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海通讯展发展现状——以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为例调查报告人:班级:商务旅游系会展101 学号:134110136章节目录:页脚内容1前言(一)上海通讯展现状分析1.1自身经营状况1.2外部环境1.3竞争因素(二)SWOT分析2.1优势(strength)分析2.2劣势(weakness)分析2.3 机会(Opportunity)分析2.4 威胁(Threat)分析(三)促进上海通讯展发展的对策3.1上海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便于招商引资3.2大力宣传上海的信通讯形象3.3举办与异地通讯展有差异的通讯展会(四)小结页脚内容2前言:近几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小到大,单一到多样,从业余到专业,在我国,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而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龙头,上海会展业中的通讯展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是我国重要的出海口,国际化程度比较高。
因此研究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可以让我们对上海会展业里的通讯展的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上海会展业能更好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上海通讯展现状分析1.1自身经营状况:1.地理环境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南北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已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性会展业协会。
2.发展过程(1)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的专业会展公司寥寥无几,每年举办的大型会展不过十来个,从未页脚内容3举办过通讯类展会。
(2)90年代全国性或国际性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
1990年,上海每年举办的展览会只有40个,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
到了1999年,上海的会展数量达150个,通讯展占了20%。
展览面积80万平方米。
(3)21世纪以来上海市会展猛增至270个,会展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
2001年上海会展业更呈现蓬勃生机,交易额达550亿元,会展直接收入达1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45%,跃居全国会展城市之首。
专业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已逾百家,直接从业人员超过4000人,会展业已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
方兴未艾的上海会展业,有力促进了中外技术合作、信息沟通、贸易往来、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行业基本情况(1)企业构成:根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对目前310家会员单位的统计情况来看,上海市会展行业企业已呈多元结构发展,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占11.9%;民营企业占69%;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占17.7%。
(2)基础设施基本现状目前上海市可举办大型国际性展览会的场馆面积总合为205081平方米,其中只有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可提供展出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其他7大展馆均小于5万平方米。
上海市八大展馆总展出面积汇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103500㎡,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31400 ㎡,上海展览中心 21743 ㎡,上海世贸商城 21600 ㎡,上海国际展览中心 12000㎡,上海农业展馆 7600 ㎡,东亚展览馆 4500㎡,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2738 ㎡,合计:205081㎡。
1.2外部环境: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产业有了蓬勃发展,进入了信息时代,通讯信息展应运而生。
我国2000年通讯产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亚洲的信息通讯中心由日本向中国页脚内容4转移,中国成了世界最大的通讯产业代工、制造地。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的信息通讯产业发展为国内前列,大型的国际信息通讯展开始在上海举办,结束了北京、广州的国内信息通讯展垄断局面。
1.3竞争因素: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北京国际信息通讯展和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办的广州国际信息通讯展,是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最直接和强有力的竞争对象,这两大信息通讯展举办历史比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悠久,展览面积比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广,展会影响力目前稍比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大。
(二)SWOT分析2.1优势(strength)分析:1.会展发展基础较好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是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拥有中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
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
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心,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中排名第3,是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中心,还是全球第二大钻石现货交易中心。
上海的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全国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海归人才选择到上海工作创业,亚洲第一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同样位居国内第一。
上海工业总产值占中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钢铁、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造船、精密仪器、电气工程、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工业等为主。
2010年上海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873.58亿元,增长13.1% ,预计上海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将超一半。
页脚内容52.高度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近些年来上海在国际上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上海会展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个展览会单靠当地或国内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已经无法达到其国际化的要求,因此上海在这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靠强大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览会得以逐年发展壮大。
3.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发展机制上海是国内会展行业发展较早的城市之一,通过20年的自我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行业发展链条和适合自身发展的机制。
同时作为中国对外发展的一个主要窗口,上海也不断地吸取了国际上先进国家和地区在会展行业发展上的经验和优点,这些都是行业进一步提高的基础所在。
4.本土潜力十足信息科技开发区及国外信息通讯制造商的青睐上海本土的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开发区,是目前国内除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广东深圳华强北科技开发区信息通讯技术科技含量最高的科技开发区,并且有超越前两者的趋势。
进入2000年以后,各大著名的信息通讯厂商纷纷在上海黄浦区南京路步行街设立自家产品的旗舰店,例如苹果、三星、索尼等,而且这些厂商的最新产品和旗舰产品近年来多数选择在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发布。
2.2劣势(weakness)分析:(1)展览场馆供应相对不足上海的展览场馆供应相对不足。
目前上海市可举办大型国际展览的8大展馆总的供给场地面积只有20万平方米,已经严重制约了上海市国际展览会的进一步发展。
同国际上著名的展览中心相比,上海的展览场馆供应明显不足。
(2)布局不合理页脚内容6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先后兴建了国际展览中心、世贸商城、光大会展中心等场馆,但这些场馆展览面积有大有小,而且场馆布局分散,资源分散导致有些场馆规模和影响很小,不足以吸引足够的客商。
2.软件条件(1)通讯展会主题不明确举办通讯展除了搭建展台、布置会场,把展品呈现给观众以外,最重要的是应该融入参展者的科技、环保和文化等元素。
而目前中国最缺少的就是这些元素。
长期以来,中国的展会设计都是由建筑师、装潢师及相关专业人员独当一面,而且中国展会主要在商业销售方面徘徊。
而国外一些世界著名展城已把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给人们领略世界文化、畅游科技创新的空间。
在2014年的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上,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在规模上已可比肩国际上的信心通讯展,在数字统计上似乎已达到甚至超过了一些国际同类展会。
但是给人感觉却有点乱纷纷。
这边展示的最新科技的信息通讯产品,那边却在展示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产品,一个展馆同时在大量展示着最新科技的通讯产品和在市场已销售多年的老产品,没有明确的主题。
展会就是一张名片,是一个窗口,它需要经济型的集合和知识型的交融。
而实际上,我们的展会离国际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2)缺乏专业人才会展业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开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遇见性及熟练的外语水平和娴熟的沟通能力。
相关院校培养出来的会展专业人才其理论与行业现实有较大差距,同时会展行业目前未到达一个成熟期,其相关知识和业务流程还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中。
上海目前会展人员少,高级人才少,专业性人才少,十几个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水平和专业的素质,大都来自各页脚内容7行各业,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国际惯例和富有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十分匮乏,许多会展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尚停留在商品展销、成就展览的水平上,这些都成为制约上海会展业务开展以及会展组织水平提高的“瓶颈”。
(3)缺乏适当的行业标准一个行业完善需要有适当的行业标准作为基础,而目前上海市会展行业恰恰缺乏了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
无论是从展览会评估标准、行业企业标准还是行业从业人员的标准,都处于一种缺位的状态。
2.3 机会(Opportunity)分析:上海日益提高的国际形象和自贸区的建立为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即将投入使用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也为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提供了过硬的基础措施。
2.4 威胁(Threat)分析:北京国际信息通讯展和广州信息通讯展由于举办年份较于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更为久远,且目前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和广东深圳华强北区比上海的科技园区科技水平高出不少,上海国际信息通讯展想超越这两者仍需不少时间。
(三)促进上海通讯展发展的对策:3.1上海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便于招商引资:上海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心,经济发展势头已经有超越“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的趋势。
加上自贸区的建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外商投资和扎根在上海,中国信息通讯产业的重心近年来也逐渐由北京、深圳转移到上海,这无疑为上海的信息通讯展带来绝佳的发展机会和前景。
页脚内容83.2大力宣传上海的新通讯形象3.3举办与异地通讯展有差异的通讯展会页脚内容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