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育的实施途径?
答: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2课外与校外活动3劳动4学校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
2.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答:1必须从小抓起,从儿童抓起,因此,家庭应重视儿童良好习惯教育2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3要建立结合教育网,学生除受学校教育外还应受家庭社会的影响4要有科学的管理和评价。
3简述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基本内容?
答:1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4个别教育在对学生个别化尊重的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个性的发展5班会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会活动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班主任要统一任科教师的影响,要统一学校各部门的教育影响,要统一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答:1教师专业的知识的发展2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3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4教师人格修养的发展。
5简述班级管理的功
能?
答:1有助于实现教学
目的,提高学习效率2
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
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
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
学会自知自理
6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
主要方法?
答:1测验法2量表评
价法3表现评价法4轶
事评价法5成长记录
袋
7简述教学中影响学生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
法?
答:1强化法2代币疗
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
法5暂时隔离法6自我
控制法
8简述在教学中如何培
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
动机?
答:1利用学习动机与
学习效果互动的关系
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
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
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
机3学习机能的激发
9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
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
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
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
的教师疗进行的,相对
而言效果好的3学校
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
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
素
10小学课堂上常用的
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1讲授法2谈话法
3讨论法4演示法5练
习法6实验法7以探究
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8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
学方法
11小学生注意力的特
点有哪些?
答:1无意注意占主导,
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
展2注意的品质较差3
注意的不够稳定,常常
带有情绪色彩
12教学过程有哪些特
点?
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
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
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3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
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
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
合
13组织课外活动对教
师有哪些方面的要
求?
答:1教师至少要在某
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
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
服的“绝招”2教师要
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
域有充分,足够的了解,
这样才能发挥咨询的
作用,才能在活动中为
学生提供支持,帮助和
指导3教师要调整好
与学生的关系4课外
活动要求教师具有比
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
与管理能力5教师还
需注意收集有关资料,
并认真记录,总结自己
的指导的课外活动。
14简述班主任在班级
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答:1班主任是班级工
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教育者2班主任是学
校教育工作的骨干力
量3班主任是各任课
教师的协调者4班主
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
沟通者
15简述小学语文课程
的基本理念?
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
语文教育的特性3积
极提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
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
文课程
16简述信息技术与学
科教学整合的意义?
答:1丰富学科教学资
源,提高课堂教学品质
2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遵循学习认识规律,优
化学生思维4优化课
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
教学效率
17简述编写教案前的
准备工作?
答:1钻研大纲,教材,
确定教学目的2明确
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
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
学重点,难点3组织教
材,选择教法4设计教
学程序及时间安排5
设计好板书,版画
18简述课堂组织的教
学技巧?
答:1管理课堂秩序,
建立良好行为标准2
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
学习精力的有效投入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
生学习动机
19简述学习方式的类
型?
答:1自主学习2研究
性学习3Handson活动
4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
5小课题和长作业
20简述学校产生的条
件?
答:社会生产水的提高,
为学校产生提供了物
质基础2脑力劳动与
体力劳动相结合,为学
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
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
分子3文字的产生和
致使的记载与整理达
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
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
递4国家机器的产生,
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
养官吏和知识份子。
21简述小学品德发展
的基本特征?
答:1逐步形成和谐道
德认识能力2道德言
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
分化3明显地表现出
自觉纪律的形式
22简述自我效能感对
行为活动的作用?
答:1决定人对活动的
选择2影响对活动的
坚持性3影响人在困
难面前的态度4影响
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
行为的表现5影响活
动时的情绪
23简述小学德育目标
确立的依据?
答:1我国社会发展对
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
的要求2教育目的对
学校德育所要求达成
的结果做出总的规定3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和规律
24简述课外活动的基
本特点?
答:1课外活动具有很
高的自主性2课外活
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
很大的灵活性3科学
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
选择性
25.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2
教育的民主化3教育
的全民化4教育的多
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
代化
26我国小学主要的德
育原则?
答:1导向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实教原则
27小学德育的方法?答: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4陶冶教育法5品德评价法
28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答: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使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9心理辅导的途径?答: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的活动课3在学科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的教学5个别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30教学设计的原则?答:1教学设计要以目标为中心2教学前明确学习者具有的能力3教学水平要与学习者的接受水平相一致4用联系未来与教学目标激发学生5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者构建理想模式6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分解7提高教学媒体的应用控制能力8运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9创造对学习者有利的有利的环境10设计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风格11为学习者的反应提供即时的反馈12总结教学与后续学习相联系
3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32教师劳动的特点答:1复杂性2创造性3示范性4长期性
33简述促使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得政策答:1精选教材内容2合理组织教材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34小学教学的任务答: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基础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3增强学生体力,提高学生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