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精神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

精神科护理学1、国外精神医学起源于公元前古希腊最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2、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Pinel)是第一个任命为疯人院的医生。

3、1953年,氯丙嗪是最早被发现的抗精神病作用的药物。

4、知情同意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知情,二是同意。

主要包括提供信息、信息的理解、做决定的能力和自愿参加等基本因素。

5、精神病史指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

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

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又被称为精神病性症状。

6、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方法,将精神病分为10大类。

(P12)7、精神症状的本质: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如阿尔茨海默病;(2)脑血管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如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多发性梗塞性痴呆;(3)是路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4)四是颅脑占位性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5)五是颅脑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6)六是大脑代谢或生化病变所致的精神障碍,如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7)七是目前病因或发病机制不明的所谓“功能性精神病”的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等。

精神症状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基础之上,但是症状的内容却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随时代的演进而变化,表达的是客观现实的内容。

8、精神症状的特点:(1)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如患者无器质性问题,但是患者仍过分担心资金心脏病发作而害怕出门或者呆在无人的环境中。

(2)、精神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

(3)、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这一点是鉴别正常与不正常的关键(4)、多数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

9、幻觉:虚幻的知觉,即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似知觉。

10、感知综合障碍: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整体能正确认识,但是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发生错误感知。

11、妄想:是病理性的弯曲信念,指一个人所独有的和自身密切相关的坚信不移的观念,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

其特征为:(1)、信念歪曲:妄想无关事实存在与否,而在于信念偏离常理或专业知识的程度;(2)、坚信不移:不接受事实与理性的纠正;(3)、内容为个人所独有:与文化或亚文化群体的某些共同的信念不同,如迷信观念。

12、自知力:又称为领悟力或内省力,指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包括三方面:对疾病的认识,即承认有病;对症状的认识即对病变的行为表现及各种不正常体验能正确分辨和描述,认识到他们是疾病的表现;对治疗的认识,即存在治疗依从性,有主动接受治疗的愿望和服从治疗。

13、护患关系:护士在特定的环境中(工作场所)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患者接触沟通所形成的关系称为治疗性护患关系,简称护患关系。

14、治疗性沟通的要求:保密、以患者为中心、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接受患者、避免过多的自我暴露。

15、精神科暴力行为:指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较突出,具有极强的爆发性和破坏性,会对攻击对象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急危事件。

16、自杀行为按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自杀意念、自杀威胁、自杀姿态、自杀未遂、自杀死亡。

17、噎实及吞食异物用海氏急救法抢救,包括立位腹部冲击法(意识清楚者)和仰卧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患者)18、木僵状态:指在意识清晰时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征,表现为患者的动作、行为和语言活动的完全抑制和减少。

19、(大题)精神科安全护理:(1)、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

熟悉患者病史,重视主诉,加强重点患者的病情观察(2)、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

(3)、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精神科的常规护理,严格执行安全检查的制度,解释以取得患者家属配合(4)、严格执行护理常规与工作制度。

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和工作制度30分钟巡视一次活动场所。

20、(大题)P68保护性约束的注意事项:(1)、约束前解释以取得合作,根据病情态度认真,表情和蔼,爱护患者。

(2)、约束时齐心协力,用力均衡,不能强拉一侧肢体,以免扭伤和骨折。

(3)、被约束者安置在单人间,引起受限制,以免受到其他患者的伤害,清楚一切危险及可搬动物品,防止患者在自行解约束后的过激行为。

(4)、约束的方法要正确。

在功能位置,松紧适宜,30分钟到1小时为宜,长时间者1-2小时松解一次,进行局部按摩,协助解大小便。

(5)、密切巡视。

观察肢体血运,约束带是否脱落或松解,床单被单是否干燥,冬天保暖,夏天防中暑。

(6)、上约束带的患者要进行床旁交接班。

(7)、患者精神症状好转后及时松解约束,做好安抚工作,消除对立情绪。

护士及时清点收回约束带。

(8)、保护性约束的可能的并发症:骨折、压疮、臂丛神经麻痹、其他意外,如患者运用约束带自缢或被其他患者伤害。

21、器质性精神障碍:指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22、谵妄:指病因学上无特异型的急性认知损害综合征其核心表现是在意识清晰度下降的基础上出现意识内容的障碍,可表现为注意、知觉、思维、记忆、精神运动性行为、情绪障碍和睡眠---觉醒节律的紊乱。

23、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系统疾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脑内异常放电,导致突然的发作的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出现全身性或局部的抽搐。

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等。

24、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物质或成瘾物质、药物,指来自体外,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人的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25、依赖:指一组由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行为、认知和生理症状群,包括强烈的对精神活性物质的渴求;尽管明知对自身有害,但仍难以控制,持续使用;耐药性增强、出现戒断症状和强制觅药行为。

26、滥用:又称有害使用,是指一种不适当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方式,且反复使用导致明显不良后果。

27、(阿片类物质)过量中毒的特征性表现:昏迷、呼吸抑制、针尖样瞳孔三联征。

28、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通常无意识和智能障碍。

29、(大题)P126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个性改变,类神经症症状,言行古怪,多疑、敌对及困惑;根据出现频率的高低排列依次为注意减退、动力和动机下降、精神缺乏、抑郁、睡眠障碍、焦虑、社交退缩、猜疑、角色功能受损和易激惹。

(2)、感知觉障碍:最突出的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

(3)、思维和思维联想障碍:妄想、被动体验、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贫乏。

(4)、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平淡或淡漠。

(5)、意志或行为障碍:意志减退、紧张综合征。

30、精神裂症临床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偏执型、青春型、单纯型、紧张型和未分化型。

31、精神分裂症的急性治疗时间一般至少6-8周,巩固期治疗一般持续3-6个月左右,首次发布病者药物维持1-2年,多次发病者药物维持至少5年,具有自杀、暴力或攻击行为者药物维持更长。

32、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一般指情感的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此病往往有复发倾向,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33、按照情感的相位特征,心境障碍分为(1)、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既有躁狂又有抑郁发作者(2)、单相情感障碍(躁狂症或抑郁症):反复出现躁狂或抑郁发作而无相反相位者34、心境障碍的临床症状:(!)、躁狂状态的核心症状为心境高涨、兴奋话多和易激惹。

(心境高涨、思维奔逸、思维内容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躯体症状和其他。

)(2)、抑郁状态的核心症状为抑郁心境、兴趣或愉快感丧失。

(抑郁心境、自我评价过低、精神运动迟滞、自杀观念和行为、昼夜节律(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躯体症状和其他。

)35、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轻型精神障碍的总称,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或各种躯体不适感。

冰城大多持续迁延或呈发作性。

CCMD--3将神经症分为: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落、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

各神经症的共同特征:(1)、发病常与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起病前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3)、其症状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4)、自知力大都良好,有现实检验能(5)、一般无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6)、社会功能相对完好36、焦虑症:原称焦虑性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的焦虑或以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往往伴有头昏、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等症状。

37、强迫症(OCD):指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特点是患者意识清晰,明指强迫内容不必要、无意义,但不能控制,因无法摆脱强迫症状而痛苦、焦虑,自制力良好,主动求治。

38、强迫观念: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最为常见。

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等反复出现在患者意识中,对患者的正常思维过程中造成干扰,但患者无力摆脱。

39、进食障碍:是以摄食行为异常和心理紊乱为特征,伴发显著体重改变和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组精神障碍。

主要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呕吐。

40、嗜睡症:是指不存在睡眠质量不足的情况下出现睡眠过多,或醒来时达到完全觉醒状态的过渡时间延长的情况。

41、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类表现,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窄或行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42、(大题)P207儿童孤独症患者的护理:(1)、生活护理:保证患儿的正常生活需求,保证患儿有一个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做好晨晚间护理,定期做好洗澡等。

(2)、安全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活动内容及情绪变化,找出不安全的隐患,必要时专人护理,控制活动区域,避免接触危险物品;减少对患儿的不良刺激,鼓励患儿多参加有组织的活动;护理人员耐心,态度和蔼以免刺激患儿。

(3)、教育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语言能力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训练注意、模仿动作、姿势性语言的学习和表情动作的理解、提高语言交往能力、利用游戏改善交往)、行为矫正训练(发脾气和尖叫行为矫正,刻板、强迫和不良习惯的矫正、孤独行为矫正、自上自残行为矫正)(4)、药物治疗的护理:耐心劝导,服药后要检查患儿口腔确保药物已经服下,按时按量,做好病情观察。

(5)、健康教育:帮助家长了解病情,不相互埋怨指责,对患儿的训练需要长期坚持。

43、人格障碍: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缺陷的情况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一般在少年或或更早发生,直至晚年始趋向缓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