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5)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5)

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十五)第 I 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項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郑伯克段于鄢》中,大叔先“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后“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这里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是()。

A.阴险狠毒 B.工于心计 C.贪婪狂妄D.愚昧无知答案:C2.下列各句中“服”作“佩带”讲的是()。

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C.军中自是服.其勇也D.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答案:B3.秦王下逐客令是因为()。

A.客卿太多,增加了秦国的开支。

B.多数客卿是各为其主进行游说,不办对秦有利的事。

C.客卿中多是只尚空谈,并无真才实学。

D.秦国宗室大臣害怕客卿掌权或献计献策被秦王采纳,影响自己的权势,因此建议秦王逐客。

答案:D4.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滥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答案:D5.《游园》中的“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和“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所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

A.拟人通感B.双关用典 C.比喻对偶 D.借代对比答案:B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每首八句,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B.绝句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唐朝诗人王昌龄,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

C.词是唐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有曲子、乐府、诗余、长短句等别称。

D.散曲是曲的一种体式,在戏剧作品中,供状物叙事之用,是戏剧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答案:D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记录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长”的故事尤为生动,广为后人传诵。

B.《韩非子》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材料,形象生动,趣味浓厚,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狡兔三窟”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C.我国地理学名著《山海经》,因其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被誉为中国古代神话的渊源。

这些神话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说的萌芽,故又被称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说之祖”。

D.《淮南子》为杂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话传说,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如《女娲补天》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和理想。

答案:B8.在余秋雨的散文《洞庭一角》中,被看作“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的是()。

A.人文关怀 B.科举制度 C.贬官文化D.山水情怀答案:C9.《文学的趣味》是朱光潜的文章,以下不属于该文观点的是()。

A.对于一章一句的欣赏可以见出一个人的一般文学趣味B.文艺上的好恶和道德上的好恶往往不同,它更加强烈深固C.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D.要弥补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答案:B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柳永,字耆卿,北宋专业词人。

其人精通音律,擅长铺陈点染,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出自他的《望海潮》。

B.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范仲淹,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

C.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其散文平易晓畅,委婉多姿,其中一组有连续性的八篇游记,称为“永州八记”,是山水散文的珍品。

D.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擅长史论,文笔纵横姿肆,《六国论》是其代表作。

答案:C第 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1.屈原是我国 时期的政治家、诗人。

答案:战国12.班固的《汉书》在编写形式上基本沿袭《 》的体例。

答案:史记13.《谏逐客书》中的“书”是古代臣子向君王 的一种文体。

答案:陈述意见14.《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的特色是运用了 的方法抒情。

答案:象征15.《洞庭一角》主要记载作者游览 、三醉亭和君山岛等历史文化遗迹的感想。

答案:岳阳楼16.雪莱是 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答案:英17.海明威小说突出特征是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具有“ ”性格的人物形象。

答案:硬汉精神18.在表达方式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象,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就是 。

答案:描写19.屈原《楚辞·渔父》 :“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答案:可以濯我缨20.李白《蜀道难》 :“ ,不如早还家。

”答案:锦城虽云乐三、释词题(解释加点词,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

服:答案:实行22.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次:答案:编次,编写2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内:答案:通“纳”,接纳24.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答案:名词用作动词,合乎法度25.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

贼:答案:杀害26.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

恶:答案:恐惧,此指不好意思27.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餔:答案:吃28.惊定自视,身已生为婴儿。

愤啼不乳,三日遂殇.。

殇:答案:夭折,夭亡29.后来一想到,就使我很愧恧..,但在记忆中却偏只有这一点永远留遗。

愧恧:答案:kuì nǜ,惭愧30.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病:答案:为难,不足四、翻译题(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31.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郑伯克段于鄢》)答案:一个国家不能忍受有两属(两个君主)的情况,您将对他怎么办?要是想把国家让给太叔,请允许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想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老百姓生二心。

32.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苏武传》)答案: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33.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

(《席方平》)答案:横行霸道,狗脸生霜,酿成不白之冤;狂呼乱叫,狐假虎威,阻断伸冤大道。

34.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

(《驳复仇议》)答案:如果徐元庆的父亲真的犯了死罪,赵师韫杀死他,并不违法,这就不是死于官吏的错杀,而是由于犯法而死。

35.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

(《留侯论》)答案: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那形势有利于秦,还无可乘之机。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10 分)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36.诗评家说“云自无心水自闲”一句极为传神。

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 分)答案:同意。

拟人手法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流,自由流泻,从容自得。

表现了白云坦荡淡泊的胸怀和泉水娴静雅致的神态。

连用两个“自”字,特别强调云、水的自由自在,逍遥惬意。

37.本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 分)答案: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思想的士人(2 分)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1 分)38.本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试作赏析。

(4 分)答案:诗人采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2 分,“象征手法”、“写景寓志”只提及其一即可)。

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1 分) 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会风浪(1 分),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 分)倾听滴水①我常常因幻觉中的滴水声响而惊悸。

在睡梦中,在清醒的白天。

②少年时为了复习迎考,我想出了一个方法(灵感来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的勤学故事),在洗手间,我将水龙头关至仅能滴水的程度,下面摆放一只水桶。

滴,嗒,滴,嗒,然后,我跑回房间,练字,背书。

间或在凝神的瞬间,在绷紧的心思稍一松弛的瞬间,我便听见那滴水的声音在催促。

我知道,这会儿,水桶底部已铺上一层水膜,且正以极难察觉的速度攀升。

③乃至睡梦中,我也常被幻觉中的滴水声惊醒,猛然坐起,冲进洗手间,胡乱擦了把脸,又坐回书桌前,却两眼发懵,茫然无措。

只好倒头又睡,总不敢睡深,半梦半醒之间,思维一片沉重的混浊。

④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心弦。

⑤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⑥你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⑦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兴致勃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稍慢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⑧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

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⑨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入无边的汪洋。

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⑩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⑪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⑫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⑬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