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饶市余干县初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上饶市余干县初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上饶市余干县初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物理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 . 8.60cmB . 1.69cmC . 1.6cmD . 以上读数都不正确2. (2分)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A . 安培B . 托里拆利C . 奥斯特D . 欧姆3. (2分)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 .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 萤火虫不是光源D . 以上说法均不对4. (2分)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万籁俱寂。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 . 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 . 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 .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 .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5. (2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 .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 . 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D . 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6. (2分) (2020·汽开区模拟) 老师指导爱米在舞蹈室镜子前跳舞,爱米看到自己在镜中的“舞姿”美妙,同时和镜中的老师相视而笑。

关于这个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 . 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B . 镜里“舞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 . 爱米离镜越远,镜中的“爱米”就越小D . 镜里“舞姿”和爱米舞姿是关于平面镜对称的7. (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张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光路是否可逆的问题,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 . 绕ON前后转动板EB . 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C . 光线从OB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D . 改变光线OB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8. (2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如图,以为月亮掉进水中了,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B .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D . 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9. (2分) (2016八·仙游月考) 某同学骑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s内通过40m的路程,那么他在前2s 内的速度是()A . 40 m/sB . 20 m/sC . 10 m/sD . 5 m/s10. (2分)潜水员从水中看岸边的路灯,所看到的灯的位置跟灯的实际位置比较()A . 高一些B . 低一些C . 相同D . 无法判定11.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照镜子时,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大B . 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鉴别其真伪的C .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入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为30°D . 在有些街头的拐弯处安装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12. (2分) (2019八上·昭平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 . 甲、丁B . 乙、丙C . 乙,丁D . 甲、丙13. (2分)下列关于物体成像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物距一定要小于l倍焦距B . 从水面上看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虚像C . 人靠近平面镜,所成的像大小不变D . 小孔成像和电影机成像均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14. (2分)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 .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B .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 .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D .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15. (2分)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且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B . 若它们都成等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短C . 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D . 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二、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16. (2分) (2018八上·成都月考) 、两车分别从、两点同时同向运动,经过秒、相遇,它们是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 _________ (填“ ”、“ ”或“ ”),、间的距离为________ .17. (1分)如图所示,透过晶莹剔透的露珠观察到叶脉变粗,此时叶脉所成的像与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相同.18. (2分) (2017八上·巨野期中)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________、音色,其中,音调由振动的________来决定。

19. (3分) (2016八·团风月考) 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________产生,经________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________处控制噪声.20. (2分)(2018·根河模拟) 电视遥控器是发出__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频道的,我们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可以“听出”是那位播音员在播音.21. (3分) (2016八下·滨海开学考) 美丽的大自然中各种神奇景象均蕴含一定的物理道理,白昼变夜的日全食是因为光的________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________形成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2. (3分)(2016·扬州模拟) 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cm)前18cm处,此时他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__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由于镜片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__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三、实验题 (共3题;共9分)23. (3分)(2019·长春模拟)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时,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板________放置在方格纸上。

(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________和物的大小关系。

(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A处,观察者在B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________处。

24. (2分)(2017·石景山模拟) 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激光笔、光的反射定律演示仪(包括小平面镜M、平板E和F),小新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一个平面内”.小新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①将F板旋转到与E板在同一平面,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在右侧F板上观察到反射光线OB,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②将F板与E板再次旋转到同一平面,改变激光笔的位置,用激光笔发出一束沿E板A′O方向射向O点的光,在右侧F板上观察到反射光OB′,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于是小新认为“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一个平面内”(1)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________.(2)请你针对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25. (4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档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__ (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_ 。

四、作图题 (共2题;共20分)26. (5分)(2016·泰宁模拟)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27. (15分)(1)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甲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如图所示,一小球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请画出小球的受到的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五、计算题 (共3题;共30分)28. (20分) (2019八上·鸡东期末) 百米赛跑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记录时间是9.706s,(空气中声速为340m/s)(1)他这样计时是否准确(2)这样记录的成绩是高还是低?(3)实际成绩是多少?(4)该运动员的百米平均速度实际是多少?29. (5分)一艘军舰利用声纳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3s,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30m/s,求该处海水的深度.30. (5分) (2019八上·诸城期中) 有一根铁管长520m,甲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用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听,若乙听到两次响声,已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为5200m/s,声音在温度是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乙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六、简答题 (共1题;共10分)31. (10分) (2019八上·马山月考) 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干旱时,实施人工降雨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7题;共16分)16-1、17-1、18-1、19-1、20-1、21-1、22-1、三、实验题 (共3题;共9分) 23-1、23-2、23-3、24-1、24-2、25-1、25-2、25-3、25-4、四、作图题 (共2题;共20分) 26-1、27-1、27-2、27-3、五、计算题 (共3题;共30分)28-1、28-2、28-3、28-4、29-1、30-1、六、简答题 (共1题;共10分)31-1、3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