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2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最新版课件第2章

国际政治格局与国际政治秩序之间的关系 国际政治系统与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目录
第一节 国际体系及其特征
第二节 征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
第三节 单元
国际政治系统与互动
3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01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二是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到1945年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三是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
的时期——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
四是多极化与多元化发展时期。
2.国际体系发展变化的原因
国际体系自形成之日起就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演变速度更
7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与形成
1.国际体系产生的的历标史志条件
国际体系的形成绝非偶然,而是具有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 首先是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
其次,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又一重要因素。
最后,殖民政策的出现是国际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1.国际政治系统是单元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国的政治发展对国际社会的依赖日益加重,国际政治系统就成为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
环境因 素,制约着国家政治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水平。不仅如此,国际政治系统的结构发生 变化,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进程也会发生变化。
2.国际政治系统的结构决定着单元的地位 在一定格局中国家的排位和次序是由结构所确定的,在单极格局中,处于霸权地位的大
体系的范围内’”,它打破了民族壁垒,完全把世界联结成一体。
8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及
1.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 原因
国际体系自形成之后,迄今为止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
一是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的基础,世界政治是世界经济的集中表现 。
6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这主要体现在: (1)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对其起决定作用。 (2)世界政治对世界经济也有反作用,二者往往互为因果、彼此制约。 (3)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之间是相互渗透的。
国际体系的整体性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各行为体单个力量相互作用而融合成的整体 力量,这不是各行为体意志和愿望的直接表现, 而是这些意志与愿望相互冲突、相互制约的 集中表现。
2.相互联系性 从国际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来看,二者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世界经济主要包括经济制度、经济实力与规模,以及经济关系,是国际 范围内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总称。世界政治主要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实 力与规 模,以及政治关系,是国际范围内战争、和平、强权、民主等政治现象的总称。
国际体系及其特征
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体系的形成
国际体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开 始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最终形成于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之时。其中,世界政 治体系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上是同步形成的。
16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系统与单元之间的互动
1.国际政治系统与单元的影响和作用是双向的 这种相互作用并不容易区分,既难以区分先后与因果,更难以区分大小与轻重,特别是,当
我们把观察的视角放在某一结果或某一过程时,国家与国际系统总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 。单元的互动影响了结构,而结构的特征又影响了单元的行为。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当今世界出现了一系列综合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因素在 内的全球性问题,如和平与发展问题、裁减核军备问题、外层空间和海洋的和平利用问题,以 及全球生态平衡问题等。
3.不平等性 国际体系的不平等性最充分地体现在不 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上。国际体系的不
平等性,构成了国际体系内部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根源,同时也揭示了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 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类型
1.国际政治格局及其构成 所谓格局,是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
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简言之, 国 际政治格局就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力量对比状态。
13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03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政治系统与互动 单元
14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政治学系列教材
单元对国际政治系统的影响
1.单元是国际政治系统的基础和组成部分 国家行为体 (包括非国家行为体)是国际政治系统产生的基础,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系统
12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政治学系列教材
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征
1.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 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国际政治格局总是一定时代条件下的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在同一时代条件下,格局的
外在形态可能不同,但其内在结构的本质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格局的外在形态可 能一样,但其内在结构的本质却是不一致的。
2.国际政治系统与单元的双向影响和作用并不是完全对等的 3.国际政治系统对单元的作用具有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系统论方法是一致的。它的主 要原则是:把研究的对象纳入它所属的整体,从整体来认识和对待的整体性原则;强调整体内 的各部分、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的相互联系性原则;整体内部各部分、各要素的联系 是有一定的结构和规律的有序性原则等。由此可见,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方法 是强调整体优先的分析方法。这对于国际政治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治格局区分为几种基本类型: (1)单极格局,即某一个主要的大国或政治力量在国际政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该国或
政治力量周围存在着一系列其他主权国家或政治力量,但并不能够成为与之抗衡的政治力 量,该主要大国或政治力量独霸世界。
1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的基本组成部分。 2.单元的对外行为及互动推动了国际政治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国际政治系统是由不同国家或其他行为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集合体
。 3.单元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国际政治系统的性质特征 国际政治系统之所以表现为不同的性质特征,根本原因在于单元国家的性质不同。 4.单元力量的发展推动着国际政治系统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在权力分配关系中的一种结构状态,它虽然具有
国际体系是随着人类进入国际社会后逐步形成的,包括世界政治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 在内的国际体系是国际社会的基本表现形式。所谓国际社会,是指各个人类政治共同体或 国家及其成员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或指因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共 同体。国际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 四版)
1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四版) 政治学系列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编21世纪
第二章 国际政治的体系与 格局
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 重 国际体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点 国际体系发展演变的历史阶段 问 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形式 题 国际政治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之间的关系
(1)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是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基础和前提。 (2)国际政治力量的形成,与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及其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紧密相关 。 (3)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两者的演进呈同向性 发展的趋势。 3.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4.国际政治格局在演进过程中, 总是新旧交叠, 呈现出过渡性特征
所。世界市场使货币发展为世界性的,并形成了世界货币体系。
最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是帝国主义统治、控制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总体, 既
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国际体系形成时期的生命线。
由此可见,国际体系主要由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 世界贸易体系、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世界金融体系和以统治剥削为基础的世界殖民体系所 组成,它使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在经济上处在‘世界市场的范围内’,在政治上‘处在国家
就外在形态而言,格局与时代发展的一定阶段也是有关联的,作为格局初始形态的一元 格局,就是由资本主义时代初级阶段的特点所决定的。
2.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范围内各种国民经济类型和经济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关系的结
构状态,或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状态。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之间,既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 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快,范围更广,内容也更加深刻,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