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六章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六章学案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实际中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并初步掌握电压的单位、常见的电压值,初步掌握电压表的连接方法、读数方法及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技巧。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说明书,从中收集到有关电压表连接方法和在电压表上读数的方法的一些信息,得到电压表的一般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学习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学习难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预习检测】1、电压用字母_____表示,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______,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换算关系:1kV=_______V 1V=________mV试一试:(1)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电路元件,电压是形成______的原因(2)256kV=__________V 220V=______mV2、常见电压值:(1)一节干电池:______V (2)三个蓄电池串联的蓄电池组:________V (3)家庭照明电路:_______V【共同探究】探究点一电压活动1阅读课本4页、5页,填空:1、一节干电池V 1节蓄电V 家庭电路V人体安全电压为V2、电压单位:伏特()千伏()毫伏()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V=V 1 V = mV3、电压概念(电压的作用):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有。

电源是提供的装置。

电压的符号是活动2动手做图6.1-2实验观察:①要在一段电路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②同一段电路,电压越高,小灯泡越,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越。

因此,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

注意说电压时,要说“xxx”两端..“xxx”的电流。

..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探究点二怎样连接电压表活动3:观察电压表,阅读课本第5、6页。

电压表的电学元件符号:电压表使用规则:(1)电压表应该跟被测用电器联;(2)电流从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在预先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约值的情况下,如果判定被测电压不会超过15V,可以先用,如果测得的电压不超过3V,为提高准确性,应改为量程测量。

)(4)电压表(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活动4对比电流表。

读出下图电压表的示数 V试着写出在电压表上读数的步骤:思考:比较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答:活动5:1、取三只电池,用电压表测出每一只电池的电压。

2、将三只电池串联起来,测出这个电池组的电压,得出结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与各电池电压的关系:【拓展练习】1、学了电压的知识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电路构成通路,导体中就有电流通过B.电路中只要有电压就会有电流C.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D.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2、请读出图中电压表的示数:。

3、图中元件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按下列要求连接起来,其中灯泡L1和L2串联,U1(V)U2(V)U3(V)U(V)电压表V测L2两端的电压。

4、下图中用电压表测量灯泡L2两端电压正确的是()5、在测电压时,先用0-15V量程试触后的示数是2.6V,则下一步应该6、思考题:一个蓄电池的正负极已经模糊,如何利用电压表判断蓄电池的正负极?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学习目标】1.能正确将电压表接入待测电路,并能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能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一步练习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技能。

3.能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学习重点】在实验中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学习难点】自主设计方案,并且在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电压表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能通过交流、总结、反思得出初步结论。

【共同探究】探究点一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实验设计:把两个灯泡L1 和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分三次接入电压表,把三次测量的电路图画在下面。

(2)实验记录(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探究点二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实验设计:把两个灯泡L1 和L2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L1两端的电压、L两端的电压、总电压可能有什么样的关系?分三次接入电压表,测出这三个电2压:(2)实验记录(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归纳整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是。

【拓展练习】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是各节电池的电压的,小明的一玩具电动火车要9V 的电压才能起动,他要买节干电池并将它们联使用才行。

2.四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后直接接在某一电源两端而正常发光,用电压表测出一只灯两端电压为 3.8V,则该电源电压约为;如果将四只灯泡并联在该电源两端,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3.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是由3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的。

S 闭合后则电压表V 的示数为 V ,电压表 V 1的示数为 V ,电压表 V 2的示数为 V ,用电流表测得A 处电流为0.5A ,B 处电流为0.2A ,则通过L 1的电流是 A ,通过L 2的电流是 A 。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只闭合S 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 ,当只闭合S 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 ,则此时L 1、L 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3V 和7.5V B.1.5V 和4.5V C.3V 和1.5V D.1.5V 和3V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9V ,且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则 ( )A .1L 两端的电压为3VB .1L 两端的电压为6VC .2L 两端的电压为3VD .2L 两端的电压为9V第3节 电阻【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经过探究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难点】探究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预习检测】1、课本上的小实验16.3—1表明不同导体对电流的作用大小不同。

导体的这种作用就叫作,符号;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有、、;符号分别为、、单位换算:1kΩ= Ω1MΩ= kΩ= Ω【共同探究】探究点一电阻1.按课本图16.3-1给出的演示实验连接好电路.(1)先将铜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2)断开开关,将铜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3)思考两种情况小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2.引导:如果给上述实验电路中接入电流表,可以看到,灯泡亮的时候通过电路的电流大。

所以,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比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大。

通过上面的实验知道,导体虽然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

在相同的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较大,也就是说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而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较小,表明镍铬合金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换算关系:1k Ω=1000Ω 1M Ω=106Ω。

元件符号:探究点二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什么?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粗细)…… 设计实验:实验电路装置及器材如右图所示。

其中:A 为细长的铜丝 B 为细长的镍铬合金丝 C 为粗长的镍铬合金丝 D 为细短的镍铬合金丝 进行实验:由于探究过程中涉及到多个因素,因此实验时采用 的实验方法对各个因素逐个研究。

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电流的计数越大,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电阻越 。

(1)探究电阻的大小跟材料的关系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改变的变量是 ,因此应选择的电阻丝是 和 进行实验。

结论1: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 关。

(2)电阻的大小跟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改变的变量是 ,因此应选择的电阻丝是 和 进行实验。

结论2: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 关。

相同情况下,导体的横截面越大电阻越 。

(3)电阻的大小跟导体长短的关系需要控制的变量是 ,改变的变量是 ,因此应选择的电阻丝是 和 进行实验。

结论3: 。

(4)除以上因素外,你们小组认因导体的电阻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实验并动手探究一下吧。

AB C猜想: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还有经过探究发现。

综上所述,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与导体的、、。

【拓展练习】1.A、B是两根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体,如果A导体的横截面积是0.5cm2,B导体的横截面积是5mm2,则导体A的电阻导体B的电阻。

2.有三根相同材料制成的导体A、B、C,在相同的温度下,A比B长,粗细相同;C与B长度一样,C粗些。

这三根导体的电阻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3、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中有电流,导体才能有电阻B.导体电阻的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的大小C.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的电流无关D.导体的电阻只与导体的长度有关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铜导线的电阻大B.两根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横截面积较小的电阻一定大C.长度相同的两根导线,细的导线电阻一定大D.长度相同,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也相同的导线,在任何情况下,电阻都一样大5.a是长1m,粗0.1mm2的康铜线;b是长1m,粗0.2 mm2的康铜线;c是长0.5m,粗0.2mm2的康铜线;d是长1m,粗0.1m2的镍铬线,要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是否有关,应选取做实验的金属线是( )A.a和b B.b和c C.a和c D.a和d6.在如图1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6A,当缓慢地给线圈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可以看到电流表的示数将( ) A.小于0.6A B.等于0.6A C.大于0.6A D.无法判断图1 图27.如图2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A.I AB<I BC B.I AB=I BC C.I AB>I BCD.无法确定第4节变阻器【学习目标】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3、通过演示和分组实验,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分析概括和应用力。

【学习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和原理。

【学习难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预习检测】1、导体对_________阻碍作用叫作_________;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