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

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

1、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2、解放后的社区发展 3、改革开放后的社区建设
3.2.1 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
晏阳初
梁漱溟
陶行知 李景汉
陈志潜
晏阳初先生和乡村建设运动
电影片段一:定县的平民教育
电影片段二: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实践
讨论:
你如何看待乡村建设运动,它对今天的
中国新农村建设有什么借鉴和经验吗?

讨论


观看一段影片《七十二家房客》(剪辑2: 20)。 讨论社区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2.3 社区工作的特征
做为三大手法之一,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相比更广的介入层面 居民的集体参与性 事工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2.4 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社会福利功能(社区组织、社区募捐、社区基金会、社区照顾等) 社会服务功能(包括无偿及微偿的服务,并不仅赖于社区工作机构) 社会行动功能(合力解决社区问题,维权及增权,争取资源,改善社
城市三元 结构要素
城市经济结构
生产力结构(劳动力、布局、产业、技术) 生产关系结构(所有制、分配、需求、投资等) 人口设施(房屋、交通、通讯、给排水、景观) 自然资源(土地、淡水、食物、能源) 地域环境(土壤、水体、大气、空间生态)
城市空间结构
1.5 社区的功能

社会服务功能(在社区中满足人的需要) 人的社会化功能(社会教化、社区外展) 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培育民主管理和公民意识) 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功能(社区组织规范、社会安全体
1.2 社区的定义
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 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 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 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1.3 社区的要素

地域要素(自然条件、人文条件) 人口要素(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与流
动)
组织结构要素(社区组织的构成、社区组织的运作、社区
4.2 社区工作价值观
人的尊严和价值 正义 (详细) 制度取向 民主 群众参与 (详细) 互助与社区关怀 社会责任感
正义
正义的种类(报应性正义、分配性正义) 正义的执行

报应性正义需要司法独立为首要保障; 分配性正义的实施则有两个原则:自由原则(公民平等 的政治权利)、差异原则(应对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 的人有利)
区环境及生活品质)


社会稳定功能(包括社区依法自治和管理,完善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
的建立,社区文化建设等社区事业计划等)
2.5 社区工作的不同角度

社会控制(我国的社区居委会作为体制内的
组织,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稳定和谐起着积极 的作用)


社会运动(在个人解放的背景下,社区工作也需将
民间弱势者争取权益)
3.2.2 解放后的社区发展
——“街居制”的创设 政府宏观调控;辅导和管理“无单位”人员 ——赤脚医生和乡村卫生事业 一些知识青年,经过短期培训,由老医生带3至6 个月,学习针灸和医疗常识。引来印度、菲律 宾等国学习 1958年中国出生婴儿死亡率80‰,而印度1990 年才是80 ‰
3.2.3 改革开放后的社区建设(上)
三、 社区工作的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的社区工作历史 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
3.1 西方国家的社区工作历史
1、英国的济贫法 2、德国早期济贫制度的改革 3、英美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anizations or Societies) 4、英美社区睦邻组织运动 5、反贫困战争(War on Poverty)
社区工作方法和技巧
教师:曹启挺
一、 社区

社区概念的源起 社区的定义 社区的要素 社区的类型 社区的功能
1.1 社区概念的源起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 Tönes)在其 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一书中首先提出。 德语: Gemeinschaft 英语: Community 汉语: 社区

2.2 社区工作的目标(二)
谭马士(Thomas)目标分类: (1)分配资源(distributive dimension)—— 组织市民就日常切身事情,争取合理而平均的 资源调配,保障市民权益。 (2)发展市民(developmental dimension)— —促进公民权的发展提升政治能力,促进社区 发展培育社区凝聚力。
群众参与的功能
学习民主技能 导致较佳的政策 激发个人成长,提升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减少垄断 满足个人的较高层次需要 意识提升
4.3 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
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因应社区的现存情况计划工作步伐 尊重社区自决 强调居民的自主参与 广泛及包容性的社区参与 民主及理性的社区行动形式
讨论
英国的济贫法
1601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第43号法,将英 国以往各种贫民法案合并编纂成《济贫 法》,以国家征税方式与设置专人办理 救济行政,建立了政府初步的救济行政 与救济工作方法。其影响深远。
英美慈善组织会社


1822年,查墨斯牧师(Chalmers)指 责济贫行政之腐败,主张扶助贫民自立, 成立社区组织,推行贫民教育。 1869年,伦敦“慈善组织会社”,成为 现代社会事业组织的创始。
制、社区服务项目)
练习:

以自己生活的社区为例,分析社区的要 素和结构。
二、 社区工作的定义与目标



社区工作的涵义 社区工作的目标 社区工作的特征 社区工作的社会功能 社区工作的不同角度
2.1 社区工作的涵义
社区工作的出现对整个社会工作的 思路及理论都有很大的冲击, 不只社会工作及社会福利机构,政 党、工会、压力团体、行政部门、 教会、商业机构等都从事社区工作。
讨论:
分组一:我国未来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目 标是什么? 分组二:未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是什么?


四、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和原则
价值观的定义 社区工作的价值观 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
4.1 价值观的定义
平卡斯和米纳汗(A.Pincus & A.Minahan)的定义: 价值观就是一些人视之为对本身是好的、较 理想的信念取向或假设。不能用科学方法 来检验。
市民是应该并且愿意参与社
区事务 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欠缺 沟通和合作,所以若能透过 带动社区参与改善沟通和合 作,社区问题便能获得解决
5.4 地区发展模式的主要介入目标
各种社会网络的重新建立 居民互动及交往的增加 邻舍关系的改善 居民及团体之间重建紧密的联系 居民醒觉参与的重要,并愿意承担责任 居民对社区更加认同及投入
政治家
一种经济规模大,人 口密度高的非农业活动 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 形式
社会工作者
工业化后逐渐成为主 流生存区域
城市社区的结构
社会结构
满足城市生活
经济结构
空间结构
满足城市生产
满足城市生态
城市社区三元结构简图
城市社区结构要素图
城市社会结构 城市居民(人口数量、职业结构、文化结构) 城市群体组织(家庭、社团、行政管理等)
2.1 社区工作的涵义
在社会工作视野下,不妨做如此的定义: ——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工作对象或服务对 象,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旨在确定社 区的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动员和组织 社区居民实现自助、互助和社区自治,化解社 区矛盾和社区冲突,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从 而促进社区服务质量、福利水平的提高和整个 社会的进步。
组织的互动) 附:不同地域社区中的组织机构
文化要素(社区规范、社区归属等)
不同地域社区中的组织机构
乡村社区 行政组织 村民委员会 集镇社区 乡镇政府 城市社区 县市以上政 府
固定场镇和 大型工商业 经济组织 早市、小店 商肆 机构 文化组织 初小
中心小学、 高中、大学 初中
1.4 社区的类型
社区
反贫困战争(War on Poverty)
1960年代的美国是社区发展的黄金时期, 政府赞助的有关贫穷、市区重建、青少 年犯罪、失业、市民参与等计划,都把 社区工作的范围变为更广阔。 肯尼迪总统提出“反贫困战争”,政府实 施社区行动计划(Community Action Program)
3.2 中国社区工作的发展
5.5 地区发展的策略
自助,工作目标?Or 工作手法?
立足社区公共利益的扩大,促使成立居民组织 社区组织之间的协商、妥协、合作 对社区精英的争取、团结和支持 对社区大众的争取、包容,并使其参与到发展 项目中来

观看电影剪辑并分组讨论

你如何看待以下片段所反映的情况 片段一:
片段二:
5.6 工作员的角色
1.4.2 集镇社区
是兼具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某 些成分与特征的社区类型,是城乡 联络的纽带。通常是一定区域的小 型商品交换中心,吸纳周围区域的 农村人口,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 传播的中继站。
1.4.3 城市社区 非农产业集聚的高密度人类生活共同 体,工业化后逐渐成为主流生存区域
地理学家
经济学家 生态学家
2.2 社区工作的目标(一)
罗夫曼(Rothman)目标分类: (1)事工目标(task goal)——解决一些特定 的社会问题或具体事务,满足社区需要,如修 桥铺路,安置灾民,添置设备等。 (2)过程目标(process goal)——促进社区 居民一般能力的提升,如建立社区合作,培育 社区领袖,加强公民参与和技能等。
社区组织(组织群众,举办社区活动,标榜形象,
争取更多的资源)
社区教育(透过社区工作的介入,居民都经历某些
好的转变,能善用区内资源解决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菲迪南·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 桑德斯《社区论》,徐震译,台湾黎明文化专业公司,1982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2 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3 林德夫妇《米德尔顿:当代美国文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研究,第三部门丛书,非营利组 织评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甘炳光、梁祖彬、陈丽云等编《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 香港社区工作教育联席会议,1994。 莫邦豪著,《社区工作:原理和实践》,集贤社,1994。 Deborah Stone. (1997). The Policy Paradox, 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NY: W.W. Norton & Compan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