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心理危机的降临,常常使人觉得无所适从,使人的未来计划受到威胁和破坏。由于先前的应对方
式无法应对危机,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常常会使大学生感到无助和绝望。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四)危险性
危机之中隐含着危险,这也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危险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日常 学习与人际交往等,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到学生生命。 (五)潜在性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常不以直接爆发的方式体现,而是潜藏于个体内心,当遭遇特定应激事件时, 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六)时代性 时代性是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反映了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压力,反映了个人对理想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
珍爱生命,既可以从教育学、人 生哲理的视角加以关注,更应该从心 理学的视角深入思考。 可以说,心理健康是生命和谐、珍爱 生命的内在基础和必要前提;珍爱生
命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对珍爱生命的作用
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这种现象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
危机有其独特的诱因,会表现出一系列的情绪、认知、行为及生理反应。
大学生应该学会识别并积极干预心理危机,保持心理健康。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 ——[罗马]西塞罗
生命是一切智慧、力量和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失去它一切都不存在。它是任何东西都 不可能替代的,人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它是人类创造和实施一切价值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我们应该认识自己的生命,认识生命的价值,而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认识并珍爱生命, 同时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的意义,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定位、提 升生命的质量,培养人文精神。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
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测,通过
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或现实的危机因
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发出 危机警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心理危机预 警机制具有预测危机、防范危机的职能,是一种超前的危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1.情绪表现
情绪具有外显性。大学生在心理危机状态下,会有特定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焦
虑、恐惧、抑郁、愤怒、沮丧、紧张、绝望、烦躁、害怕等。 2.认知表现 知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客观事物对 人的意义和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 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基本动机,而能否发现个人独特的生活目标 与存在的生命意义,更是与许多心理健康问 题有重要相关。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 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是指根据大学生个体生命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理想教育、生命信仰教育、人生责任教育、人生幸福 教育,使之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实践。
力,都会使大学生缺乏成就感,自我形象降低,极易形成心理危机。
(三)适应不良
他们在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感到不适应,如果这种不适应持续太长而没有得到缓 解,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
(四)人际关系紧张
在大学环境里,单纯依靠应试教育下的出色成绩保持比较稳固的人际关系,已经不现实了。这种状
况如果得不到适当改变和引导,将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危机。
(五)情感困扰
与异性的接触,易形成失恋、暗恋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六)应激障碍
应激障碍主要包括重大生活事件打击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方面。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
(七)目标困境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许多青少年因为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陷入长期的
境下,人尽其才,各扬其长,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 挥。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功能
4.预防性功能——充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弗兰克尔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中存在着意义更能帮
助人在最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说:“认为生命毫无意义的人不仅得不到快
乐,而且很难生存下去。”
(一)心理危机概述
1 2 3 4 5 易激动,过分依赖,持续不断地悲伤或焦虑,常常 流泪,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降、经常缺勤。 直接表露自己处于痛苦、抑郁、无望或无价值感中。 无缘无故地生气或与人敌对。
心理危机 的识别
睡眠、饮食或体重明显增减,过度疲劳,体质或个 人卫生状况下降。 孤僻、人际交往明显减少。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三)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含义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使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态度; 二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让大学生珍惜、热爱生命,丰富大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三是进一步明确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标,为生命教育指明方向。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出现,不仅对学生本人的学习、生活 和人生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也对学校的正常生活和教学秩序、 管理秩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 除了依据大学生个人生活史与性格特征,是否存在急 性应激事件来识别外,大学生在心理危机状态下会表现出一
系列的情绪、认知、行为及生理反应,这是识别大学生心理
危机的重要指标。
机管理。
大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就是对高校潜在的突发 事件及其负面影响进行预测,在预测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 对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降低突发事件给高校带来的 影响和损失。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
下述12类大学生是危机高发人群,应予以高度关注,特别是在敏感时段更应重点关注排查:
•有自杀未遂史或自杀企图与计划者
•曾患抑郁症及尚在治疗者 •曾有妄想或其他精神病症状及尚在治疗者 •情绪长期低落不与人往来者 •有生理缺陷或长期患病者 •极贫困者 •学习困难及不能毕业者 •近期丧亲者
•人格偏执者
•近期失恋者 •意外怀孕或近期堕胎者
•极度自卑或自感生活能力低下者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3.行为表现 心理危机中的行为表现是大学生为减轻和排解痛苦而采取的一种防御机制,而处
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否认、攻击、放纵、逃避、退缩等消极的行
为反应。 4.生理表现 人们身体的生理反应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 在心理危机状态下,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行为以及生理反应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功能
5.发展性功能——获取意义,提升生命价值
生命教育要求把大学生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 生的潜力得到更大发挥,在“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让他
们感受到知识的意义、人生的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态势,严重影响了大学
1
大学生生命教育
目 录
Contents
2
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3
大学生生命教育训练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一)生命的含义
了解生命的起源,理解生命的含义,认 识生命的特征,是把握生命教育的前提。 生命受之于父母,成长于社会。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它具 有单一性和独特性,并且无可替代,因而每 个人的生命意义都是独特的。
一个和谐的生命个体,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心灵高尚、生命和谐
的内在基础。
(二)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拥有生命意义的个体心理更为健康。生命意义感与自我价值感、生活满意度、主观
幸福感及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积极情绪与生命意义体验存在紧密关系。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
(二)珍爱生命与心理健康
总之,生命意义的追寻,是人类生存的
心理危机 的应对
如果你的倾诉对象不知道如何帮助你,可以向学校 的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避免使用酒精或毒品麻痹你的痛苦。
强烈的痛苦会使你更难作出合理的决定,不要冲动行事。
6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征
(一)易察性 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环境当中,学习、生活相对有序和单一。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易察性。 (二)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心理危机在一定意义上是每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幸免。 (三)无助性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1.建立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是指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
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
映大学生的面貌 。 2.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心理危机的预警指标体系主要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指标评判,有所选择或有所先后地 关注、干预特定个体的一系列指标。
的追求,表现为成才、实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
(一)生理原因
在大学阶段,他们处于生理发育的基本成熟和部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特殊时期;处在人生观和世 界观相对稳定而又不够稳定的关键时期。
(二)学业压力过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