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对策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对策作者指导老师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发展农产品物流,有利于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的流通价值,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几个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主要特点,在借鉴国外农产品物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特点、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国内外;农产品;物流;现状;对策The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griculturalProducts Logistics at Home and AbroadAbstract: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which is rich in agricultural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which is helpfu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circul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ealizing the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circulation, and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log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Key words: At home and abroad;Agricultural products;Logistics;The status quo;Countermeasures引言农产品物流指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经济流动,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和组织目标[1]。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目标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节约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损耗,从某种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目前,中国物流行业已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然而,由于中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农产品物流发展严重滞后,不仅大大削弱了中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已经成为中国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
目前,中国国内关于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专家从各个角度开展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
但总的来说,研究还是贫乏的,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因此,在借鉴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探索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研究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提高中国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对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1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但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产品物流不畅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1.1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产品物流有了较快的发展,2004年农产品物流总额为12万亿元[2],同比增长%。
(1)农产品物流体系初步建立,形成多形式、多渠道的格局。
逐步形成了由“生产者或代理商-农产品批发市场-社区菜市场( 向超市过渡)-消费者”以及由“生产者或代理商-农产品经销公司-超市-消费者”构成的农产品物流主渠道。
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一整套组织环节。
(2)农产品的物流增值服务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分类与分类包装、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配送、特种农产品仓储与管理等增值服务水平较低。
(3)农产品物流主体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主要有国有商业企业、供销社外,农产品物流业中的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各类企业,同时,还有农村生产经营大户、专业协会、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4)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
在农村广播、电视、电话等传统媒体发布农产品信息基本得到普及,部分地区的农产品物流主体已配备了电脑,建立了自己的网页,并成立了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和农业专业性网站。
(5)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据统计,1999年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总数已达2586个。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有4862个,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00多个,2003年的交易额达到亿元。
1.2 我国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1.2.1农产品物流体系发育尚不健全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主要以农户和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为主,农户仅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一些简单而分散的运输储藏活动,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办了低水平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
以发展农产品物流为核心业务的农业合作社、农民协会、农村供销合作社以及专业运输公司、仓储公司、配送中心等专业物流组织匮乏。
农产品物流的各个环节未实现集成整合,也没有对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流动过程进行统一管理[3]。
各类中小贸易企业为争夺一定的市场份额,同行之间竞相压价,造成流通秩序混乱;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缺乏竞争优势。
此外,受多种因素影响,现阶段发展较为盛行的农业行业协会还仍然组织不健全,功能不完备,起不到行业规范和自律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 一是自身素质低,从农业生产中分工出来的农民组成专业运销队伍,缺乏必要的物流专业知识和收集加工信息的能力;二是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信息独占,不能实现供应链上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三是运销能力低,市场风险大,抵御风险能力差。
1.2.2 运输条件较为落后首先,农村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有些偏远山区还未达到村村通公路,有些地区交通拥挤堵塞,多种形式联运尚未形成。
在农产品收获季节,难以满足大量、快速运输的要求。
其次,运输车辆不能满足农产品运输的要求,我国农产品运输车辆大都是敞篷车,只有少数密封式箱式货车,冷藏车货车数量更少,使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途损耗量20%-30%[4],每年有总值为750亿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腐烂、损失,而农产品物流发达国家仅损失5%。
1.2.3 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据调查,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农产品总成本的30%-40%,2003年,我国粮食物流成本在整个成本构成中占40%以上,而鲜活产品则占60%左右,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我国农产品的高物流成本,再加上比较高的生产成本,必然使我国的农产品价格高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价。
农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盟国家有些农产品的到岸价远低于我国农产品的产价。
我国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也是十分惊人的。
有数据统计,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全国每年果品腐损近1200万吨,蔬菜亿吨,按每千克1元计算,经济损失上千亿元。
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美国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3]。
另外,我国农产品无效物流也是十分巨大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蔬菜中毛菜和净菜销售的结果比较,100吨毛菜可以产生20吨垃圾,而我国毛菜进城到农贸市场上销售是十分普遍的,由此可以推算出毛菜进城存在着一个数量惊人的无效物流成本;如果再加上相关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市容管理方面的费用,维持一个农贸市场的正常运作,成本开支将是惊人的。
1.2.4 物流过程增殖能力弱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农产品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为1:3-1:4,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为80%。
而我国农产品加工率仅为20%-30%,加工增值比例为1:1左右。
蔬菜水果经过采后储藏加工,国外增值比例为1: ,我国是1: 的水平[4]。
我国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为1%,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加工比例不到10%。
在我国农产品物流链上,品牌数量少,覆盖率低。
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只是经过了初级加工便进入市场,而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基本上没有任何加工和包装环节,以散装原产品为主,这不仅导致农产品增值能力差,也带来了高的运输成本和农民的经济损失。
1.2.5 农产品物流技术落后农产品的生物性能( 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 对运输效率和保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却大多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
有数据表明,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5],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美国蔬菜水果物流则更为典型,其产品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1.2.6 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是物流业的灵魂。
但是在我国农产品物流尚未构成有机协调的网络系统,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低。
农产品物流信息不但包括市场信息,还包括物流资源信息,我国当前市场所能提供的信息品种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