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

(一) 班委会
(二) 团支部(或少先队中队委员会) (三 全员管理岗位的设置

(三)全员管理岗位的设置
❖ 常规管理岗位:纪律检查员、眼保健操监督员、 礼仪监督员
❖ 学习示范岗位:学科课代表
❖ 活动岗位:小台长、小编导、小摄影师、小美工 、小主持、小记者、板报主编
❖ 社会岗位:小小超市远、绿化小天使、小小交警 、小小物业管理员
班级管理
LOGO
主讲人:李小丹
第二章
班级组织建设
第二章 班级组织建设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 • 班级组织结构建设 • 班集体建设
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
组织: ❖ 静态的组织结构 ❖ 动态的组织活动
班级组织建设: ❖ 静态:建立班级组织的结构,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规
范、组织机构。 ❖ 动态: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再进一
二、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
(三)班集体阶段
❖ 状态:集体有了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己解决集体 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生可以自己来设计和变革班级 管理方式。
❖ 集体:自觉考虑每一个成员的发展需要,尊重每个学 生的个性,发现其长处,为其个性发展提供或创造机 会。
第二节
班级组织结构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
❖ 静态:建立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结构的 建设包括组织目标、组织机构、组织规范。
第三节 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的功能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班集体建设途径与方法
Company Logo
一、班集体的概念
❖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 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 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第三节 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的功能

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一、班级组织目标建设
原则
确定目标
注意 事项
方法
(二)确立班级组织目标的方法
1.新班级 • 了解班级基本情况,为班级提出长远的奋斗目
标。 • 讨论:为什么要确定这样的目标,有什么意义
,应该怎么做,以增加学生对目标的认同度。
2.有建设基础的班级 • 民主协商确定班级目标。这样既符合班级特点
和学生实际,针对性,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同时符合学生意愿,执行容易。
二、班集体的功能
(四)发展功能 ❖ 班集体的自主管理为学生提供不同责任岗位,能促进
其个性情感、能力、社会性、行为等方面发生积极的 变化。 ❖ 班集体具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战士 自己才能、发挥个性擦混改造潜力、获得集体成员肯 定的机会。 ❖ 集体生活中各种评价,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客观的自 我意识,唤起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追求。
步建设成为集体。
第一节 班级组织建设概述

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

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
Company Logo
一、班级组织建设的基本要素组织目标• 目标:具有吸引 力、凝聚力、向心 力,是前进的方向 和动力。
• 班主任:班级组 建之初,了解情况 ,确立班级目标。
组织规范
组织机构
• 规范:科学性、稳 定性、群众性、严肃 性,有利于克服盲目 性和随意性,使学生 养成遵纪守法、认真 负责的风尚,便于对 工作的验收。
力奋斗要达到的目标。 • 中景目标:远景和近景之间。 • 近景目标:结合本班、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分步骤落实在班集体近阶段的具体任务而要 达到的目标。
(一)确立班级组织目标的原则
❖ 4.可行性原则 目标要符合社会要求、学校要求、班级
实际、学生特点,在充分总结班级过去的工作 和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提出适度的目标。
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对学生的行为起定向、约束 作用。 • 非正式规范:班级自发形成的或学生之间约定俗成的 规范(班风、校风、班级舆论),用无形的力量迫使 学生遵守。
2.班主任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包括学习制度、值日生 制度、纪律规范、文盲礼貌规范等。
(二)班级组织规范的功能
❖ 认同:随着班级的发展,学生以他人为榜样进行模仿 而表现出遵从。
❖ 内化:在班集体的形成时期,学生真正认识到规范的 重要性、正确性、价值性,认为自己必须要按照规范 行动,把规范内化为自我要求。这是一种自律的遵从 ,规范成为个人较为稳定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四)制定班级组织规范的注意事项
❖ (1)班规要符合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从班级 实际出发。

(一)班委会
5.班干部的换届
❖ 方法:常任制和轮换制相结合、学生自荐竞选与民主选 举相结合。实行班级角色动态分配,保证班级工作既有 稳定性和连续性,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
❖ 作用:调动积极性,锻炼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独立性、 自主性、创造性等心理品质。
二、班级组织机构建设
❖ 常见的班级组织机构形式有班委会、团支部(或少先 队中队委员会),以及各种常规性活动组织。

班集体建设途径与方法
Company Logo
二、班集体的功能
(一)社会化功能 ❖ 人的社会化:一方面通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获得知识
、观念、能力等;另一方面,通过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把社会文化、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社会文化素养。
❖ 班级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也是学生参与社会 活动主要场所。学生进入班集体,与他人合作共事、 处理人际冲突,参与制定集体规范和评价集体中的人 与事,为社会公民的基本品质奠定基础。
在制定班级目标时,让学生畅谈各自的意图,形 成学生视角中十个方面的内容,每个内容用一枚奖章 作为标记,而每枚奖章以具有某种特性的动物做符号 的,如雄狮、公鸡、大雁、蚂蚁、蜜蜂、企鹅、白鸽 、唐老鸭、松鼠、金猴,最终成为系列奖章,即自主 奖章、班务奖章、守纪奖章、合作奖章、自修奖章、 礼仪奖章、卫生奖章、活动奖章、兴趣奖章、创造奖 章。
(三 全员管理岗位的设置

(一)班委会
1.组成成员: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 育委员、生活委员
2.班干部的基本条件 • 总体特征:思想进步、性格开朗;团结同学、善于沟
通;顾全大局、乐于奉献;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群 众威望高,工作责任心强……。 • 班长、副班长:全面协调能力。 • 学习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某方面的优秀生。 • 生活委员、卫生委员:热心为集体服务。
第二节 班级组织结构的建设

班级组织目标建设

班级组织机构建设

班级组织规范建设
Company Logo
三、班级组织规范建设
❖ 班级组织规范:班级成员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活动 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
(一) 表现形式 (二) 功能 (三 作用过程

(二) 注意事项
(一)班级组织规范的表现形式
1.两种形式: • 正式规范: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规范(学校和班集体
(一)松散群体阶段
❖ 状态: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完全陌生,处于新奇而相 互观察的状态;班级没有奋斗方向;骨干核心没有出 现,学生干部由班主任临时指定;大多数活动由班主 任直接参与指挥;成员心思各异,班级松散。
❖ 班主任工作:一方面,全面了解学生,寻找、选择积 极分子加以培养;另一方面,提出明确、切实可行的 要求,让积极分子响应与支持,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提供交往机会。
❖ (2)制定时,尊重学生意见,体现民主精神。 ❖ (3)建立监督和反馈机构,有高度的透明度。 ❖ (4)执行中,把握全局,及时调整。
第三节
班集体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
❖ 静态:建立班级组织的结构,班级组织结构的建设包 括组织目标、组织机构、组织规范。
❖ 动态:把一个松散的群体,凝聚为一个组织,再进一 步建设成为集体。
一、班级组织目标建设
原则
确定目标
注意 事项
方法
(三)确立班级组织目标的注意事项
1.选准突破口 • 突破口往往是能引起学生进步的切入点,抓住
切入点,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突破口打开班 集体建设的局面。
2.发挥良好的首因效应 • 第一个目标达不到:挫败感,动摇对班主任和
班集体的信心。 • 第一个目标实现:提高班主任的威信,看到集
• 机构:自治性质, 规定了成员的角色、 地位、职责、权限, 为成员间的协作提供 了组织保证。
•班主任:发掘班级 中热心的、素质好、 能力强的同学,形成 集体核心,团结带动 班级成员。
二、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
(一)松散群 体阶段
(二)稳定班 (三)班集体
级组织阶段
阶段
二、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
二、班级组织建设的一般过程
(二)形成稳定班级组织阶段
❖ 状态:各种人际关系初步形成;崭露头角的积极分子 具有了一定威信,通过民主选举选择班委会;班级凝 聚力增强,正确舆论占上风;但奋斗目标尚未完全变 成学生自觉的行为动机。
❖ 班主任工作:一方面,加强对班干部的教育和指导, 让其自己开展班级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发现积极分 子,帮助班干部把这些人团结到班委会周围,扩大骨 干力量。
(一) 班委会
(二) 团支部(或少先队中队委员会)
(三 全员管理岗位的设置

(二)团支部(少先队中队委员会 )
1.中学:团支书、组织委员一名、宣传委员一名。注意 团支部和班委会的配合协调,可安排团支书进入班委 会。
2.小学:中队长1名、副队长1-2名。
二、班级组织机构建设
❖ 常见的班级组织机构形式有班委会、团支部(或少先 队中队委员会),以及各种常规性活动组织。
体的力量,增加信心。
(三)确立班级组织目标的注意事项
3.实事求是 • 分析学生对目标的认识程度、班级实现目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