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摘要:如何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给出水生态文明的定义和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提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问题、措施一、如何理解水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国内外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有很多论述,从人、自然与社会的视角、文明形态视角、生态学的视角等对生态文明进行定义。
互联网的百度搜索对“生态文明”词条有一个较普通定义: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于2013年1月印发了《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新的理念和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完整阐述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指出应将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种文明的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以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是人类能够自觉地把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纳入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系中,是一种包容了人口优生优育、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容了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包容了优化生态、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全面发展,是一种包容了新型工业文明转型的绿色经济发展。
学习水利部文件和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笔者把水生态文明简单定义为: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水和谐理念,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和基础内容。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水生态文明的内涵:1、水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党的十八大报告全新诠释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
同样,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永远的支撑。
仅仅把水生态文明理解为“保护水生态”是不全面的,我们倡导的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和谐。
2、水资源节约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可见推进水生态文明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构建节水型社会。
这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
3、水生态保护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建设生态文明的直接目标是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与环境。
因此,大力开展水生态保护工作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关键所在。
4、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一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组成“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没有良好和安全的生态与环境,其他文明就会失去载体。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生态系统是水资源形成、转化的主要载体。
保护好水生态系统,建设水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我国有关部门曾进行过生态省、生态市等的评价和评比。
山东省出台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标准。
总体上,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技术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检验较少。
国外研究的较多的是河流健康方面的评价。
水生态文明状况需要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通过评估,识别在水生态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2.1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建立水生态文明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如下原则。
2.1.1系统性及针对性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要以经济社会系统为重点,以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标尺,遵循人水系统作用的规律。
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不仅要考虑水的供、用、耗、排等全过程,也要考虑人的水生态保护意识和爱水护水的理念。
自然水生态系统也要兼顾陆面产水过程以及河道、地下水、湖泊、湿地、河口的系统水循环过程2.1. 2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区域气候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在评价水生态文明状况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例如森林覆盖率、人均水面面积、人均绿地、河流生态流量等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2.1.3定量可比性和相对性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确定定量指标并进行分级,而不能机械地确定一个指标值,低于这个标准就是不文明的,否则就是文明的!尤其是经济社会指标方面,要考虑国际国内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制定分级指标阈值,作为评判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状况的参考。
2.1.4 指标的简单实用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不仅为了评价人水关系状况,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识别水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分析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文明的要素,并为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因此,评价指标应简单实用,代表性和独立性强,有资料基础。
2.2 评价体系框架既然水生态文明是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人水和谐的工作,在评价一个地区水生态文明状况时,必须考虑两类系统性指标。
一类是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指标,另一类是经济社会系统指标。
前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包括澳大利亚的溪流状况指数、我国水利部发布的河流健康评估标准以及很多学者提出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等,主要考虑自然水生态系统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生物完整性三方面。
对于经济社会系统的指标,重点是人类节约用水、清洁生产、保护生态意识等方面的水利用、水管理和水文化教育等方面。
因此,笔者建议制定的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由系统层、类型层和评价指标层共计三层次构成,见表 1 所示:表1水生态文明状况评价指标体系3、水生态文明评价标准及方法3.1标准值水生态文明是针对一个地区的相对的概念,这个相对性既包括横向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也考虑纵向时间上与过去的比较。
因此,进行水生态文明评价不可机械因为某一个约束性指标来判断是否文明。
笔者建议对上述指标体系中的20项指标进行分区分级量化,考虑国际和国内水平,提出 5个变化范围,分别赋予I、II、III、IV、V五级,见表2上述指标既有对评价区总体评价的指标,也有按单元分区评价的指标,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考核合格率是对该地区及其下级单元考核评价结果的综合反映。
地表水开发利用率按照本地地表水的河道外耗水量占当地地表水资源量的比例计算,用水计量率等监控方面的指标宜采用监控的水量权重计算监控率。
3.2 评价方法不同的评价指标其作用也有一定的差异。
应该对重要的指标赋予更高的权重,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程度,见表3表3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根据评价区的基础数据,评价得出该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指数其中和分别为第 i 项指标的标准值( 表 2) 和该指标的权重值( 表 3)根据值评判一个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
应该指出,水生态文明状况是相对的,因此,没有文明和不文明的截然界限和标准,只有相对优劣之分。
利用该指标体系,一个地区也可以评价随时间的水生态文明进步情况,为考核评比提供技术依据。
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应注意的问题水利部明确水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八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三是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四是严格水资源保护;五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六是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七是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八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总结提出的这八个工作内容比较全面,也是目前水利部门的主要工作,也可以理解为水利部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抓手。
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始终贯穿生态文明理念,服从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水利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水利部门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理解为水利部门“单打独斗”“另搞一套”,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水利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服从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2、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服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虽然说水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制约因素,水利应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但是并不等于说水利部门是被动的参与。
水利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有关方面,成为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主力军。
3、不是水利部门常规工作的简单梳理和集成,应该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一种升华和系统提高。
有人看到水利部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八方面主要工作内容时&感觉好像就是以往水利部主抓工作的再一次罗列。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这八个方面仅仅是建设水生态文明的主要抓手,必须牢牢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个纲,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抓好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5、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应和谐发展。
以往水利部门很多人过于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过于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忽视因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应在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建设实施、运行调度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着力维护河湖健康,重视进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系统保护和谐发展。
6、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应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只考虑生态系统保护,而是发展与保护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