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化学专题4第二单元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案苏教版必修5

2020高中化学专题4第二单元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案苏教版必修5

第3课时 硝酸的性质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1.硝酸的性质与用途。

2.工业制取硝酸的设备和流程。

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见专题2)。

b b c目标 定位1.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

3.能依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一 硝酸的性质1.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4 mol·L -1的稀硝酸和15 mol·L -1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反应开始后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

溶液呈绿色,加水后变成蓝色,加入浓HNO 3的试管反应强烈,放出红棕色气体;加入稀HNO 3的试管反应缓慢,放出无色气体,生成蓝色溶液。

(2)结论:浓、稀硝酸都与铜反应,浓HNO 3与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 2;稀HNO 3与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 。

①铜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②铜与稀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 +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

2.将上述实验中的金属铜换成少量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加入浓硝酸的试管中,铁片没有明显变化。

加入稀硝酸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在试管口上方,无色气体变成了红棕色,溶液变为棕黄色。

(2)实验结论:Fe 在常温下遇到浓HNO 3发生钝化现象。

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了NO ,NO 遇空气后又生成了NO 2。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 +4HNO 3(稀)===Fe(NO 3)3+NO↑+2H 2O(铁不足),2NO +O 2===2NO 2。

3.硝酸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浓硝酸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2)浓硝酸将硫氧化成硫酸:S +6HNO 3(浓)===H 2SO 4+6NO 2↑+2H 2O 。

4.浓HNO 3见光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 3=====光照2H 2O +4NO 2↑+O 2↑。

归纳总结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等)氧化成高价金属的硝酸盐,浓硝酸生成NO 2,稀硝酸生成NO 。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铁、铝容器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若在加热条件下,可破坏氧化膜,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浓HNO 3与非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NO 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氧化物或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

(4)在中性、碱性溶液里的NO -3不能表现出强氧化性,而在酸性溶液里的NO -3能表现出强氧化性,因此,在酸性溶液里NO -3不能与Fe 2+、I -、S 2-、SO 2-3等还原性离子大量共存。

2.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浓HNO 3受热或见光容易分解,硝酸越浓,越易分解。

硝酸分解有NO 2产生,并溶于硝酸中呈黄色。

实验室保存硝酸的方法是保存在棕色瓶里,放置阴凉处。

[提醒] (1)金属与HNO 3反应不产生H 2。

(2)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N 元素的化合价越低,如不活泼金属与HNO 3反应,浓HNO 3被还原为NO 2,稀HNO 3被还原为NO 。

1.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答案 B 解析A×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故Cu 与浓硝酸的反应速率快 B√由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Cu +83HNO 3(稀)===Cu(NO 3)2+23NO↑+43H 2O ,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铜消耗浓硝酸较多C ×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 2是红棕色气体,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NO 是无色气体D ×由于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都等于铜失去的电子数,故转移的电子数相等二硝酸的工业制法1.硝酸工业制备的过程,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如下:2.在工业生产中,NO2溶于水生成的NO不会排空,而是再用过量的空气使其氧化为NO2,再被水吸收,经过多次氧化和吸收,NO2可完全转化为HNO3。

也就是从理论上讲,NH3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HNO3中的氮元素。

3.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中尚有少量NO和NO2,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以免造成污染。

常用碱液(NaOH)来吸收,变废为宝。

(1)NO+NO2+2NaOH===2NaNO2+H2O;(2)2NO2+2NaOH===NaNO2+NaNO3+H2O。

归纳总结1.硝酸工业制法流程图2.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2.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答案 D解析 NH 3的工业生产中不使用吸收塔,也不使用尾气吸收装置;H 2SO 4的工业生产中不使用H 2作原料;D 正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3H 2+N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2SO 2+O 2催化剂△2SO 3。

3.下列关于工业制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工业制硝酸是将NO 2溶于水,需要通氧气 B .工业制硫酸会产生SO 2和SO 3尾气 C .工业制硫酸应对SO 2进行循环利用D .工业制硝酸和硫酸排放的尾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答案 D解析 工业制硝酸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氧气,以提高NO 、NO 2的原料利用率和减少尾气排放,A 项正确;工业生产中尾气经过循环利用和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空气中的SO 2主要来自L 煤燃烧,特别是生活锅炉,尾气处理较差,数量庞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 项错误。

1.下列关于浓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具有挥发性,因而浓硝酸略带有黄色 B .具有不稳定性,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C .具有氧化性,常温下可以跟铜缓慢反应 D .具有酸性,实验室可以用它来制氢气 答案 B解析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会分解,具有不稳定性,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能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 .使石蕊溶液变红B .与铜反应放出NO 气体并生成Cu(NO 3)2和H 2OC .与Na 2CO 3反应放出CO 2气体并生成NaNO 3和H 2OD .与S 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 2SO 4、NO 2和H 2O 答案 B解析 酸性是H +表现出的性质。

反应中能使其他物质的化合价升高,或能使自身某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这种物质就表现出氧化性。

依次考查四个选项得:选项 A B C D 硝酸表现出的性质酸性酸性+氧化性酸性氧化性3.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 .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 .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 D .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 答案 D解析 有关反应:①Cu+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②3Cu+8HNO 3(稀)===3Cu(NO 3)2+2NO↑+4H 2O ③2Cu+O 2=====△2CuO ,CuO +2HNO 3(稀)===Cu(NO 3)2+H 2O分析以上三组反应,可以看出:生成相同质量的Cu(NO 3)2,消耗相同质量的铜,但消耗硝酸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相同,途径①消耗HNO 3的量最多,途径②次之,途径③消耗HNO 3的量最少。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生产Cu(NO 3)2,途径③效果最佳,既不造成污染,又能提高HNO 3的利用率。

4.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 硝酸和铁反应生成硝酸铁,铁过量时,铁和Fe 3+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滴入硫氰化钾溶液不呈血红色,A 项错;常温下,铝和铁在浓HNO 3中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不是不发生反应,B 项错;原溶液中含有碘单质,不是碘离子,C 项错;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色,D 项正确。

5.某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则试管③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答案 D解析稀HNO3与金属铜反应的实质是3Cu+8H++2NO-3===3Cu2++2NO↑+4H2O。

在①中,反应完全后溶液中含有NO-3;而在③中,当继续滴入稀H2SO4后,新加入的H+和原溶液中的NO-3可继续与过量的Cu反应放出无色NO气体,NO遇O2后生成红棕色NO2。

6.(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①开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1.92 g Cu粉与一定量浓HNO3反应,当Cu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则消耗硝酸______ mol,生成NO2______ mol。

(3)若向Cu中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酸溶液制取CuSO4溶液,则混酸中硫酸与硝酸的最佳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铜片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绿,有红棕色气体逸出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③加入稀硫酸后,H+与原溶液中的NO-3构成强氧化性的条件,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2)0.11 0.045 (3)3∶2解析(1)随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减小,停止反应时溶液中存在Cu(NO3)2,再加稀H2SO4,则溶液中的NO-3在酸性条件下将剩余的铜氧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