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市后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市后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市后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布日期: 2007-12-31 发布机构: 宁波市规划局甬规字〔2007〕148号关于批准宁波市后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通知各有关处(室)、分局:《宁波市后孙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按规定程序审查通过。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中心城区适度“西延”的战略精神,该规划在遵循相关上位规划指导的同时,对地段未来发展的定位把握准确,其基础工作扎实,规划思路清晰,规划内容完整,规划深度基本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规范要求,可以作为下阶段后孙地段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经研究,现予以批准实施。

望各相关处(室)、分局接文后,进一步加强该地区的规划管理工作,并按照批准的规划组织实施建设,严格依法监督。

二OO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主题词:规划编制批准通知宁波市规划局办公室 2007年12月26日印发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保证宁波市后孙地段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加强规划管理与建设管理,促进地段全面、持续、协调地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南起通途路,北抵余姚江,东到机场路,西至庙洪路与河道,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46平方公里。

第二章目标与理念第六条功能定位规划期内,将后孙地段建设成为宁波市西部地区、余姚江南岸的一个居住休闲功能区。

第七条规划理念1、区域发展——整合理念2、环境优先——生态理念3、弹性规划——市场理念4、城市生长——融合理念5、个性塑造——特色理念第八条规划原则1.体现和谐,效率优先2.尊重自然,以人为本3.因地制宜,特色创新4.发掘文化,体现特色第九条规划重点1、与上层次、周边地区规划建设的衔接尊重并接受上层次规划的指导,衔接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

2、功能分区强化功能区的布局和建设,系统组织好各功能区的空间布局关系和相互联系与衔接,形成有中心、有重点同时又成系统的功能分区,形成后孙地段完整、系统的社会服务职能。

3、居住建设整体配套和完善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级的道路网和公共服务设施,构筑人性化的居住尺度。

此外,还要做好现居民点的搬迁与合并、建设工作。

4、道路广场在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水文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完善路网系统,并开辟供休闲游憩的公共开放空间及道路广场用地。

5、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区内的山水资源,尊重和保护区内现有次生态的水网,组织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创建具有自然性、亲和性、多样性的生态居住环境。

第三章用地布局第十条土地使用和城市空间的总体控制形成“一个居住区(二个居住小区加三个居住组团)、二条中心带、二个重点景观区、五河岸绿带、五横五纵城市主次干道上搭建的道路系统、二管廊通道”的布局结构。

1.一个居住区(二个居住小区加三个居住组团):在叶家碶河、五江河两条50米宽的河道之间,以环城北路为界组成南北两个居住小区;在叶家碶河河西以环城北路为界组织二个居住组团,在五江河以东组织一个居住组团,三个居住组团各配置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二条中心带:1.叶家碶河及河东的包家路东支路(道路编号B5-C2-D4-E4-F4-G2-H4)形成地段南北向的中心带,成为长乐地段西部公建中心的自然延伸,并顺接姚江江滨绿带。

本中心带含水面、河岸绿带、各城市专业规划要求的专业用地、部分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与商业混合用地,形成人气相对旺盛、人流较为集中的后孙地段中心街段。

2.五江斜河两岸由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和商业混合用地以及河道、绿地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后孙地段中心带,东南与长乐地段的中心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相呼应,西北终始于后孙地段景观重点五江口。

二条中心带均综合以商业、服务业以及居住等经济职能,包含休闲、旅游、文化、居住等功能。

3.二个重点景观区:余姚江南岸形成宽度约200米的公共绿带,从而在余姚江南岸形成一片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开敞空间,这一绿带是余姚江历史文化发展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现余姚江从历史文化发展到现代文化的时空发展序列和地域文化内容过渡中将起到重要作用;五江河、叶家桥河与五江斜河汇成后孙地段独特的五江汇一水乡地貌,五江河东为机场路西侧管廊通道,机场路东瞰五江口。

五江口是后孙地段的标志地貌。

五江口北的五江河西侧绿带构成两重点景观区之间的自然联系。

4.五河岸绿带:地段内的河岸边形成五条河岸绿带,并各各汇串入姚江江滨绿带与五江口两个重点景观区。

在滨江路南,河道与其河岸绿地及零星块状绿地形成五条河岸绿带:南北向绿带,叶家碶河、五江河与地段中、北部伸入滨江绿带河道;东西向绿带,由叶家桥河经疏浚贯通,联系地段东西地区的绿带;斜向绿带,五江斜河,西南-东北向沟通乐家桥河与五江河,并与乐家桥河聚成五江口。

5.五横五纵城市主次干道上搭建的道路系统: 1.东西向的,自北而南依次为滨江路、B1-B2-B3-…-B9道路、环城北路、纬四路、通途路;2.南北向的,自东向西依次为机场路、西一路、信谊路、包家路、庙洪路。

在这五横五纵城市主次干道基础上布置支路,组成本地段的道路系统。

6.二管廊通道:地段内预留二条管廊带:机场路西侧与环城北路南侧不小于60米的管廊通道。

第十一条居住用地组织1.规划形成一个居住区,内含二个居住小区、三个居住组团,规划总人口约4.0万人。

其中西北侧居住组团(叶家碶河西、环城北路北)约5000人,环城北路北居住小区(叶家碶河东、环城北路北)约11000人,西南侧居住组团(叶家碶河西、环城北路南)约4000人,环城北路南居住小区(叶家碶河东、环城北路南)约16000人,东南侧居住组团(西一路东、环城北路南)约4000人。

2.居住区中心布置在包家路、B1-…-B4-…-B9道路、信谊路与环城北路所围地块。

环城北路北居住小区中心布置在五江斜河西、C1-…-C3-…-C6道路、C5-D7道路与环城北路所围地块;环城北路南居住小区中心布置在五江斜河西,纬四路两侧。

西北侧和西南侧居住组团中心分别布置在A2-…-D2-…-F2道路西B2-B3道路北和E1-E2道路南,东南侧居住组团中心布置在五江河东、纬四路北。

各中心配置相应等级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如服务中心站、居委会、医疗所等等。

3.规划居住用地面积68.18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比例为27.76%,均为二类居住用地。

含中小学等在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2.08万平方米。

4.规划商住混合用地面积20.57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比例为8.38%。

第十二条新建住房结构比例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80%以上。

第十三条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1.环城北路北、南两侧各设一处小学,分别位于C-b-04地块和F-b-03地块,两小学规模均为30班,用地面积分别为2.02万平方米和2.26万平方米。

2.设初中一处,位于C-f-01地块,规模27班,占地面积2.95万平方米。

3.设高中一处,位于f-e-05地块,规模60班,占地面积5.74万平方米。

4.幼儿园、托儿所的设置见分幅图,可按照市场行为增添。

5.配置三处菜市场(菜场所在地块用地性质代码标注为C26,可建成含菜场的综合楼),分别为下林菜场,位于C-e-02地块,占地面积0.61万平方米;环城北路菜场,位于C-f-02地块,占地面积0.62万平方米;后孙菜场,位于F-b-10地块,占地面积0.61万平方米。

第十四条以城市中改造城中村形式改造现村民居住点,以多种方式落实现村民的经济发展。

第十五条公共设施配置的分级结构公共设施配置的整体结构为区级公建及区级以上公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及组团公共服务设施三级结构。

区级及区级以上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商务办公、商业金融业、文化娱乐、体育用地等,包括通途路南的西部公建中心通途路北包家路延伸;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包含行政办公用地、居住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高中、商业服务业用地等,集中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部分用地根据用地服务半径布置,如高中;居住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菜场、初中、小学、小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管理、卫生站、便利店等,集中布置在居住小区中心;组团公共服务设施主要为派出所、副食店、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等,分别布置在三个组团中心。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11.77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比例为4.79%。

第十六条公共设施用地布局1.行政办公用地位于包家路,地块编号C-c-04,包括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工商、税务、市场管理等居住区级行政办公用地,行政办公用地面积0.23万平方米。

2.商业服务业用地包括商业服务业用地、酒店宾馆用地。

主要沿地段两条中心带分布。

商业服务业用地包括百货、零售、餐饮、理发、书店、药店等的用地。

3.文化娱乐用地包括青少年、老年活动中心、小型图书馆、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影视厅、培训中心等用地,规划位于环城北路北侧、包家路东,地块编号C-e-03,用地面积约0.30万平方米。

4.体育用地由各级学校分担其功能。

5.医疗卫生规划配置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一处,位于包家路,地块编号C-c-01,用地面积为0.64万平方米。

6.商住混合用地中也包含部分以上内容,按市场行为设置用地。

第十七条商业、居住混合用地1.设置目的以商住混合用地体现地区“多样性保证其活力”,体现人与城市社会、经济间的良好关系,在规划中,展现形象,提升人气,均衡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中人的分布。

2.布置后孙地段的商住混合用地,构成地段两条中心带的重要内容。

商住混合用地占地面积20.38万平方米,占总用地的比例为8.31%。

第十八条道路交通1.路网结构结合用地功能布局,规划道路网采用方格网式结构。

2.道路等级道路等级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快速路两条机场路(南北走向)、通途路(东西走向),红线宽度68米。

2)主干路四条环城北路、庙洪路,红线宽度为44米;信谊路,红线宽度36米;西一路,红线宽度,环城北路南为36米,环城北路南为28米。

3)次干路五条纬四路、包家路、滨江路、B1-B2-B3-…-B9道路和A1-B2-B1道路,红线宽度28米。

4)支路八条红线宽度20米。

3.交叉口规划通途路-机场路交叉口采用全定向式互通立交;滨江路-机场路、环城北路-机场路采用分离式立交。

庙洪路-通途路交叉口采用互通立交形式;西一路-通途路、信谊路-通途路和包家路-通途路交叉口采用南北向道路上跨形式,在几个交叉口需加强交通组织。

其余道路间的交叉口均采用平交形式。

交叉口转弯半径应满足视距三角形要求。

地图审核号:浙S(2007)187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