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试讲内容:新时代的劳动者课型:讲授新课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树立正确就业观,以及劳动者依法拥有哪些权利。
2、能力目标:在学习劳动和就业时,使学生具有分析就业形势的能力,能够分析经济现实中存在的就业问题。
通过大量实例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应树立什么样的就业择业观;在法制国家,应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参与就业和劳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2)使学生牢固树立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积极创业、锐意进取、诚实守信等精神。
(3)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难点: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及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每天,我们饿了得吃饭,现在天气热了,我们每个人在寝室都有一台电扇,如果条件允许,还可能安装空调,我们出门逛街要坐车,寒暑假父母可能带着我们外出旅游,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商品,出门旅游所享受的服务是谁提供给我们的呢?是不是劳动者呀。
这说明劳动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来学习劳动者的相关知识。
这节课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进入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框节内容得学习。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个大的知识,一是劳动与就业,二是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重难点是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和劳动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重难点是同学们着重需要掌握的知识。
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能认真的听,并积极的思考。
一、劳动与就业(一)劳动与劳动者任何社会绝对少不了劳动,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
这句话就说明了劳动对人类的生存非常的重要,那么什么是劳动呢?我们课本上对劳动的定义是:劳动是劳动者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比如说我们每天吃的大米蔬菜,住的房子等是劳动得来的,这些属于物质财富,勤劳勇敢无私奉献雷锋精神等品质也是通过劳动体现出来,这些属于精神财富。
正是因为有了劳动,古猿才进化为人,使人类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所以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胡主席在他的八荣八耻就提到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使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蔚然成风,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劳动很重要,但劳动绝对少不了劳动者。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这就是通过宪法赋予了劳动者劳动的权利。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里要记住的是劳动者是主体,起主导作用,生产活动绝对少了劳动者,比如说做一件衣服,我给了你布料,做衣服的机器,如果没有劳动者,再好的布料都无法成为一件衣服。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之下劳动者虽然分工不同但地位平等。
在奴隶社会奴隶受到奴隶主的剥削,在封建社会,农民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在这些社会条件之下劳动者辛勤劳作,却得不到他们应有的回报,他们在社会之中与其他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之下,社会中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有农民工人有律师科学家,他们从事的职业不同,但是绝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地位都是平等的。
劳动很重要,所以劳动者要劳动,也就是要就业,接着让我们来学习关于就业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要学习的关于就业的知识有三点,就业的意义,就业的形势和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二)关于就业请看下面的一侧材料:李师傅自从下岗之后,一直拿着微薄的救济金在找工作,许多热心人也帮他介绍过几次,但他不是嫌累,嫌工资少,嫌离家远,嫌地位低,就是嫌与他那个适用面很窄的技术不对口,因此一直没找到工作。
这里有两个小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就业?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个一个来回答。
(请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要回答就业有何意义。
1、就业的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说:a.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谋生的重要手段。
我们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这个本就是根本的意思。
人们通过就业拿到工资,才能买到生活所需要的物品,人才能继续的生活下去。
b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我们以后在学习哲学的时候会讲到,人的价值有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而人真正的价值是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人们通过就业通过劳动可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的东西,也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人们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之后,如果有多余的收入,可能会学着跳跳舞谈谈钢琴,外出旅游开拓眼界,这就是就业对我们精神上面的巨大意义。
就业不仅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充实人的体力,而且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促进人智力的发展,提升人得才能等等,最终促进人全面发展。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a.是安国之策,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人们找不到工作,可能会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凸现出来,造成国家的不安定,就像美国在20XX年发生的华尔街游行示威活动,也与失业率过高有密切关系,人们需要工作但是又找不到工作,为了表示他们心里的不平衡,他们愿意加入到游行队伍的行列。
那么这些游行示威活动肯定对当时美国的交通秩序社会稳定等产生了极为不利影响。
b.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这里有一个名词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是所需要的资源和工具,一般就是指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借助生产资料,通过劳动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劳动产品。
劳动者通过就业,在工作中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才能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东西。
这些是我们对材料中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让我们回到材料中看第二个问题。
李师傅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回答)根据材料我们知道李师傅找不到工作是因为有两点,一是他总是嫌这嫌那,也就是就业观念的不正确,二是材料中说的技术使用面很窄,也就是他的技术水平较低。
那么,老师要问大家当前就业形势对李师傅找不到工作有影响吗?肯定是有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当前的就业形势是怎样的吗?(会回答就业形势严峻)看来同学们对我国的就业形势还是有些了解的。
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那么严峻性表现在哪里呢?我们今天就业大学生的的就业情况看一下这个问题。
2、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这幅图给我们显示从2000年到20XX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通过这些数值107、114、到20XX年的680、2013的699,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增长。
如此多的就业人数肯定需要更多的就业岗位,那么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又是怎样的呢?以北京市为例,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XX年的22.3万人增加到20XX年的22.9万人,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量却从20XX年的11.4万人减少到20XX年的9.8人。
当然这个图仅仅反映的是北京市的情况。
其实,根据调查显示20XX年我国就业岗位数是总体上下降了15%。
一方面是就业人数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就业岗位数的减少,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于是许多人就把今年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上或网络上看到招聘市场上人山人海的情况,甚至有的劳动者会说我不要工资,给生活费就行。
这些是不是都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
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那么为什么会如此严峻呢?在这里有三点原因,3、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1)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较大;(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总体而言,我国社会的劳动者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相应的技术能力都不高,但随这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各方面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者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使得我国的就业形势变得严峻。
(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对于第一个原因与第二个原因比较好理解,我就不多加解释了。
知道了我国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了解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那么问题又来了,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4、怎样解决就业问题讨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在这里有四个人分别发表了他们的意见,我们来看一下他们说的合不合理。
(同学发表意见,老师进行相应的讲解)观点一: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政府;在社会主义条件之下,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所以国家应当为劳动者的就业创造条件。
但是,找工作还是个人自己的事情,况且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工作也不一定就是我们所喜欢,也不一定就是适合我们的。
所以我们应当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调动每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观点二: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干一辈子就行考虑职业的相对稳定性肯定是合理的,但是在我们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劳动力经常是流动的,我们无法保证能够在一份岗位上稳稳当当的干一辈子。
比如说我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好几十年,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有没有掌握这样一些技术,你们说企业还会继续要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吗,肯定是不会的。
因此要求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必须树立竞争就业观,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就业。
为此要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与技能,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观点三: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我们在前面讲劳动者的时候就说过,劳动者分工不同,但是地位平等。
的劳动者都没。
因此要求树立职业平等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都能有所作为。
观点四:创业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该创业;创业确实能够提供就业岗位,但是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有自主创业的条件,不如说经济上的条件,能力上的条件。
如果有创业的条件,我们可以创业,如果不具备创业的条件,我们还是应该考虑如何去更好的实现就业。
在这里要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就业,如职业介绍所、媒体广告、网上人才市场、招聘会等,也可以灵活选择职业,如自由职业、弹性工作、临时工、家政服务等。
对上面四个人观点的分析,我们的得出了四种正确的就业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看看这两个题目1.读下图“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
这启示我们( )①要树立自主择业观②要树立竞争就业观③要树立职业平等观④要树立多种形式就业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劳动者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即树立()A.自主择业观B.职业平等观C.竞争就业观D.多种方式就业观学习了这四种就业观,我们来总结一下应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从党和政府的角度来说:(1)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扩大就业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