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弦函数的图像》教学案

《正弦函数的图像》教学案

《正弦函数的图像》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单位圆中的正弦线;
(2)理解正弦诱导公式的推导过程;
(3)掌握正弦诱导公式的运用;
(4)能了解诱导公式之间的关系,能相互推导;
(5)理解并掌握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最大(小)值、单调性、奇偶性;
(6)能熟练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弦线表示α,-α,π-α,π+α,2π-α,从而体会各正弦线之间的关系;或从正弦函数的图像中找出α,-α,π-α,π+α,2π-α,让学生从中发现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通过正弦函数在R上的图像,让学生探索出正弦函数的性质;讲解例题,总结方法,巩固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归纳能力;让学生体验自身探索成功的喜悦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矛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经;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正弦函数的性质。

难点: 诱导公式的灵活运用,正弦函数的性质应用。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运用单位圆中正弦线或正弦函数图像中角的关系,引发学生探索出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通过例题和练习掌握诱导公式在解题中的作用;在正弦函数的图像中,直观判断出正弦函数的性质,并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掌握正弦函数的性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

教学用具:投影机、三角板
第一课时正弦函数诱导公式
一、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正弦函数定义,以及终边相同的角的正弦函数值也相等,即sin(2kπ+α)=sinα (k ∈Z),这一公式体现了求任意角的正弦函数值转化为求0°~360°的角的正弦函数值。

如果还能把0°~360°间的角转化为锐角的正弦函数,那么任意角的正弦函数就可以查表求出。

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探究新知】
1. 复习:(公式1)sin(360︒k +α) = sin α
2. 对于任一0︒到360︒的角,有四种可能(其中α为不大于90︒的非负角)
(以下设α为任意角)
3.公式2:
设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 ,y ),则180︒+α终边 与单位圆交于点P’(-x ,-y ),由正弦线可知:
sin(180︒+α) = -
4.公式3:
如图:在单位圆中作出α与-α角的终边, 同样可得:
sin(-α) = -sin α, 5. 公式4:由公式2和公式3可得:
sin(180︒-α) = sin[180︒+(-α)] = -sin(-α) = sin α, 同理可得: sin(180︒-α) = sin α, 6.公式5:sin(360︒-α) = -sin α 【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x
x
P (--y )
[
[[[
⎪⎪⎩
⎪⎪⎨⎧β∈βα-β∈βα+β∈βα-β∈βα=β为第四象限角
),当为第三象限角),
当为第二象限角),
当为第一象限角,当
36027036027018018018090180)
900
1.
例题讲评
例1. 求下列函数值
(1)sin(-1650︒); (2)sin(-150︒15’); (3)sin(-4
7π)
解:(1)sin(-1650︒)=-sin1650︒=-sin(4×360︒+210︒)=-sin210︒ =-sin(180︒+30︒)=sin30︒=2
1
(2) sin(-150︒15’)=-sin150︒15’=-sin(180︒-29︒45’) =-sin29︒45’=-0.4962 (3) sin(-47π)=sin(-2π+4π)=sin 4π=22
例2.化简:
()()()()()
πααπαπαπαπ---+-+-sin 3sin sin 3sin 2sin 解:(略,见教材P24) 2.
学生练习
二、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内容有哪些?所涉及到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请向老师提出。

(3)你在这节课中的表现怎样?你的体会是什么? 三、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