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穴五穴郗穴课件
*** CORPORATION
至阴通谷束京骨, 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 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 大陵间使曲泽连; 关冲液门中渚焦, 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 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 中封曲泉属于肝;
10
4、特点
*** CORPORATION
(1)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
原络配穴原则: ※(1)按表里经脉病变之先后次序定原络
(先病经脉原穴配合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络穴)
先病为主取其原,后病为客取其络 (2)以表里经脉病变的主次轻重定原络
36
郄穴
1、概念 2、分布 2、名称 3、特点 4、临床应用
*** CORPORATION
37
1、概念
*** CORPORATION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 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 “郗穴”。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足少阳胆经 足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足太阳膀胱经 至阴 足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9
歌诀
少商鱼际与太渊, 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 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足太阴, 太白商丘并阴陵; 厉兑内庭陷谷胃, 冲阳解溪三里连。 少冲少府属于心, 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 阳谷小海小肠经;
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
督脉之络从脊柱两旁经腰背上行散布 于头– 长强治疗腰背和头部疾患。
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 血—大包治疗全身疼痛。
35
5、配穴
*** CORPORATION
原络配穴: 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
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 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15
*** CORPORATION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 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 合主逆气而泄”。
现代应用:
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 荥穴--清热泻火,清泻本脏腑、经脉
火热之邪。
16
4、应用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 CORPORATION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难经》
尺泽 阴谷 曲泉 少海 阴陵泉 曲泽
13
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 CORPORATION
六阳经 井(金) 荥(水) 输(木) 经(火) 合(土)
大肠(金) 商阳 膀胱(水) 至阴 胆 (木) 窍阴 小肠(火) 少泽 胃 (土) 厉兑 三焦(相火) 关冲
二间 通谷 侠溪 前谷 内庭 液门
三间 束骨 足临泣 后溪 陷谷 中渚
至阴通谷束京骨, 昆仑委中膀胱焉。 涌泉然谷与太溪, 复溜阴谷肾经传; 中冲劳宫心包络, 大陵间使曲泽连; 关冲液门中渚焦, 阳池支沟天井言; 窍阴侠溪临泣胆, 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 中封曲泉属于肝;
28
5、临床应用
*** CORPORATION
(1)诊断疾病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 原,睹其应而至五脏之害矣”。 《灵枢•九针十二原》
本经病症以他经五输穴五行属性进 行补泻的方法。
肺虚--脾经之输土太白。 肺实--肾经合水穴阴谷。 胃实--泻大肠经(阳金经)井穴商阳, 胃虚---补小肠经(阳火经)经穴阳谷。
19
子母补泻取穴表
*** CORPORATION
脏
金 水 木 火 相火 土
本 经脉 肺经 肾经 肝经 心经 心包经 脾经 经 子 母穴 太渊 复溜 曲泉 少冲 中冲 大都 母 穴 子穴 尺泽 涌泉 行间 神门 大陵 商丘
26
4、特点
*** CORPORATION
(1)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 (2)阴经输原合一。 (3)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输穴中的输 穴之后,另置一原。
27
歌诀(六十六穴歌)
*** CORPORATION
少商鱼际与太渊, 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 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足太阴, 太白商丘并阴陵; 厉兑内庭陷谷胃, 冲阳解溪三里连。 少冲少府属于心, 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 阳谷小海小肠经;
手三阴列内通,手三阳偏外支, 足三阴公蠡钟,足三阳丰光扬, 任督鸠尾长, 脾络大包乡。
33
4、应用
(1)治疗本经络脉病证。 (2)治疗相表里两经病症。
*** CORPORATION
“一络通两经”;“一络治两经”。 “ 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
治。” --《针经指南》
34
躯干部络穴
*** CORPORATION
29
(3)配穴方法
*** CORPORATION
单穴应用,多用于治疗五脏病; 与背俞穴配伍治疗五脏病; 原络配穴,治疗表里脏腑同病。
30
络穴
1、概念 2、分布 3、名称 4、临床应用 5、配穴
*** CORPORATION
31
1、概念
*** CORPORATION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 腧穴,称为络穴。
子母补泻取穴法:
母穴,五行属性为其母的穴位; 子穴,五行属性为其子的穴位。
有本经补泻和异经补泻之分。
17
本经补泻法
*** CORPORATION
本经病症以本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
肺的虚症益补本经的母穴(输穴)太渊, 肺的实证应泻本经的子穴(合穴)尺泽。
18
异经补泻法
*** CORPORATION
2、分布
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 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 脾之大络大包ORATION
肺为列缺,阳明偏历;丰隆公孙,胃络与脾; 小肠与心,支正通里;飞扬大钟,膀胱肾系; 心包三焦,内外关立;蠡沟光明,肝胆相依; 鸠尾长强,任督二奇;脾之大络,大包为期。
2、分布
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23
原穴的提出
*** CORPORATION
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 提出五脏之原:肺原出于太渊,心 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 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左右各 一,加上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 共计十二个。
《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之原,由阴经之原 扩展到阳经之原,《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心经原 穴神门而补齐。
一、五输穴
1、概念 2、分布 3、名称 4、特点 5、临床应用
*** CORPORATION
5
1、概念
*** CORPORATION
十二经脉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 位,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 简称“五输” 。
2、分布
分布: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 对五输穴经气流注特点的概括。
第三节 特定穴
第三节 特定穴
*** CORPORATION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特定穴的概念和分类。 熟悉特定穴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2
特定穴的概念:
*** CORPORATION
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的治 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 腧穴,称为特定穴。
3
特定穴的种类(10类)
分布特点、含义、治疗作用
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 郄穴、八脉交会穴(肘膝关节以下为主) 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 周身——八会穴、交会穴
6
*** CORPORATION
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喻水之源头; 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所溜,喻刚
出的泉水微流; 输穴:分布在掌指或跖关节之后。为经气所注,喻水流
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经穴:分布腕踝关节以上。为经气所行,喻水流宽大,
通畅无阻;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经气充盈,由此深入进而会
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阳维脉 阳蹻脉
郄穴 温溜 会宗 养老 梁丘 外丘 金门 阳交 跗阳
40
*** CORPORATION
3、名称(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是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经属地机;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阳溪 昆仑 阳辅 阳谷 解溪 支沟
曲池 委中 阳陵泉 小海 足三里 天井
14
5、应用
(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 CORPORATION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荥输治外经, 合治内腑。”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载:“病在脏 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 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 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 取之于合。”
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 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7
3、名称
*** CORPORATION
阴经五输穴表
经脉名称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太阴肺经 少商 鱼际 太渊 手厥阴心包经 中冲 劳宫 大陵 手少阴心经 少冲 少府 神门 足太阴脾经 隐白 大都 太白 足少阴肾经 涌泉 然谷 太溪 足厥阴肝经 大敦 行间 太冲
名称和位置首载于《针灸甲乙经》。
38
2、分布
*** CORPORATION
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 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39
3、名称 十六郄穴表
*** CORPORATION
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阴维脉 阴蹻脉
郄穴 孔最 郄门 阴郄 地机 中都 水泉 筑宾 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