于类似两个社区或区 域间现有服务的落差, 来测量需求。
(4)接触以后 记录主要资料; 总结
二十四点能帮助你与群众交谈的方法(甘炳光, 1997)
(二)与地区团体和政府部门的接触 1、工作者与不同组织交往的重要性
对与服务对象,服务的开展,服务的发展
2、影响组织行为的各种因素
1)组织分析 2)组织关系分析
三、介入社区工作的策略
香港的经验中用“阶段性介入模式”作为介入社 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