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传与人类优生论文

遗传与人类优生论文

遗传与人类优生论文
——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
摘要: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有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避免这些因素就能做到优生。

关键词:遗传病、遗传咨询、化学因素、物理因素
首先让我先简述一下优生的概念。

优生就是运用现代医学科学的原理,从婚前、孕前、孕期、分娩至产后,采取一系列综合干预措施,获得更加优良的后代。

遗传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

众所周知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除了遗传之外,还有环境,以及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

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或者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的特征.因此,遗传病具有由亲代向后代传递的特点.这种传递不仅是指疾病的传递,最根本的是指致病基因的传递.所以,遗传病的发病表现出一定的家族性.父母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里携带的致病基因,通过生殖传给子女并引起发病,而且这些子女结婚后还可能把致病基因传给下一代。

影响人类优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

其中非遗传因素又分为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首先先讲一讲遗传因素。

影响人类优生的遗传因素主要是遗传病。

遗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1种病由1对基因决定)约有3360多种,如家族性多发性结核、成骨不全症、牛皮癣、高胆固醇血症、多囊肾、神经纤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腓肌萎缩症、软骨发育不全、上睑下垂、全身白化、着色性干皮病、鱼鳞症、眼球震颤、视网膜色素变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红绿色盲症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呈现显性遗传):如多指、并指、结肠息肉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呈现隐性遗传):如苯丙酮尿症、先天聋哑、高度近视等。

伴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红绿色盲等。

人群中患病人数约占10%左右,呈现性别不同患病人数不同的特点。

多基因遗传病(每种病由多对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病种虽不多,但发病率高,多为常见病和多发病。

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分裂症、癫痫、先天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下肢静脉曲张、青光眼、肾结石、脊柱裂、无脑儿、唇裂、腭裂、畸形足等。

其特点是:1.家族聚集 2.受环境影响较大。

人群中患病人数约占20%左右。

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所致的遗传病)近500种,如先天愚型(伸舌样痴呆)、原发性小睾症、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两性畸形等。

人群中患病人数约占1%左右。

遗传保证了各种不同生物的稳定,使其传宗接代,世代相继。

进而遗传病也“传宗接代”保留下来。

非遗传因素也是影响人类优生的重要因素。

其中分为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物质,如铝、铅、汞、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等。

这些都是优生的大敌,而且是造成胎儿大脑及神经系统缺陷的祸首。

铝。

环境中的铝可经多种途径与人接触,一般低剂量无毒,高剂量有蓄积作用,动物实验中给大鼠腹腔注射氧化铝40-200mg/kg,子代即有畸形,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畸形。

虽然目前有关铝对人类生殖影响的阈值尚不清楚,但从优生角度出发,孕妇应尽量减少使用含铝药物及铝制炊具。

铅。

在工业上应用极广,长期与铅接触的女工,在妊娠前后一段时间,应脱离含铅环境。

因为妊娠后,胃肠运动缓慢,铅吸收更完全。

汞。

在动物实验中表明可引起胎儿畸形,因此妇女妊娠后也要避免接触汞,尤其是与汞有关行业的女工。

尼古丁。

烟草中的尼古丁,CO和多环芳香烃对孕期胎儿最有害。

众所周知,吸烟孕妇的胎儿体重较正常儿低,且可伴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动物实验还证实吸烟可引起畸形,其影响程度与吸烟数量及吸烟年限有关。

酒精则更是人类优生的一大天敌,是肯定的人类致畸物质,能引起多种胎儿畸形。

胎儿畸形的发生率与妊娠期饮酒量呈正比关系,包括丈夫有嗜酒史,也能引起胎儿畸形。

物理因素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存在的气象条件、辐射、噪声和振动等。

电离辐射。

最严重而常见的物理致畸物就是电离辐射。

卵巢对放射线极度敏感,妇女在非孕期长期接受放射线,即使是小量,但多次几类亦可使卵细胞发生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可导致受精后胎儿发生畸形。

放射诊断(包括X线片与CT等)、放射治疗与核医学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是医用辐射成为人们接受人工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

在孕期接触大量放射线可使胎儿染色体断裂、畸变,造成胎儿畸形。

强烈噪声。

有研究发现,孕早期接触噪声的孕妇,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高于不接触噪声的孕妇。

女性孕期接触噪声声级超过85~90分贝可导致自然流产与低体重儿发生率增高。

因此,孕妇在职业环境中应当做好孕期防护。

妊娠期理想的声音环境是,不低于10分贝,不高于35分贝。

高温。

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母体体温升高,胚胎都会受到高温环境的影响。

美国曾经进行过一项母亲孕期发热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

结果表明,孕早期发热史的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比没发热史孕妇高80%。

所以女性妊娠期不宜用过热的水淋浴。

孕妇体温若超过38.9℃应当考虑终止妊娠。

微波。

微波是一种非电离辐射,近20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通讯和日常生活中,因此人们每天都接受不同程度的微波辐射。

最典型的微波辐射就是微波炉。

微波对胚胎发育是一种有害因素。

有研究发现,职业性接触微波的人群中,男性的子代中先天愚型发病率高,而女性妊娠后容易流产。

而要想有效避免遗传因素对优生带来的影响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禁
止患有某些严重遗传性疾病的患者结婚。

如精神分裂症、白痴患者等。


有这些疾病的患者,生育的下一代常常容易发生问题,应该避免生育。

避免近亲结婚。

以防止后代出现隐性遗传病患者。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
近亲结婚非常不利优生,一些遗传疾病等,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

坚持
婚前检查。

这是优生的重要措施。

如发现遗传方面问题,应尽早阻断其延续。

检查的意义以及相关内容和方法,参看中国优生优育网的其他栏目。

保证孕妇营养充足和膳食的均衡。

怀孕之后的饮食,对于母体和胎儿都十
分重要,一些患有特殊疾病的孕妇更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饮食,
对优生是十分重要的。

孕期保持情绪稳定、豁达开朗、家庭气氛和谐,
以避免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造成胎儿畸形以及出生后智力发育迟缓和行
为异常。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通过产前检查可对胎位不正及早矫治,避
免难产。

尤其是对曾分娩过不正常胎儿或年过 35 岁高龄的产妇,以及有
遗传病家史的孕妇,更应作好产前检查。

在讲避免非遗传因素对优生造成的影响首先介绍环境优生学的概念。

环境优生学:主要研究外界自然环境及胎儿发育所处的子宫内环境对生殖细胞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许多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都与环境的改变并引起基因突变有关。

如空气、水源污染,孕妇劳动环境恶劣,接触有害的刺激(如射线、化学致突变剂或病原体感染等)。

因此,环境优生学在优生学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有人称之为优境学。

新生命的产生和孕育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微妙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任何因素都会影响胎儿的质量。

尽管先天的遗传因素很重要,但这些遗传因素如何表现出来和表现到何种程度,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因此,双亲的身体状况,生育年龄,受孕时间和妊娠期保健等对新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为保障优生率,应该开展环境流行病学研究分析,针对环境质量中某种特异指标行为畸形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开展环境质量检测及生物材料监测。

建立化学物质致畸的检出、筛选登记系统,严格管理环境化学物质。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公众优生意识。

强化环境与优生意识,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做起。

这是一种积极的预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所在。

目前,环境污染对人类优生的危害虽然我们已经逐渐引起注意,但还远未普及,这就有必要加强环保与优生知识的宣传。

要主动减少化学、物理对优生的影响,主动避免接触放射线,有毒物及高温、噪音等不良环境因素。

同时要倡导有利于优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积极主动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滥用药等。

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着胎儿的产生和发育过程,忽视任何一方因素都是不可取的。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遗传因素对胎儿的影响起主导作用,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

只有将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才是优生的必经之路,也是优生的惟一好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