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洋与人类课程标准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1.海洋为人类提供各种海洋资源。
2.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一、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一)海洋生物资源1.概念: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2.对人类的意义(1)海洋生物中的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
(2)以海洋生物为原料或从中提取有效成分,生产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
(二)海洋矿产资源1.海洋石油资源(1)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
(2)分布①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总储量的60%。
②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未来世界油气资源总储量的近40%将来源于深海,而目前仅开发了3%。
③我国的海洋石油资源:我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可观,很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石油之海”。
2.可燃冰(1)概念: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2)分布:在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
(3)储量:是现有石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
(4)开采: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三)海洋空间资源类型利用方式运输空间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生产生活空间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其他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判断1.海洋资源主要是指鱼类、虾类、贝类、藻类。
( × )2.矿产资源储量的60%分布在大陆架。
( × )3.可燃冰是可再生、无碳的清洁能源。
( × )4.海洋的表层、水中、海底都是可以利用的空间资源。
( √ )二、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1.主要影响:人类的捕捞、养殖、生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环境。
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
2.面临的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困扰人类的发展,我们应做好海洋环境保护,让海洋长久地为人类服务。
判断1.人类的工业生产会间接影响到海洋环境。
( √ )2.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最深刻的地区是深海区域。
( × )3.近年来珊瑚礁急剧减少与人类活动有很大关系。
( √ )4.海洋环境被污染后最终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 )探究点一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分布图”(甲图)和“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________(温度带)的____________(海底地形)海域。
我国东海有著名的________渔场。
答案温带大陆架舟山2.在甲图中A是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形成原因是________暖流与________寒流交汇而成。
和北海道渔场成因类似的地区还有甲图中的字母________处。
答案日本千岛 B3.乙图中,①表示河水注入,②③处为营养物质,解释②处也可以形成渔场的原因。
答案河水从陆地携带大量营养物质注入海洋,被搅动的海水上泛,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海洋微生物提供了大量养分物质,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众多,吸引鱼群聚集,形成渔场。
1.大陆架海域、温带海域、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海区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1)大陆架海域(2)温带海域、寒暖流交汇及海水上泛海区2.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1)位于东海大陆架,光合作用强,生物生长量大。
(2)位于长江、钱塘江入海处,入海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3)位于台湾暖流与沿岸冷水流交汇处,饵料丰富。
1.读“我国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C洋流属于________(填“暖流”或“寒流”),B洋流属于________(填“暖流”或“寒流”)。
说出判断依据。
(2)图中A、B、C三处,最易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处,判断依据是什么?答案(1)暖流寒流C洋流自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海水温度比流经海域高,是暖流;B 洋流自北向南流,水温低于流经海域,是寒流。
(2)B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光照充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充分;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解析(1)根据暖流和寒流的定义来判断。
(2)图中B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且位于浅海大陆架海域,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易形成大渔场。
探究点二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阅读相关图文资料,探究下列问题。
2017年5月可燃冰连续稳定试采成功,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能实现商业化开采,中国在新能源探寻、对传统能源的升级方面已经遥遥领先。
可燃冰能量密度非常高,1立方米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164立方米天然气,产生的能量比传统化石能源要多出10倍。
中国海域可燃冰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是整个波斯湾探明的油气储量的1.5倍多),目前,已经布局了十多个成矿区带,且经过钻探验证圈定了两个千亿方级矿藏。
1.描述我国可燃冰的空间分布。
答案主要分布在南海深海(海盆)地区。
2.可燃冰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答案可燃冰能量密集,储量巨大,燃烧后没有废渣等污染物,是清洁能源。
3.商业开采可燃冰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答案①复杂多变的气象条件;②不稳定的海浪、洋流破坏;③高盐度海水的腐蚀;④深海海底的复杂地质地貌;⑤海水中汹涌的暗流等。
4.可燃冰大量开发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答案开采中可能导致可燃冰散失产生甲烷气体外溢,温室效应加剧;人类开采可燃冰的活动可能加重海洋污染;破坏海底地形,造成海底滑坡,诱发海啸。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海域主要矿产海岸带多种滨海砂矿:金刚石、砂金、砂铂、金红石、锆石、独居石、钛铁矿等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大陆坡海盆可燃冰、锰结核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3题。
据估计,北极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在1 000亿到2 000亿桶之间,天然气在5万亿到8万亿立方米之间。
此外,铁、锌、黄金、金刚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也相当可观。
但由于技术问题,这些宝藏让很多国家可望而不可及。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核动力破冰船的国家,以往也只有它可以从北极有所收获。
2.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地点是()A.大陆架B.大陆坡C.滨海地区D.洋盆3.利用核动力破冰船在北冰洋勘探和开采海底矿产资源,说明该工程的特点是()A.技术难度高B.风险低C.产量低D.污染重答案 2.A 3.A解析第2题,海底石油、天然气分布在大陆架上,开采油气资源也必须在大陆架上,选A。
第3题,使用核动力破冰船在北极开采海底矿产资源,体现了其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选A。
海水可以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不能直接利用海水的是()A.灌溉青稞B.冲洗公厕C.工业冷却水D.灭火2.海水灌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陆地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下列不属于海水灌溉导致的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渍化B.海水入侵C.地下水污染D.地面沉降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青稞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
第2题,地面沉降是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
我国近海渔场一度捕获量很高,但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
据此完成3~5题。
3.与我国近海渔场的形成,无关的是()A.地处大陆架B.有河流注入C.有沿岸流活动D.海水密度较低4.近年来渔场捕获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B.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减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D.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5.为保持我国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A.实行休渔制度B.禁止近海捕捞C.沿海投放鱼苗D.加大近海养殖答案 3.D 4.B 5.A解析第3题,海水的密度高低与渔场形成关系不大,选D。
第4题,我国海洋渔获量的减少主要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捕捞量超过了鱼类的再生量造成的。
第5题,休渔制度可以让渔业资源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既可以保障渔业资源的正常繁殖,又可以增加渔业产量,是最佳措施,选A。
6.下面是“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下列有关内容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海洋生物资源利用②海洋矿产资源开发③海洋盐业④港口建设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石油和可燃冰是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
从形成条件分析,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可燃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
(3)结合上图分析,江苏省合理开发沿海滩涂资源,可重点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①②③④(2)沿海大陆架海域深海沉积物中(3)滨海旅游海洋牧场(答围海造陆或海洋盐业也可)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可燃冰分布的地点最可能是()A.dB.eC.fD.c2.a处可直接利用海水()①消防用水②冲洗公厕③冷却机器④饮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可燃冰分布在深海沉积物中。
图中f为深海。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的直接利用领域。
海水不可直接饮用。
读“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图”,①~④都是世界著名渔场,完成3~4题。
3.图中渔场与寒暖流交汇无关的是()A.①B.②C.③D.④4.目前,渔场④已经封闭,结束了曾经的辉煌。
其根本原因是()A.过度捕捞B.种群减少C.海洋生物衰减D.海洋农牧化答案 3.B 4.A解析第3题,图中①~④依次是北海渔场、秘鲁渔场、北海道渔场和纽芬兰渔场,只有②秘鲁渔场是上升流从海底带来丰富营养物质形成的。
第4题,④是加拿大沿海的纽芬兰渔场,一度极为辉煌,捕获量极大,但因人类的过度捕捞,鱼类资源基本消失殆尽,被迫关闭,选A。
种群减少、海洋生物衰减都是过度捕捞造成的后果,不是根本原因。
海洋农牧化是解决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读下图,回答5~6题。
5.关于A盐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黄海以西B.是布袋盐场C.位于渤海之滨,属于长芦盐场D.冬夏多雨,不利于晒盐6.该海域2月海水盐度比8月高的主导因素是()A.海区封闭程度B.蒸发量C.洋流D.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答案 5.C 6.D解析第5题,根据海岸线的轮廓可知,A盐场位于渤海之滨,是长芦盐场。
第6题,2月和8月的河流的径流量相差很大,2月是河流的枯水期,此时海水盐度比8月高。
滨海砂矿是指滨海及浅海地区由于海水的反复运动,使有用矿物发生机械分选作用,在有利地形部位富集而成的碎屑矿床。
下图是锡砂矿。
据此完成7~8题。
7.滨海砂矿的特点是()A.分布广B.规模大、品位低C.矿体埋藏深D.易开采、难分选8.大规模开采滨海砂矿可能带来的问题是()A.海岸侵蚀B.海平面上升C.诱发海啸D.风暴潮加剧答案7.A8.A解析第7题,滨海砂矿在广大的沿海地区分布比较普遍,A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