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1.仿写句子。
你是严冬里的炭火,________,你是湍流中踏脚石,________,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摸不着的阳光,啊,友情,你在哪里?【答案】你是沙漠里的绿洲,你是黑暗中的灯盏;你是酷暑中的浓荫,你是雾海上航标灯。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抓住前例句“你是严冬里的炭火”,注意此句是个判断句,且能形容友情。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故答案为:你是沙漠里的绿洲,你是黑暗中的灯盏;你是酷暑中的浓荫,你是雾海上航标灯。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多阅读,多积累,更要多练习。
2.本文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
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个人物外貌特征的改变。
【课文片段在线】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写法分析】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
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
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
【答案】【参考例文】不经意间,我看到了妈妈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粗糙得犹如砂纸一般,手心里长满了厚厚的茧子。
这就是那双伴我成长的手吗?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的手曾是那样的光滑、细腻,那样的纤细美丽、白皙丰润。
现在,繁重的劳动却使妈妈的手变得如此粗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外貌描写。
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
他“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
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
比如:弟弟的脸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
他黑虎头似的脸上,生着一对铜铃一般的大眼睛,十分精神。
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
故答案为:不经意间,我看到了妈妈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粗糙得犹如砂纸一般,手心里长满了厚厚的茧子。
这就是那双伴我成长的手吗?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的手曾是那样的光滑、细腻,那样的纤细美丽、白皙丰润。
现在,繁重的劳动却使妈妈的手变得如此粗糙!【点评】本题考查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外貌描写。
答题时应注意,外貌描写中运用对比手法,是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人物的身份或性格特点。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3.按要求答题“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解析】【分析】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注意结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故答案为: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题时联系生活里的具体事例,阅读过的书籍来组织内容,注意句式的一致性。
4.语言表达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
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答案】示例1: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示例2: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示例3: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
注意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进行辨析,注意紧扣主题进行作答。
故答案为:示例1: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示例2: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示例3: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智的成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
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5.请你选择合适的意象仿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一首诗歌,表达你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答案】我是你草屋里斑驳的旧石磨,数百年来磨着贫瘠的岁月;我是你身下迟缓的牛车,载你在历史的泥泞中踉跄走过;我是粗黑的窝头;是杂乱的街道;是运河上的木机船喷黑烟滚滚蹒跚起航远泊;——祖国啊!我是积贫,我是积弱。
我是你世世代代焦灼的期盼啊,是“乐天”手中千百年来未弹出声响的琴瑟;——祖国啊!我是你强健的手脚,刚从历史的桎梏中解脱;我是你冻土中泛青的禾苗;我是你点亮天空的烟火;我是新铺就的宽敞的柏油路;是雨后的春笋正在蓬勃;——祖国啊!我是你大河里的泥沙一粒,是你长城的巍峨万里;你用粗粝生茧的大手抚养了蒙昧的我、警醒的我、奋发的我;那就用我滚烫的热血去浇铸你的富强、你的尊严、你的昌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解析】【分析】本题要去仿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一首诗歌,表达你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这个题目有一定的难度,现代诗的写作要定调,取象,抒情,升华,分行,只不过音韵这些形式上因素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写作更注重些实质性的内容。
现代诗则将情思的表达摆在第一位,音律、分行、表达技巧,都围绕情思这两个关键词转动。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现代诗的能力。
这道题难度较大,诗歌写作要比一般文章的写作要求较高,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6.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乡愁乡愁是一阵悠扬的笛声,在春风的牵引下,飞入每个游子心间。
备选词语:离别思念微笑示例:________。
【答案】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解析】【分析】示例1: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示例2:思念是江水,无论白天黑夜,从未停止流动。
示例3:微笑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在你忧伤的时候给你温暖和光明。
故答案为: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答案】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
仿写句子的时候根据提供的句子按照其结构、修辞写出结构相似、修辞相同、语意连贯、字数一致的句子。
例句是一个比喻句,所以我们可以用备选词语写出比喻句。
7.请参照画线部分,再补写两个句子。
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梦想”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梦想的天空有灿烂的云霞,引领着无数的追梦人为之奔跑,如夸父逐日般执着。
追逐中会有迷惘,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追逐中会有疲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逐中会有意气风发,这时给梦一艘航船,________,驶向彼岸。
【答案】这时给梦一把梯子;在薄雾中攀登高处;辨明方向;这时给梦一杯香茗;在思索中调整心态;昂扬斗志;在角逐中乘风破浪【解析】【分析】仔细观察题干,明确所写内容和梦想有关,还要采用暗喻的修辞手法,选择合适的喻体,并写出这一喻体对我们实现梦想的帮助。
故答案为:这时给梦一把梯子;在薄雾中攀登高处;辨明方向;这时给梦一杯香茗;在思索中调整心态;昂扬斗志;在角逐中乘风破浪【点评】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
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
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8.根据提供的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话,和上文构成排比句。
幸福常常在对比中产生。
没有在冰天雪地里跋涉过的人,不会感受到暖室轻裘的温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示例:没有在饥寒交迫中受过煎熬的人;不会明白丰衣足食的可贵;没有在疾病缠身中受过折磨的人;不会体味身体健康的美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注意例句中的“没有……的人,不会……”句式,还要注意前后句子形成对比。
示例:没有在战火硝烟中挣扎过的人,不会体会到河清海晏的珍贵;没有在孤独冷漠中受过折磨的人,不会体会到风雨同舟的可贵。
故答案为:答案示例:没有在饥寒交迫中受过煎熬的人;不会明白丰衣足食的可贵;没有在疾病缠身中受过折磨的人;不会体味身体健康的美好。
【点评】仿写句子一定要注意:(1)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
二者的内容要做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要有创新。
(2)修辞要恰当。
(3)用词不能重复。
除了明显的共用词语以外仿句的用词尽可能不与被仿句重复,避免语意雷同。
9.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仿照画线句写出恰当的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
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穿越千年风尘,凝聚民族文化,构筑我们的现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________。
备选词语:月酒孤雁烽火【答案】示例一:看到“月”,眼前仿佛映照一片清冷的月光,心中涌起一腔思乡怀远的愁绪。
示例二:看到“烽火”,眼前好似浮现一片荒芜的废墟,心中涌起一份感时伤怀的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