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物理本卷计算中,g 均取s卷Ⅰ必考部分(7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很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A.质点 B.力的合成 C.自由落体运动 D.点电荷2.如图所示,一名学生正在学踢足球,他用150N 的力将质量为的足球以10m/s 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了30m 远,则该学生对足球做的功为 ( )A .25JB .150JC .4500JD .无法确定3.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静电现象的是 ()A .复印机B .静电除尘C .静电喷漆D .尖端放电 4.选用下列四种装置图进行实验时,操作合理的是 ( )A .用装置图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 、B 两球是否同时落地B. 用装置图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释放悬挂纸带同时应接通电源开关打出纸带 C .用装置图3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不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D. 用装置图4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时,要记录小球的圆周运动的半径、运动若干圈的时间、绳长5.“套圈圈”是小孩和大人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者站在界外从手中水平抛出一个圆形圈圈,落下后套中前方的物体,所套即所得。
如图所示,小孩站在界外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一物体,若大人抛出圈圈也要套中前方同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 )A .若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应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B .若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应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C .若大人退后,应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D .若大人退后,应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6.如图所示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 B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 C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 D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7.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一个转动的圆筒,如图所示,外表有螺旋斜条纹,人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使眼睛产生的错装置1 装置3 装置2 装置4第2题图第5题图觉。
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d ,如果观察到条纹以速度v 向上运动,则从下往上看圆筒的转动情况是( )(A )顺时针转速=vn 2d π (B )顺时针转速=vn d (C )逆时针转速=vn 2d π(D )逆时针转速=vn d8.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A 位置)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B 位置)。
对于运动员从开始与跳板接触到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B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在减小C .在这个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D .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对他做的功大于跳板的作用力对他做的功9 .有一种大型娱乐器械可以让人体验超重和失重,其环形座舱套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下落.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座舱做减速运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座舱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B .座舱自由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C .座舱减速下落的过程中人处于失重状态D .座舱下落的整个过程中人处于超重状态10.空间站是科学家进行天文探测和科学试验的特殊而又重要的场所,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将建成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轨道空间站。
假设某空间站正在地球赤道平面内的圆周轨道上运行,其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高度的十分之一,且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 .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比空间站运行周期小 B .空间站运行的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行速度 C .站在地球赤道上的人观察到空间站向西运动D .在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因所受合力为零而在舱中悬浮或静止11.“好变频1度到天明”——此广告语意为1度电(1kW ·h )可使变频空调工作一整夜(以10h 计)。
同样的1度电可供铭牌如图所示的电扇工作约 A .1整夜 B .2整夜 C .3整夜 D .4整夜12.在寒冷地区,为了防止汽车挡风玻璃窗结霜,可用通电电阻加热.图示为10根阻值皆为3Ω的电阻条,和一个内阻力0.5Ω的直流电源,现在要使整个电路中电阻条上消耗的功率最大 ( )第7题图 第6题图 第8题图 第11题图第9题图A .6根,并联接入B .6根,串联接入C .10根,并联接入D .10根,串联接入13.下列现象中涉及到电磁感应的是( ) A .电子束在显管中的偏转 B .机场的安全门 C .颤抖的灯丝D .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1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通电导线均置于匀强磁场中,其中通电导线不受安培力作用的是( )15.电饭锅是用电阻通电后发热来煮饭的,现有一种能定时的电饭锅,内有两个“聪明”开关,一个利用“热敏”材料制成“热控开关”,当饭达到设定温度时,“热控开关”断开使电阻的发热功率减小,从而达到保温;另一个是“定时开关”,设定时间一到,“定时开关”闭合,电阻开始发热,下列四个图能表明这种“聪明电路”的是 ( ) 二、实验题(共2小题,第16题4分,第17题6分,共10分)16.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
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 ▲ 。
A .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B .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C .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D .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
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
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 ▲ m/s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 -v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 与v 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 ▲ 。
17.用直流电源(内阻不计)、电阻箱、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上,完成测多用电表直流档内阻R V 的实验. 在不拆卸电路的情况下,完成相关操作: ①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右图中多用电表的__________(选填“A ”、“B ”或“C “). ②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旋到_________档,把开关S 打向________(填“a ”或“b ”),电表示数如图所示U 1,断开开关S .③适当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 ,把开关S 打向________(选填“a ”或“b ”),读出并记录电表示数U 2.④求得R V =________(用以上测得的物理量U 1、U 2、R 表示)第4次cm橡皮筋abA BCS第12题图⑤若考虑电源内阻,用此法测得的R V偏________(填“大”或“小”)三、计算题(共3小题,第18题8分,第19题10分,第20题12分,共30分)18.如图所示,两位同学设法估测一辆停在水平路面上的载货小车的质量.其中一人将家用台秤竖直地压在货物表面,努力用均衡的水平力推台秤,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另一人用停表测量小车在确定的一段位移内的运动时间.他们先后做了两次所得数据如下:水平推力/牛位移/米时间次序顿1F1s1t12F2s2t2请根据以上数据推出该载货小车的总质量m的表达式.19.严重的雾霾天气,对国计民生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汽车尾气是形成雾霾的重要污染源,“铁腕治污”已成为国家的工作重点,地铁列车可实现零排放,大力发展地铁,可以大大减少燃油公交车的使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若一质量为7×105的地铁列车从甲站由静止启动后做直线运动,先匀加速运动20s达到最高速度72km/h,再匀速运动80s,接着匀减速运动15s到达乙站停住。
设列车在匀速阶段牵引力的功率为6×103kW,忽略匀减速运动阶段牵引力所做的功。
⑴求甲站到乙站的距离;⑵如果燃油公交车运行中做的功与该列车从甲站到乙站牵引力做的功相同,求公交车排放气体污染物的质量。
(燃油公交车每做1焦耳功排放气体污染物3×10-6克)20.做磁共振( MRI) 检查时, 对人体施加的磁场发生变化时会在肌肉组织中产生感应电流. 某同学为了估算该感应电流对肌肉组织的影响, 将包裹在骨骼上的一圈肌肉组织等效成单匝线圈, 线圈的半径 r = 5. 0 cm, 线圈导线的截面积 A = 0. 80 cm2, 电阻率如图所示, 匀强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 若磁感应强度 B 在 0. 3 s 内从1. 5 T 均匀地减为零, 求:(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 该圈肌肉组织的电阻 R;( 2) 该圈肌肉组织中的感应电动势 E;( 3) 0. 3 s 内该圈肌肉组织中产生的热量 Q.答案1. B16. (1) C (2)(3)B17.① A ;② 直流 , b ;③ a ;④212U RU U -; ⑤ 大 .18. 解析: F 1-f=ma 1 F 2-f=ma 2 S 1= S 2=m=( F 1- F 2) t 12 t 22/2(S 1 t 22- S 2 t 12)19.20.(1)由电阻定律得2r R Aπρ=代入数据得3610R =⨯Ω (2)感应电动势2B r E tπ∆=∆代入数据得2410E V -=⨯(3)由焦耳定律得2E Q t R=∆代入数据得8810Q -=⨯J 卷Ⅱ加试部分(30分)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每小题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漏选得3分)1.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 .图甲的原理和光导纤维传送光信号的原理一样B .图乙的原理和门镜(透过门镜可以看到门外较宽阔的范围)的原理一样C .图丙的原理和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的原理一样D .图丁的原理和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的原理一样2.简谐横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