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症护理
3 子痫:子痫典型发作过程先表现为:眼球固定,
瞳孔放大,瞬即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 口角及面部肌肉颤动,数秒后全身及四肢肌肉 强直,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发生强烈的抽动。
4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孕
妇妊娠20周以前无蛋白尿,若出现蛋白尿大于 等于0.3g/24小时,高血压孕妇20周前蛋白突 然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发生率 :我国 9.4% ,国外 7-12% 是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之一.
病因?
病因学说
1 子宫-胎盘缺血学说 认为是由于子宫张力 增高,影响子宫血液供应,造成子宫-胎盘缺 血、缺氧所致。 2 神经内分泌学说 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前 列腺素系统平衡失调,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对 肾素血管紧张素敏感性增高,血管收缩,血压 升高。此外,气候寒冷、精神紧张也是本病的 主要诱因。
分类及临床表现
1 妊娠期高血压:血压大于等于 140/90mmHg,妊娠首次出现,于产后12周 恢复正常,蛋白尿(-),患者可伴有上腹不 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 2 子痫前期: 轻度:妊娠20周以后首次出现血压大于等于 140/90mmHg,尿蛋白大于等于0.3g/24小 时或(+),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等症状。 重度:血压大于等于160/110mmHg,尿 蛋白大于2.0g/24小时或(++),持续头痛 或其他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上腹部不适。
用药护理
硫酸镁是目前治疗重症妊娠高血压疾病的 首选解痉药物。镁离子能抑制运动神经末 梢对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间 的传导,使骨骼肌松弛,从而预防和控制 子痫的发作,且对宫缩和胎儿均无不良影 响。
用药方法
1)肌肉注射。 2)静脉用药。
• 毒性反应: 正常孕妇血清镁离子浓度为0.751mmol/L, 治疗有效浓度为1.7-3mmol/L,若高 3mmo/L即可发生中毒症状.首先为膝反 射j减弱或 消失,随着血镁浓度增加可出 现全身肌张 力减退呼吸困难,复视语言不 清,严重者 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呼吸,心跳 停止.危 及生命.
护理诊断
2知识缺乏:缺 乏本病有关知识 和自我护理知识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2用药指导:解释本病常 见治疗药物用法,注意事 项及不良反应 3自我护理指导:指导病人 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鼓 励病人根据体力调整活动 量,避免感染、外伤、寒 冷刺激、精神紧张等因素
评价
3.焦虑:担心胎 儿危险有关
病人住院期间焦 虑减轻
护理诊断
5.潜在并发 症:子痫, 与妊高征治 疗不及时有 关
护理目标
病人住院期 间不发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痫
护理措施
1.减少刺激,置患者于单人暗室,保持绝 对安静,适当限制探视 2. 集中操作及治疗,避免干扰 3.绝对卧床休息,加强生活护理 4.防止受伤十分重要,必须专人护理,加 用床档,以防患者从床上跌落。若有假牙 应取出,并于上下臼齿之间放置一缠以纱 布的压舌板,以防咬伤唇舌5.先兆子痫设 专人护理 6.低流量吸氧,加强胎儿监护,注意观察 有无阴道出血及宫底上升,腹痛等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终止妊 娠 1给病人讲解胎盘早期剥离、肾功能衰竭 的早期症状 2密切观察尿量变化,必要时进行肾功能 检查 3密切观察阴道有无流血流液 4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师
• • • • • • •
根据浊度反应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 尿蛋白<0.1g/L:一; 尿蛋白为0.1—0.2g/L:±; 尿蛋白为0.2—1.0g/L:+; 尿蛋白为1.0~2.0g/L:++; 尿蛋白为2.0—4.0g/L: +++; 尿蛋白>4.0g/L: ++++。
了解了妊高,接下来的处理……
预
防
开展妊高征的预测。
• 预测方法较多,均在妊娠中期进行,常用以下 几种。对预测为阳性者应密切随防。 (1)平均 动脉压(MAP):一般在妊娠20-28周进行 MAP测定。计算公式为:(收缩压+舒张压 x2)/3,当MAP>85mmHg为预测妊高征的分 界线,表明孕妇有发生妊娠高血压的危险。 (2)翻身试验(ROT):一般在妊娠26-30周进 行测定。孕妇左侧卧位时测血压。待舒张压稳 定后,翻身仰卧5分钟再测血压。若仰卧位舒 张压较左侧卧位>20mmHg为阳性,提示孕 妇有发生妊高征倾向。
• 注意事项 : 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均应注意以下事项: 1,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 2,尿量不少于600ml/24小时,不少于 25ml/小时. 3,治疗时备钙剂作为解毒剂.监测血镁. 4 , 肾功不全减量或停药.
评估…… 诊断 计划 实施 评价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1休息与体位:嘱病人多卧床 休息,下肢抬高,增加静脉回 流 2饮食护理:低盐高蛋白易消 化饮食,告知其重要性,适当 限制液体摄入量 3病情监测:定期测体重,记 录24小时出入量及尿蛋白含量 4保持床单位整洁,指导病人 更换体位,穿宽松的衣服,保 持皮肤清洁,观察水肿部位有 无发红、破溃现象
主要病理生理变化简示如下:
周围小血管阻力增加 全身 小动 脉痉挛 肾小球通透性增加 肾小动脉及毛 细血管缺氧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钠重吸收增多 蛋白尿 水肿 血压增高
• 本病的基本病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全身各 系统灌流量减 少,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死亡 1,脑 :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水肿等 严重者可致脑出血. 2,肾 脏:肾小球水肿,梗死,肾血流量和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 下降,出现蛋白 尿. 3,心 :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心肌缺血,间 质水肿等,心脏负 担加重,而致心衰 4,肝 :肝细胞因缺血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坏死. 5.血液: (1). 全身小动脉痉挛,通透性增加,血液浓 缩,血容量不能 正常增加. (2). 凝血:
4 扩容药物 扩容应在解痉的基础上进行,扩
容治疗时,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防止 肺水肿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常用的扩容剂有: 人血白蛋白、全血、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苷。 5 利尿药物 仅用于全身性水肿、急性心力衰 竭、肺水肿、脑水肿、血容量过高且伴有潜在 性肺水肿者。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水 和电解质平衡情况以及药物的毒副反应。常用 药物有:呋塞米、甘露醇。 6 适时终止妊娠 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 有效措施
评价
4.有胎儿受 伤的危险: 与血压过高 有关
病人住院期间胎 儿未受伤
1.B超监测胎盘功能及胎儿宫内 病人入院期 发育情况 间胎儿未受 伤 2.指导病人左侧卧位吸氧三十 分钟bid.嘱病人减少活动,多休 息 3.教会病人自数胎动一小时tid, 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4.遵医嘱正确使用硫酸镁及胎 儿肺成熟药物 5.指导病人发现阴道流血,腹 痛及时汇报 6.保持心情愉快,减少生活压
处理原则
• 对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应加强 孕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防发 展为重症。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 应住院治疗,积极处理,防止发生子痫 及并发症。
• 治疗原则为休息、镇静、解痉、降压、 合理扩容以及利尿,密切监测母胎状况, 适时终止妊娠。
常用治疗药物
1 解痉药物 首选硫酸镁。硫酸镁有预防和控制子
3 免疫学说 认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病因是胎 盘某些抗原物质免疫反应的变态反应。妊 娠被认为是成功的自然同种异体移植,其成 功有赖于母儿间的免疫平衡. 如平衡失调,即可导致排斥反应,引起一系 列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病变,从而发生妊娠 期高血压病. 4 缺钙与妊娠高血压疾病 根据流行病学调 查,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缺钙有 关,孕期补钙可使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 下降。
了解一下水肿分级
水肿分级:“+”水肿局限于踝部、小腿; “++”水肿延及大腿; “+++”水肿延及腹部、外阴; “++++”全身水肿或伴腹水。
尿蛋白 de 小知识
•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 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 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 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 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 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 白尿。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 性为阴性,记为(-)。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 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 可出现阳性。
评价
病人水肿减 轻,皮肤无 破损,未发 生压疮。
1体液过多,水 病人一周内水肿 肿:与下腔静脉受 减轻 增大子宫压迫使 血液回流受阻或 营养不良性的低 蛋白血症有关
2知识缺乏:缺 乏本病有关知识 和自我护理知识
病人入院四天内 了解本病相关知 识
1.疾病的知识指导:解释本 病人现已了 病病因病程,常见症状,治 解相关自我 疗目的方法及预后,鼓励病 护理知识 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评价
生命体征 平稳,无 子痫发生
6.潜在并发 症:肾功能 衰竭、胎盘 早期剥离
病人病情控 制良好,未 发生并发症
生命体征 平稳,无 任何并发 症发生
1.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开展围妊娠期及围 生保健工作。 2.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掌握孕期的基本知识, 自觉进行产前检查。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孕妇应进食含蛋白 质、维生素、铁、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 的食物及新鲜蔬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 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 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 4.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从妊娠20周开始 每日补钙1-2g,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 病的发生。
妊娠期高血压
产科一区 郭晓珂
• 定义:简称妊高征。 • 指妊娠20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 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者可出现抽搐、 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 亡。 • 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
• 初孕妇,孕妇年龄小于18岁.大于35岁 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高血 压,肾炎,糖尿病等病史,营养不良发病风 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