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设计
恩施市白杨坪镇初级中学:周相凯
一、教学内容: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停表测量时间。

(2)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用m/s表示。

(4)能用速度公式v=s/t进行简单计算。

(5)初步了解用路程—时间图像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2)知道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三:教学重点:
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能用公式s=v/t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1)、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应选定一个。

(2)、什么叫做机械运动?
2、引入新课:
(1)、在运动会的100m短跑比赛中,作为观众的你是怎样判断谁跑得快的?记录成绩时又是怎样判断的?
(2)、课件引入:20XX年伦敦奥运会上博尔特夺得100米短跑比赛冠军的情景。

3、教学时间:
(1)、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时间单位。

(2)、这些时间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我们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时间。

4、教学速度的概念:
(1)、动画演示小车运动快慢的比较。

(2)、教师找一名学生与他比较运动的快慢:在时间内比较路程;在路程相同时比较时间;并提出问题:如果路程与时间都不同,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3)、我们可以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我们把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叫作速度。

它表示的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5)、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m/s;常用单位:km/h。

关系:1m/s=3.6km/h。

5、教学速度的计算:
例:在学校秋季运动会中,张华以7.5s的速度夺得60m短跑的冠军,求他的速度是多少?
(1)、学生自己答题。

(2)、指名回答。

(3)、师生订正。

6、师生小结:
向学生展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7、学生作业:
P67T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