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初三数学中考复习 圆的有关性质 专项复习练习1.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13,弦AB 长为24,则点O 到AB 的距离是( )A .5B .6C .4D .32. 如图,AB 是⊙O 的直径,BC ︵=CD ︵=DE ︵,∠COD =34°,则∠AEO 的度数是( )A .51°B .56°C .68°D .78°3. 如图是以△ABC 的边AB 为直径的半圆O ,点C 恰在半圆上,过C 作CD⊥AB 交AB 于D ,已知cos ∠ACD =35,BC =4,则AC 的长为( )A .1 B.203 C .3 D.1634. 已知⊙O 的直径CD =10 cm ,AB 是⊙O 的弦,AB ⊥CD ,垂足为M ,且AB =8 cm ,则AC 的长为( ) A .2 5 cm B .4 5 cmC .2 5 cm 或4 5 cmD .2 3 cm 或4 3 cm5. 如图,在⊙O 中,OA ⊥BC ,∠AOB =70°,则∠ADC 的度数为( )A .30°B .35°C .45°D .70°6.如图,⊙O 的直径AB 垂直于CD ,∠CAB=36°,则∠BCD 的大小是( )A .18°B .36°C .54°D .72°7. 如图,已知⊙O 为四边形ABCD 的外接圆,O 为圆心,若∠BCD=120°,AB =AD =2,则⊙O 的半径长为( )A.322 B.62 C.32 D.2338. 如图是“明清影视城”的一扇圆弧形门,小红到影视城游玩,他了解到这扇门的相关数据:这扇圆弧形门所在的圆与水平地面是相切的,AB =CD =0.25米,BD =1.5米,且AB ,CD 与水平地面都是垂直的.根据以上数据,请你帮小红计算出这扇圆弧形门的最高点离地面的距离是( )A .2米B .2.5米C .2.4米D .2.1米9.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AB 于点E ,∠CDB =30°,⊙O 的半径为5 cm ,则圆心O 到弦CD 的距离为( )A.52cm B .3 cm C .3 3 cm D .6 cm 10. 如图,⊙O 的直径AB 垂直于弦CD ,垂足为E ,∠A =15°,半径为2,则弦CD 的长为( )A .2B .-1 C. 2 D .41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且经过弦CD 的中点H ,已知cos ∠CDB =45,BD =5,则OH 的长度为( )A.23B.56 C .1 D.7612. 如图,⊙O 的半径OD 垂直于弦AB ,垂足为点C ,连接AO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BE ,CE.若AB =8,CD =2,则△BCE 的面积为( )A .12B .15C .16D .1813. 如图,△ABC 的顶点均在⊙O 上,若∠A =36°,则∠BOC 的度数为( )A .18°B .36°C .60°D .72°14. 如图,MN 是半径为1的⊙O 的直径,点A 在⊙O 上,∠AMN =30°,点B 为劣弧AN 的中点.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 +PB 的最小值为( )A. 2 B .1 C .2 D .2 215. 如图,点A ,B ,C 在⊙O 上,∠OBC=18°,则∠A =______.16. 如图,已知⊙O 的半径为6 cm ,弦AB 的长为8 cm ,P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BP =2 cm ,则tan ∠OPA 的值是______.17. 赵州桥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它距今约1400年,历经无数次洪水冲击和8次地震却安然无恙.如图,若桥跨度AB约为40米,主拱高CD约10米,则桥弧AB所在圆的半径R=____米.18. 如图,量角器的直径与直角三角板ABC的斜边AB重合,其中量角器0刻度线的端点N与点A重合,射线CP从CA处出发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度的速度旋转,CP与量角器的半圆弧交于点E,第27秒,点E在量角器上对应的读数是____度.19. 如图,在△ABC中,AB=AC=10,以AB为直径的⊙O与BC交于点D,与AC交于点E,连OD交BE于点M,且MD=2,则BE的长为____.20.如图,A,B,C是⊙O上的三点,且四边形OABC是菱形.若点D是圆上异于A,B,C的另一点,则∠ADC的度数是.21. 如图,AB是⊙O的直径,AB=4,点M是OA的中点,过点M的直线与⊙O交于C,D两点,若∠CMA=45°,则弦CD的长为____.22. 已知⊙O的直径为10,点A,B,C在⊙O上,∠CAB的平分线交⊙O于点D.(1)如图①,若BC为⊙O的直径,AB=6,求AC,BD,CD的长;(2)如图②,若∠CAB=60°,求BD的长.23. 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AB 于点G ,点F 是CD 上一点,且满足CF FD =13,连接AF 并延长交⊙O于点E ,连接AD ,DE ,若CF =2,AF =3. (1)求证:△ADF∽△AED ; (2)求FG 的长; (3)求证:tanE =54.参考答案:1---14 AADCB BDBAA DADA 15. 72° 16.5317. 25 18. 108 19. 820. 60°或120°21. 1422. 解:(1)∵BC 是⊙O 的直径,∴∠CAB =∠BDC=90°.∵在Rt △CAB 中,BC =10,AB =6, ∴由勾股定理得AC =BC 2-AB 2=8. ∵AD 平分∠CAB,∴CD ︵=BD ︵,∴CD =BD. 在Rt △BDC 中,BC =10,CD 2+BD 2=BC 2, 易求BD =CD =5 2 (2)连接OB ,OD.∵AD 平分∠CAB ,且∠CAB =60°,∴∠DAB=∠CAD =30°,∴∠DOB=2∠DAB=60°. 又∵OB =OD ,∴△OBD 是等边三角形, ∴BD=OB =OD.∵⊙O 的直径为10,则OB =5,∴BD=5 23. 解:(1)∵AB 是⊙O 的直径,弦CD⊥AB,∴AD ︵=AC ︵,DG =CG , ∴∠ADF =∠AED,∵∠FAD =∠DAE(公共角),∴△ADF ∽△AED (2)∵CF DF =13,CF =2,∴FD =6,∴CD =DF +CF =8, ∴CG =DG =4,∴FG =CG -CF =2(3)∵AF=3,FG =2,∴AG =AF 2-FG 2=5,∴在Rt △AGD 中,tan ∠ADG =AG DG =54. ∵∠ADF =∠AED,∴tanE =54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 1.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a<b<0,则1a >1b;②若三角形的三边a 、b 、c 满足a 2+b 2+c 2=ac+bc+ab,则该三角形是正三角形;③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④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22x ax b +=的方程的图解法是:画Rt ABC ∆,使90ACB ∠=,2aBC =,AC b =,再在斜边AB 上截取2aBD =.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 )A.AC 的长B.AD 的长C.BC 的长D.CD 的长3.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参加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计算后填人下表:某同学根据上表分析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数≥150个为优秀);③甲班的成绩的波动情况比乙班的成绩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4.如图,小明想测量斜坡CD 旁一棵垂直于地面AE 的树AB 的高度,他们先在点C 处测得树顶B 的仰角为60︒,然后在坡顶D 测得树顶B 的仰角为30︒,已知斜坡CD 的长度为20m ,斜坡顶点D 到地面的垂直高度10DE m =,则树AB 的高度是( )mA .B .C .30D .405.中国科学技术馆有“圆与非圆”展品,涉及了“等宽曲线”的知识。
因为圆的任何一对平行切线的距离总是相等的,所以圆是“等宽曲线”。
除了例以外,还有一些几何图形也是“等宽曲线”,如勒洛只角形(图1),它是分别以等边三角形的征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画一段圆弧。
三段圆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
图2是等宽的勒洛三角形和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勒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B .图1中,点A 到BC 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C .图2中,勒洛三角形上任意一点到等边三角形DEF 的中心1O 的距离都相等D .图2中,勒洛三角形的周长与圆的周长相等6.已知:点A (2016,0)、B (0,2018),以AB 为斜边在直线AB 下方作等腰直角△ABC ,则点C 的坐标为( ) A .(2,2 )B .(2,﹣2 )C .(﹣1,1 )D .(﹣1,﹣1 )7.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B=∠ACD ;②∠ADC=∠ACB ;③AC CD =AB BC;④AC 2=AD•AB.其中能够单独判定△ABC ∽△ACD 的条件个数为( )A.1B.2C.3D.48.如图,等腰直角三角板的顶点A ,C 分别在直线a ,b 上.若a ∥b ,1=35∠︒,则2∠的度数为( )A .35︒B .15︒C .10︒D .5︒9.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4个标号为1,2,3,4的小球,它们除标号外其余均相同,先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标号后放回搅匀,再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下标号;把第一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作为十位数字,第二次摸出的小球标号作为个位数字,则所组成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 ) A .14B .13C .512D .51610.甲、乙、丙三个人玩一种游戏,每玩一局都会将三人随机分成两组.积分方法举例说明:第一局甲、乙胜出,分别获得3分,丙获得﹣6分;第二局甲胜出获得12分,乙、丙分别获得﹣6分,两局之后的积分是:甲15分,乙﹣3分,丙﹣12.如表是三人的逐局积分统计表,计分错误开始于( )A.第三局B.第四局C.第五局D.第六局11.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正五边形D.圆12.某校拟招聘一名应届毕业数学教师,现有甲、乙、丙三名教师入围,三名教师笔试、面试成绩如表所示,综合成绩按照笔试占60%、面试占40%进行计算,学校录取综合成绩得分最高者,则被录取教师的综合成绩为()A.78.8 B.78 C.80 D.78.4二、填空题13.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边AB的中线,若CD=6.5,BC=12.sinB的值是_____14.已知反比例函数k1y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中,AB=1,AD=2,将长方形向上、下、左、右各扩大1得到长方形A1B1C1D1,…,依此类推,则长方形A n B n∁n D n的周长可以表示为_____.16.已知二次函数y=ax2+2ax+3a2+3(其中x是自变量),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且-4≤x≤1时,y的最大值为9,则a的值为______.17.若式子1+1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8.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19.我市组织开展“遵纪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日”活动,引起了市民对交通安全的极大关注,某学校积极响应号召,以答卷的形式对全校学生就交通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绘制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为(2)频数分布表中a=,b=(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4)学校准备对成绩不高于70分的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若全校共有学生1680人,请你统计该校来参加这次教育活动的学生约有多少人?2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订书机,如图MN是装订机的底座,AB是装订机的托板,始终与底座平行,连接杆DE的D点固定,点E从A向B处滑动,压柄BC可绕着转轴B旋转.已知压柄BC的长度为15cm,BD=5cm,压柄与托板的长度相等.(1)当托板与压柄夹角∠ABC=37°时,如图①点E从A点滑动了2cm,求连接杆DE的长度;(2)当压柄BC从(1)中的位置旋转到与底座AB的夹角∠ABC=127°,如图②.求这个过程中点E滑动的距离.(答案保留根号)(参考数据:sin37°≈0.6,cos37°≈0.8.tan37°≈0.75)2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连接AE、BF,交点为G.求证:AE⊥BF.22.先化简,再求值:2526222a a a a a -⎛⎫--÷ ⎪--⎝⎭,其中,a =2cos60°+(3.14﹣π)0+(13)﹣123.如图,抛物线y =ax 2x 轴交于A (﹣3,0),B (9,0)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连接AC ,BC .点P 沿AC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A 向点C 运动,同时,点Q 沿BO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点B 向点O 运动,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连接PQ ,过点Q 作QD ⊥x 轴,与抛物线交于点D ,连接PD 与BC 交于点E .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t >0)(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①直接写出P ,D 两点的坐标(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结果需化简).②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PQ =PD 时,求t 的值;(3)点M 为线段BC 上一点,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点E 为PD 中点时,是否存在点M 使得PM+12BM 的值最小?若存在,请求出PM+12BM 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4.如图,在▱ABCD 中,E 、F 为边BC 上两点,BF =CE ,AE =DF .(1)求证:△ABE ≌△DCF ;(2)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25.已知:a 、b 、c 满足2(|0a c -=求:(1)a 、b 、c 的值;(2)试问以a 、b 、c 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求出三角形的周长;若不能构成三角形,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5 1314.k<115.8n+6.16.-217.x≠018.三、解答题19.(1)50;(2)0.24,15;(3)见解析;(4)估计该校来参加这次教育活动的学生约有672人.【解析】【分析】(1)(2)根据频率,频数,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问题.(3)利用(2)中结论,画出条形图即可.(4)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即可.【详解】(1)因为8÷0.16=50,故这次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0人.故答案为50.(2)a=1250=0.24,b=50×0.3=15.故答案为:0.24,15.(3)条形图如图所示:(4)1680×2050=672(人),估计该校来参加这次教育活动的学生约有672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分布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20.(1)连接杆DE的长度为cm(2)这个过程中点E滑动的距离为(16)cm【分析】(1)作DH ⊥BE 于H ,在Rt △BDH 中用三角函数算出DH 和BH ,再求出EH ,在三角形DEH 中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DE ;(2)作DH ⊥AB 的延长线于点H ,在Rt △DBH 和Rt △DEH 中,用三角函数分别求出BH ,DH ,EB 的长,从而可求得 点E 滑动的距离.【详解】(1)如图①,作DH ⊥BE 于H ,在Rt △BDH 中,∠DHB =90°,BD =5,∠ABC =37°, ∴5DH = sin37°,5BH =cos37°, ∴DH =5sin37°≈5×0.6=3(cm ),BH =5cos37°=5×0.8=4(cm ).∵AB =BC =15cm ,AE =2cm ,∴EH =AB ﹣AE ﹣BH =15﹣2﹣4=9(cm ),∴DE ==答:连接杆DE 的长度为.(2)如图②,作DH ⊥AB 的延长线于点H ,∵∠ABC =127°,∴∠DBH =53°,∠BDH =37°,在Rt △DBH 中,5BH BH BD ==sin37°=0.6, ∴BH =3cm ,∴DH =4cm ,在Rt △DEH 中,EH 2+DH 2=DE 2,∴(EB+3)2+16=90,∴EB 3)(cm ),∴点E 滑动的距离为:153)﹣2=(16)(cm ).答:这个过程中点E 滑动的距离为(16)cm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作出辅助线,正确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1.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E,F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BC,CD的中点知CF=BE,证Rt△ABE≌Rt△BCF得∠BAE=∠CBF,根据∠BAE+∠BEA=90°即可得∠CBF+∠BEA=90°,据此即可得证.【详解】证明:∵E,F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BC,CD的中点,∴CF=BE,在Rt△ABE和Rt△BCF中,∵AB BCABE BCF BE CF=⎧⎪∠=∠⎨⎪=⎩,∴Rt△ABE≌Rt△BCF(SAS),∴∠BAE=∠CBF,又∵∠BAE+∠BEA=90°,∴∠CBF+∠BEA=90°,∴∠BGE=90°,∴AE⊥B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2.32aa+-,-45【解析】【分析】先化简分式,然后再求出a的值,将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原式=2542(3) ()222a a aa a a---÷---=29222(3)a aa a a--⋅--=(3)(3)222(3) a a aa a a-+--⋅--=32aa+ -,a=2co s60°+(3.14-π)0+(13)-1=2×12+1+3 =5,当a=5时,原式=534255+-=-⨯.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3.(1)2y x x =++;(2)P 132t ⎛⎫-+ ⎪ ⎪⎝⎭,D )2926t t t ⎡⎤--⎢⎥⎣⎦; 154t =;(3)存在,故PM+12BM. 【解析】【分析】(1)把A (﹣3,0),B (9,0)两点,代入解析式即可(2)先求出BC 的解析式①把P,Q 代入解析式即可解答②当PQ =PD 时,则DQ 中点的纵坐标=点P 的纵坐标,在代入解析式即可(3)根据点E 是PQ 的中点,求出点E 的坐标,将其代入解析式②即可求出P ,作点P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P′,过点P′作P′H ⊥x 轴、BC 于点H 、M ,过点P 作PN ⊥y 轴于点N ,再证明△P′MC≌△PNC (AAS ),即可解答【详解】解:(1)将A (﹣3,0),B (9,0)代入y =ax 2,得:8190930a b a b ⎧++=⎪⎨-+=⎪⎩,解得:a b ⎧=⎪⎪⎨⎪=⎪⎩,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9x 2+3(2)由题意得:∠ACO =∠OBC =30°,∠ACB =90°,将点B 、C (0,直线BC 的表达式为:y=﹣②; ①点P 的坐标为(﹣3+12t), 点Q (9﹣2t ,0),将点Q 的坐标代入①式并整理得:点D[9﹣2t(6t ﹣t 2)]; ②当PQ =PD 时,则DQ 中点的纵坐标=点P 的纵坐标,即:12(6t ﹣t 2)]=2t , 解得:t =154;(3)点P 的坐标为(﹣3+12t ,2t )、点D[9﹣2t (6t ﹣t 2)],点E 是PQ 的中点,则点E[3﹣34t ,4t+(6t ﹣t 2)], 将点E 的坐标代入②式并整理得:t 2﹣6t+9=0,解得:t =3,即点P (﹣32)即点P 是AC 的中点, 作点P 关于直线BC 的对称点P′,过点P′作P′H⊥x 轴、BC 于点H 、M ,过点P 作PN ⊥y 轴于点N ,则MH =12MB , 则此时,PM+12BM =PM+MH =P′H 为最小值, ∵∠ACB =90°,PC =P′C,∠P′CM=∠NCP ,∠P′MC=∠PNC =90°,∴△P′MC≌△PNC (AAS ),∴MC =NC =12OC ,OM =32OC =P′H,故PM+12BM . 【点睛】此题考查二次函数综合题,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24.(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 =D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 =∠C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 ∥CD .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BF=CE,∴BF﹣EF=CE﹣EF,∴BE=CF.在△ABE和△DCF中,∵AB DC AE DC BE CF=⎧⎪=⎨⎪=⎩,∴△ABE≌△DCF(SSS);(2)证明:∵△ABE≌△DCF,∴∠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B+∠C=180°.∴∠B=∠C=9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90°,∴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25.(1),b=5,;(2)能,+5.【解析】【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解即可;(2)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验证即可.【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0,b-5=0,=0,解得,b=5,;(2)能.∵>5,∴能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5.【点睛】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是(1,3),将点A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A.(﹣3,1)B.(3,﹣1)C.(﹣1,3)D.(1,﹣3)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m 2+m 2=3m 4B .(mn 2)2=mn 4C .2m•4m 2=8m 2D .m 5÷m 3=m 23.若a b <,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A .11a b -<-B .22a b <C .33a b ->-D .22a b <4.某商店有方形、圆形两种巧克力,小明如果购买3块方形和5块圆形巧克力,他带的钱会差8元,如果购买5块方形和3块圆形巧克力,他带的钱会剩下8元.若他只购买8块方形巧克力,则他会剩下( )元A .8B .16C .24D .325.下列说法①﹣5的绝对值是5;②﹣1的相反数是1;③0的倒数是0;④64的立方根是±4,⑤13是无理数,⑥4的算术平方根是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 6.如图:A B C DEF ∠∠∠∠∠∠+++++等于( )A .180B .360C .540D .720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4,AD =5,AD 、AB 、BC 分别与⊙O 相切于点E 、F 、G ,过点D 作⊙O 的切线交BC 于点M ,切点为N ,则DM 的长为( )A .92B .133C .3D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α的一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顶点为坐标原点,另一边过点A (1,2),那么sin α的值为( )B.12C.2 9.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DE BC ∥,点F 在BC 上,AF 与DE 交于点G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D AG BD FG =B.DG GE BF FC =C.AD AE DG GE =D.AG GE AF FC= 10.若不等式组2120x x x m ->-⎧⎨+≤⎩有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1m >- B.1m ≥- C.1m ≤- D.1m <-11)的值估计在( )A .1.6与1.7之间B .1.7与1.8之间C .1.8与1.9之间D .1.9与2.0之间12.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C=8,BD=6,点E 是AB 边的中点,点M 是线段OB 上的一动点,点N 在线段OA 上,且∠MEN =90°,则cos ∠MNE 为( )A .35B .45CD .5二、填空题13.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方式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_____.14.将数0.000007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15.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叠,使点B 落在点B ' 处,若∠1=∠2=44°,则∠B 的大小为_________度.16.把代数式3244a a a -+分解因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