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理论课件(第三、四、五、六章)
财务会计理论课件(第三、四、五、六章)
会计核算的四个前提 会计核算的12项一般原则 六个会计要素
《企业会计准则》
内容包括
分行业会计制度
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基本会计准则和38个 具体会计准则
二、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利益协调
1.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是一份经济契约,旨在敦促企业通过一套通用的财务报告披露信 息; 增加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限制了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政策的可选 择性; 遵循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会影响各个相关利益集团的决策行 为及既得利益。 2.相关利益集团对会计准则制定的态度
2.通过空挂应收票据,高估资产和股东权益
安然公司于2000设立了四家分别名为Raptor Ⅰ、 Raptor Ⅱ 、 Raptor Ⅲ 、 Raptor Ⅳ公司,为安然公司投资的 市场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未收到Ⅳ公司的认股款而虚增实 收股本。
3.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操纵利润
设立LJM开曼公司使其成为安然公司购买资产的资金来源, 调整利润的工具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严格界定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财务责任和义务
法案的第302条和第906条则分别在民事和刑事方面直接规定了上市公 司CEO和CFO的特别书证要求,对违反财务报表披露要求的行为,对个人的处 罚额由5000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判处的监禁期限由1年延长到10年,对团体 的处罚额由10万美元提高到50万美元,新法案还规定,如果公司财务报告在 12个月之内被宣布需要修改,无论修改是基于何种原因,CEO和CFO都将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 2.强调了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和职责 3.对公司的信息披露作了明确要求 4.对公司的外部审计作出了严格规定 (1)禁止审计人员同时为一家公司提供审计和咨询业务;(2)建立一个独 立的监管委员会(5名成员,其中2名具备CPA资格),经费由公司承担
公认阶段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 该期间共出版了31号《意见》和4号《说明》,其中第4号 《说明》——“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影 响最大。但由于研究工作缓慢而遭到批评,并发生了影响 很大的“投资贷项”游说案例。
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为刺激对新工厂和设备的投资,通 过了投资税收抵免法案(Investment Tax Credit) 企业在购买高质量的设备时,可以新设备的购入成本的一定 比例抵减企业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 争议:会计上如何处理这一投资减税额
直接冲销法或流尽法(Flow-through Method)
两种观点
递延法(Deferred Method) 1962年12月,会计原则委员会以微弱优势偏向了递延法 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第96号会计系列文告,宣布同时认可直接冲销法和 递延法
3.完善与提高阶段
197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取 代会计原则委员会,该机构为民间组织团体, 成为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正式制定机构,至今 制定的会计准则有一百多个,并对其他国家及 国际性组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02年3月5日《财经》一文曾这样描述世纪星源
世纪星源(深交所代码0005)是中国证券市 场上一家看起来平凡不过的上市公司-----每年都 有些盈利,不很多,因此几乎没有引起过市场的 关注,也不大有庄家狂炒,但也不太少。除了其 前身是中国资本市场鼎鼎大名的深圳原野,它几 乎没有可以引人注目的地方。 世纪星源的前身是深圳原野纺织股份有限公 司。深圳原野注定要在中国资本市场写下一笔, 它是第一家被监管部门认定造价而停牌的上市公 司。1994年1月3日,世纪星源股票复牌,它是中 国股市第一家停牌后又复牌的公司
投资者抱怨财务报表不真实是导致损 失的主要原因之一,1933、1934 年通过美国《证券法》、《证券交易 法》 证券交易委员会委托美国会计师协会 制定会计原则
1937年颁布第一份 “公认会计原则”
2.发展过程
研究形成阶段
20世纪30至50年代,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和发布会计 原则,该期间共发布了51份会计研究公告,但不具权威 性
(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的原因
间接原因
20世纪初,美国股份有限公司纷纷出现, 要求提供会计信息,而美国会计实务处 在极度自由化的局面 会计信息有较强的随意 性 会计艺术论 突出会计人员本身的知 识、智慧的技巧 会计职业界开始会计实务 规范化的尝试
直接原因
1929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 美国证券市场面临崩溃
债权投资者
投资者
国有股权投资者 法人股权投资者 机构流通股投资者 个人流通股投资者
投资者的利益与偏好
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裂痕较大 国有投资者的利益:代理或多重代理,治理权力丧失,行政 利益高于经济利益 个人投资者的利益:资金产权清楚,单纯的经济利益,获利 期望寄托在股票增值上,高换手率使无 法建立稳定的关系
案例的启示
1.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会计制度由失范走向规范的过程 2.反映了准则制定中各方利益的协调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20.31%,比1996年提高1倍多,而且由于 该笔投资收益递延到未来,1998年世纪星源亏损近两亿的 情况下,依然依靠2.89亿元的投资收益而实现利润为正。 投资者:1997年世纪星源每股收益为0.45元,此后股价不断攀 升,表明市场对该笔交易的影响作出了反映 会计事务所:既满足了客户的基本要求,也避免了执业的风险 准则制定机构:对信息的披露实施了一定控制,维护了制定者 的权威
第三章 会计规范--公认会计原则
一、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一)对“公认会计原则”的理解
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Accounting Standard)
美国会计学家佩顿和利特尔顿认为:公认会计原则之主体,非会计 方法和程序,但为会计方法和程序的指南针。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会计术语委员会指出:公认会计原则是所 采纳或宣称的一半法则,是为行为或实务确立的 基础。 葛家澍认为:会计原则是会计的指导方针,公认会计原则是得到重 大权威支持的会计原则。 要点: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得到公认
4.通过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自我交易,隐瞒巨额损失
安然公司拥有错综复杂的庞大合伙企业网络组织,为特别 目的设立了约3000家合伙企业和子公司,其中有900家设在 海外的避税天堂
2002年7月: 美国正式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萨-奥法案》起源于2001年末爆发的美国安然事件, 为整顿上市公司秩序、维护投资者信心,美国参议员萨班 斯(Sar-banes)和众议员奥克斯利(Oxley)联合提出了 《萨-奥法案》,该法于2002年7月正式获得通过。 《萨奥法案》是继美国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 法》以来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其效力涵盖了注 册于美国证监会(SEC)之下的14000家公司,其中包括了 大量的非美国公司。
2.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博弈
公司 投资者
准则制定机构
(1)公众利益理论:以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缺乏有足够说服力的工具来衡量 两个疑义 也许制定机构与公众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2)利益集团理论
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面对不同的选民,制定机构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同时 实现自身利益
中国会计原则制定的背景
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世纪星源对本笔交易的会计处理
借:长期投资——百灵公司39,029,874.69(1.07HKD36476518.40) 其他应收款——百灵公司653,260,125.31(1.07HKD610523481.6) 现金 42,800,000(1.07HKD40,000,000)
贷:长期投资——世纪星源 其他应收款——世纪星源 投资收益
公司重组前后结构
世纪星源
100% 100% 60%
丰裕物业公司
10%
国商公司
25%
深圳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司
5%
区投资管理公司
公司重组后结构
100% 100%
世纪星源
香港首冠
60%
长江资源
100%
100%
100%
35%
香港丰立
丰裕物业公司
60%
国商公司
深圳龙城星源 股份有限公司 区投资管理公司
5%
表明:中国会计学会对会计准则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在财政部会计司
1992年11月,财政部签发《企业会计准则》,要求 自1993年7月1日起在全国施行
朱镕基: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不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 迟早要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我们的会计制度改革 和发展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要赶快跟上来。
港澳控股国际有限公司
Beehive
Chancery
港澳控股
100%
Edwin Feston Launton
70%
百灵公司
深圳龙城星源股份有限公 司60%,价值9000万元
放弃60%的债权价值 10385.9万元
港澳控股 世纪星源
百灵公司70%控股,价值 3647.6万港元 账面值61052万港元的债 权 付现金0.4亿港元
美国: 听证会 咨询 游说活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核心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成为企业跨国上市融资 时提供财务报表的编报基础
中国:“理智的冷漠态度”
推测原因:会计准则对管理当局的报酬不存在“敏感性”影响
以国企改制主的上市公司其经营业绩与管理当局的报 酬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结论 管理当局可借助于“内部人控制”,通过操纵利润、粉 饰业绩而提取报酬
经请示后的处理
1.港澳控股对百灵公司的股权出资并未实际到位,因而不 能计入资产,39,029,874.69元从报表上冲销 2.投资收益由原来的一次性确认改为分期确认,当期确认 272,500,405.44元,递延收益229,700,405.44元
3.所得税18,076,.79元,根据香港税法无须交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