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算管理业务知识简介(2018.2)

预算管理业务知识简介(2018.2)


清晰。
5.第五章 预算审查和批准
第52条对部门预算下达批复的时间作出
了规定。即年度预算经人代会批准后,
财政部门于二十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 预算。各主管部门在接到财政部门批复 后,于十五日内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 。
8.第八章 决算
第79条规定了人大审查决算草案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
预算收入情况;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 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结转资金的使用
3.部门预算应具备完整性、精细性、透明性等要求。 4.部门预算是政府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物 质基础,部门预算改革是预算制度改革的关 键环节,是深化各项财税改革的重要支撑。
(二)我区部门预算改革情况
1.改革的主要做法
(1)实行全口径预算 管理 (2)建立基本支出 定额体系 (3)严格“二上二下” 编制程序 (4)提升预算信息化 管理水平 (5)推行项目预算绩 效管理 (6)全面实施部门预 算公开
(三)部门预算编制方式和口径
(1)基本支出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 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 补助支出。按照定额标准和 供给比例,实行定员定额计 算核定。
(2)项目支出 即安排用于单位开展特定工作、落实民生政 策及进行项目建设等的支出。以上级政策规 定、区委区政府文件、会议纪要等为依据, 由财政部门根据预期绩效目标,测算实际支 出构成和需求,并结合财力供给可能综合核 定。
修订时间
新修改的预算法共11章101条。包括: 括9个方面: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
第三章预算收支范围,第四章预算编
制,第五章预算审查和批准,第六章 预算执行,第七章预算调整,第八章 决算,第九章监督,第十章法律责任, 第十一章附则。
(5)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三)新《预算法》重点条款解读
1.第一章 总则
部门也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
方式提供担保。
4.第四章 预算编制
(3)第40-41条对预备费、预算周转金
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设置及使用作出
了规定。其中:预备费按照本级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的1-3%设置,主要用于当年 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增支 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预算周转金用 于调剂预算年度内季节性收支差额;预 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预算 资金的不足,其来源是当年超收收入和 (4)第42条对结转结余资金作出
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录
CONTENTS
一、 新《预算法》解读 二、部门预算知识介绍
三、政府性债务知识介绍
一、新《预算法》解读
PART 1
(一)新《预算法》的地位
1.预算管理制度在财税体制中居于基础和核心。 2.《预算法》是财税领域的“龙头法”,被称为 “经济宪法”。
3. 新《预算法》的出台是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一
对应)的标准编列。
资,由单位非税收入
安排。
2.支出预算
(2)商品和服务支出
五项基本费用:包括办公
费、水费、电费、邮电费、 差旅费。一至四类单位定额 分别为:3500元/人、2500 元/人、2000元/人、1500元 /人编列。
交通费:未参加车改的事业单位,
一至四类单位定额分别为:21600元 /车、14400元/车、10800元/车、 7200元/车。公车服务中心保留车辆 运行费用、公务交通补贴,目前由 区财政统一代列。
3.第三章 预算收支范围
(1)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
1.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本级留成部分构成。 2.目前我区税收收入主要涉及增值税、企业所 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增
单击此处 添加文本
值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环
境保护税等税种;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 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 入等项目。
2.支出预算
(2)商品和服务支出
公用取暖费:按供热单位核定的采暖面积和物价部门核定的采暖费标准 (29元/平方米)计算编列。新区各业务用房暂由区财政统一代列。 ④乡镇公用经费:基本公用经费按1600元/人的定额编列,另外省补公用经 费每个乡镇50万元。 ⑤工会经费:按在职人员全年基本工资和国家统一规定津贴补贴之和(不
2.支出预算
2.支出预算
(1)工资福利支出 基本工资、津贴补贴:按上一年度12月份实际工 资编列。 奖金:即机关单位年终一次性资金,按上一年度 12月份基本工资编列。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改革
后,不再发放年终一次性资金。机关事业单位年度
发展业绩考核奖目前按在职人员每人15000元编列。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按照人事部门核定的绩效工 资标准编列。
了规定。即上一年预算的结转资金,
应当在下一年用于结转项目的支出; 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应当
作为结余资金管理。
预算结余补充等。
5.第五章 预算审查和批准
第48条规定了人大对预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审查的
内容。主要包括:(1)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否符合本级
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议的要求;(2)预算安排是否符合规 定;(3)预算安排是否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 策,收支政策是否切实可行;(4)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 目的预算安排是否适当;(5)预算的编制是否完整;(6)预 算安排举借的债务是否合法、合理,是否有偿还计划和稳 定的偿还资金来源;(7)与预算有关重要事项的说明是否
(4)第14条规定了预决算公开的时限和内容
2.第二章 预算管理职权
(1)第20条至第22条规定了从中央到地方五级人大及人 大常委会的预算管理职权。其中: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 职权主要包括:
审查并批准年度预算草案及预算执行情况 的报告;改变或撤销同级人大常委会会关 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等。
2.第二章 预算管理职权
2.支出预算
(1)工资福利支出 ④社会保障缴费支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金: 按缴费基数的20%编列;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 按缴费基数的8%编列;医疗保险金:按在职人员、 退休人员工资总额的6%编列;生育保险金:按在
职人员工资总额的0.5%编列;事业单位失业保险
金:按照工资总额的1.2%编列;事业单位工伤保 险金:按照工资总额的0.5%编列。




强化财政项目库建
设,补齐项目支出 预算编制的短板
全面推行预算绩效 管理,放大部门预
完善预算编制监督 链条,增强科学民 主理财约束和动力
算改革综合效应
(三)部门预算编制方式和口径
1.收入预算
即非税收入预算,结合历年收入水平情况,充分预测下一年度增减变动因素, 测算预算年度取得的各项收入,按收入类别逐项编制,列明具体的收入项目, 并编列相应的收入科目。
(二)预算法修订基本情况
章节构成
修改的重点 和亮点
预算法修改总的目标是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 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此次修改重点(亮点)主要包 (1)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6)硬化预算支出约束 (2)全面推进预算公开 (7)完善人大审查机制 (3)改进预算控制方式 (8)构建全方位监督机制 (4)严格政府债务管理 (9)强化违法责任追究
10.第十章 法律责任
(1)规定了违反本法的19种具体情形。
(2)规定了进行法律责任追究的7种方式。包括警告, 通报批评,追究行政责任,降级,撤职,开除,构成
犯罪追究刑事责任。
(3)除常规性的对违反预算收支管理相关规定行为的处罚外,一是增加了对违规
举债及担保的处罚条款。即“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举借债务或 者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二是增加了对违规开设财政专户和未进行预算公 开行为的的处罚。即:将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 责任。
3.第三章 预算收支范围
(2)一般公共预 算支出
单击此处 添加文本
按其功能分类,主要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传媒、社会保障及就业、医 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 国土海洋气象、住房保障等; 按其经济分类,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 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资本性支出等。
(3)第5条规定了政府预算体系的构成
即政府预算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 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构成。四本预算各有规定的编制范围和定位。 即政府预决算在人大批准后二十日内,由本 级政府财政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转移支付 安排、执行及举借债务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 说明。部门预决算在财政部门批复后二十日 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机关运行经费 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4.第四章 预算编制
(1)第32条规定了预算绩效 管理的要求。即有预算必有绩 (2)第34、35条规定了关于赤字和举借债务 赤字、举借债务,但省级及以下地方政府不 允许发生赤字,且举借债务只能在国务院确 定的限额内、由财政部代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来举借;除外国政府贷款外,地方政府及其 效目标、有支出必有绩效考核。 的有关要求。其中:中央财政可以适度编列
二、部门预算知识介绍
PART 2 (一)部门预算的概念和意义 (二)我区部门预算改革情况 (三)部门预算编制方式和口径
(一)部门预算的概念和意义 1.所谓部门预算,就是由各部门根据其职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 一编制反映本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
2.部门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预算等内容。
2.改革取得的成效
(1)预算收 支完整细化
细化 安全
(2)资金运
行更加安全
(3)预算管
理日益规范
规范 提升
(4)财政绩
效逐步提升
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门利益尚未 彻底打破
项目支出预
预算绩效约束机
算存在软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