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2013)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 DOI:10畅3760/cma畅j畅issn畅0254‐9026畅2013畅08畅001作者单位: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通信作者:李小鹰,Email:xyli301@163畅com 1畅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功能异常;无重大疾病;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2畅认知功能基本正常;能适应环境;处事乐观积极;自我满意或自我评价好。
3畅能恰当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
4畅日常生活活动正常,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
5畅营养状况良好,体重适中,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注解:1畅本标准适用于≥60岁人群,老年人指60~79岁人群,高龄老年人指≥80岁人群。
2畅相关高危因素指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
(1)老年人血压范围:血压正常为<140/90mmHg,其中高龄老年人应不低于120/60mmHg;高血压(除年龄外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患者降压目标值<150/90mmHg,其中高龄老年人应不低于130/60mmHg。
(2)老年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范围:血糖正常者5畅0%~6畅5%;糖尿病(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6畅0%~7畅0%。
(3)老年人血脂范围:胆固醇(TC)3畅1~6畅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畅8~3畅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畅0mmol/L,三酰甘油(TG)0畅8~2畅3mmol/L。
3畅简易智能量表(MMSE):可参见http∥wenku.baidu.com/view中相关表格,下表同。
总分30分,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老年人≥27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25分为正常。
(1)注意事项:第8个问题,患者如非本地人,可改成问他熟悉的城市;第11个问题,评定者连续说出3种东西;第17个问题,需要连续说出3个动作指令,再看患者能否续贯完成。
对于偏瘫患者,指令可以是健侧手;第19个问题,向患者强调句子要完整。
对于患者说出的句子,主谓宾语齐全才能得分;第20个问题,患者所画出的图形有正确的空间关系才能得分;每一个空不正确扣1分,满分30分。
(2)评分参考:≤22分为痴呆,≤15分为严重痴呆。
按文化程度区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以上<24分为痴呆。
总分在27~30分为正常,<27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4畅老年抑郁量表(GDS)简表:总分15分,<5分为正常。
5畅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总分100分,达到100分为正常,高龄老年人达到95分为正常。
6畅体质量适中:体质指数(BMI)20~25kg/m2。
7畅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烟,慎饮酒,合理膳食搭配,坚持科学锻炼。
编写组成员(单位)(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陈海波(卫生部北京医院)、陈可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生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彤(卫生部北京医院)、陈晓春(福建医科大附属协和医院学)、段春波(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樊瑾(解放军总医院)、顾东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何其扬(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何耀(解放军总医院)、贺常梅(全国老龄委工作办公室)、蹇在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黎健(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李辉(北京协和医学院)、李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李小鹰(解放军总医院)、林琳(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刘晓红(北京协和医院)、孟丽(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马辛(北京安定医院)、汤哲(北京宣武医院)、陶国枢(解放军总医院)、拓西平(上海长海医院)、王建业(卫生部北京医院)、王维真(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王林(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吴荣华(苏州市立医院)、吴玉韶(全国老龄委工作办公室)、徐浩(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徐勇(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杨泽(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尹香君(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于普林(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张铁梅(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收稿日期:2013‐07‐15)(本文编辑:石婧)·专家论坛·对枟健康老年人标准枠的再认识于普林 孟丽 王建业 李小鹰 DOI:10畅3760/cma畅j畅issn畅0254‐9026畅2013畅08畅002作者单位:100730卫生部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于普林、孟丽、王建业);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科(李小鹰)通信作者:李小鹰,Email:xyli301@163畅com 【关键词】 老年人身心健康评价; 健康; 老年人RecogitionofstandardonChinesehealthyelderlyin2013 YUPu‐lin倡,MENGLi,WANGJian‐ye,LIXiao‐ying.倡BeijingInstituteofGeriatrics,BeijingHospitalofMinistryofhealth,Beijing10073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LIXiao‐ying,Email:xyli301@163.com 【Keywords】 Geriatricassessment; Health; Aged 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提出了有关健康老年人标准的5条建议发表在枟现代老年医学枠第1版203页,认为健康老年人是指主要的脏器没有器质性病理改变的老年人。
1995年依据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又对这一标准进行了补充修定为10条,发表在枟中华老年医学杂志枠1996年1期第9页,该标准侧重健康和精神心理等方面,但对健康相关危险因素,社会参与度和社会贡献以及自我满意度、幸福感等方面均未描述。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显著增加,但是多数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出现老年综合征等。
尽管多数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病情控制稳定,生理和社会功能较好,有独立生活能力,但按1995年健康标准仍排除在健康老年人队列之外。
随着时代发展和应用生命全程的观点来看待老年阶段,该标准需要重新修订。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的健康老年人标准,是改变老年人健康观的基础,更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
本次健康老年人标准修订希望有助于国家层面的政策参考、临床实践或科研应用、地方卫生部门相关活动的参考标准、日常生活中老年人的自我评价等方面。
一、修订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HO)曾于上世纪中期提出健康的定义,指个体不仅没有疾病和衰弱,并且在身体、精神和社会上都呈现完满状态。
WHO对老人健康的标准还提出了多维评价:包括精神健康、躯体健康、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健康和经济状况。
1999年,WHO提出了积极老化的概念,老年人应维持自主和独立能力,保持社会参与的最佳状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近年来,WHO指出老年人健康最好的测量指标是功能,身体功能的适应能力可能比病理的改变程度更能衡量老年人对于健康照护的需求量[1]。
文献检索提示美国并没有明确的健康老年人定义,多以健康老龄化又称为成功老龄化的概念进行老年人群体健康的评价。
健康老龄化强调的是增龄这一过程相关的身心变化是否健康、是否成功;与之相对应的个体即为健康老年人。
目前研究制定健康老龄化具体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多以Rowe和Kahn[2]标准为基础,包括躯体无疾病、残疾以及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吸烟和肥胖等;保持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完好状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但某些学者认为该标准过于严格,操作性差[3]。
其他国家或相关组织就健康老龄化以及健康老年人定义处于不断更新或完善中[4‐5]。
日本学者胜治英宇等曾提出健康老年人标准为没有已被确诊的疾病,特别强调了没有明显的动脉硬化性疾病及其判定标准。
近年来,我国也进行了一些健康老龄化评价标准相关的调查研究,但总体上规模较小,尚处在探索性研究阶段[6]。
健康老年人这一标准的确立是不断演变和完善的,并且也应当建立在疾病健康、躯体和认知功能、精神心理、社会参与度以及自我感受等多个维度上,且受到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二、修订过程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李小鹰教授的倡导下,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部对国内外制订的健康老年人标准进行了充分调研,拟定出了我国健康老年人标准的初步修订稿。
2012年11月下旬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于普林教授组织召开了修订专家讨论会,并在大会作了调研报告提出了13条建议供专家参考讨论。
本次会议参会的有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同时还邀请了主管老年卫生领域的卫生部相关领导和全国老龄委的领导进行了讨论。
本次大会对此次修订的目的、意义、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会议形成了修订初稿10条。
2012年12月中旬李小鹰教授在苏州组织召开了第二次讨论会,参会专家主要有老年医学分会的副主委蹇在金、拓西平、陈晓春和常委陈生弟等老年医学各专业的专家外还有苏州老年医学分会的成员等。
本次会议对神经认知功能方面广泛听取了神经科专家的意见,对于该标准称为健康老龄或健康老年人标准、与国际如何接轨、是否年龄分层、科学和普及版本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对初稿进一步修改和精要概括形成了5条建议,并和苏州老年医学会提出和探讨了对新标准应用的方案。
2012年12月25日在李小鹰教授组织的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学组讨论会上对该标准又进行了深入讨论,参会专家主要为老年医学分会常委,最终形成了可公开征询意见的讨论稿5条建议。
将此讨论稿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未参加会议的老年医学分会委员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等专家100余名,对该标准进行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
2013年2月5日老年医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建业教授在北京医院组织召开了第四次讨论会,参会专家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等。
本次会议就讨论稿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了热烈讨论,对5条标准的实用性、着重点、语言文字表达和注释方面达成了一致意见,形成了第四稿。
2013年2—5月,李小鹰教授等认真吸取了专家反馈的60余条修改建议,并且应用本标准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竹辉社区和鲈乡社区进行了预调查,在13501位居民中≥60岁的老年人占20畅7%,符合本健康标准的老年人占3畅6%。
最终形成了终稿(第五稿)。
三、本标准的内容特点与前两次健康老年人标准的内容相比,本次修订有如下特点:(1)强调了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而非病理性病变,并且强调了功能而非器质性改变。
这与前两次标准中细分各器官系统无疾病不同。
同时强调相关高危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达标范围内,突出了老年人身体与其他阶段年龄的不同,在具体应用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