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介绍一、学院概况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成立于2001年4月,是我国最早一批从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教学科研院校之一。
依托于中国传媒大学所特有的国内外影响力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综合学科背景,动画学院在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教学科研方面现已形成跨学科、跨媒体、科学与艺术与人文相融合的整体特色与优势。
机构设置动画学院目前设有动画系、数字艺术系、游戏设计系和艺术基础部四个教学机构,并设有动画研究所、数字技术与艺术研发中心、《中国动画年鉴》编辑部、亚洲动漫研究中心、中国动漫艺术陈列馆等众多研究机构,以及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美国尼克儿童频道、德国波茨坦影视学院、加拿大谢里丹学院、法国高布兰学院、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美国高科思科技大学、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新加坡南阳理工学院、央视动画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水晶石等国内外动画教学和实践机构所搭建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动画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了融教学、科研、创作、制作于一体的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研究基地,同时也是教育部文化部高等学校动漫类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和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委员会所在地。
创作环境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现有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创作室四千余平米,软硬件资金投入数千万元,其中包括动画制作实验室、互动艺术实验室和CG实验室三个211重点实验室,同时拥有先进的媒资管理系统、数字影视制作创作室、网络多媒体创作室、游戏设计创作室、虚拟演播室、数字合成机房、数字录音棚、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惠普教育卓越中心实验室、苹果联合实验室、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国传媒大学定格动画联合实验室、移动多媒体与NGN实验室、无纸动画实验室、数字动画创作室、手绘动画创作室、动画声音创作室、动画表演创作室、数字高清实验室、动画生产车间、动画渲染农场和运动捕捉系统等教学、创作设施。
二、师资队伍德才兼备、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动画学院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现已经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目前学院教职工8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
经验丰富的外聘教授、兼职研究生导师动画学院一方面大力推行师资再培训政策、支持和鼓励年轻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一方面和业界接轨,加强同国外高等院校的合作,大量引进或聘请业界精英、国外专家担任外聘教师,目前聘任19位国外专家和39位国内专家担任兼职博士生和研究生导师。
三、学科建设本科专业设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以“大动画”的全局视角将各专业有机串联、既互相独立又互为补充,形成一个科学、有序、有机的“大动画”教学生态环境。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现已拥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3个二级学科点,具有完整的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动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动画艺术与技术、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背景的,能在全国电视台、电影制片厂、动画制作公司、网络公司、游戏研发公司等单位从事动画导演、动画编剧、动画设计、动画制作、游戏设计及游戏研发等方面的创造性人才。
该专业下设动画编导、动画设计和数字动画三个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由我院在国内首创,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空白。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获得系统的数字艺术创作训练,能在影视特效艺术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下设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网络多媒体方向、游戏设计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系统掌握游戏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掌握游戏开发的基本技术和工具环境,熟练掌握电脑游戏、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设计与制作技术,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游戏设计思想,熟悉各种游戏类型及其设计风格,掌握游戏设计流程中角色、环境、游戏机制与结构等概念设计流程,具有扎实游戏编程功底和良好逻辑思维习惯,具有创新游戏策划思想,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能在游戏公司、门户网站、电视台、手机内容提供企业、动画公司等单位从事游戏设计、策划、开发、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富于竞争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研究生专业设置2007年初经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批准,我院自主增列了二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动画学、数字媒体艺术学)及三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动画学、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
动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动画产业研究、动画理论与实践;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动画产业研究、动画理论与实践。
数字媒体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网络多媒体;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数字内容产业研究。
游戏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游戏设计与创作方向、游戏理论与产业研究方向四、办学特色Characteristics“‘和’与‘合’”的办学思路“和”:汇天下之精华•秉承中国文化中的和谐观•跨学科、跨专业、汇集相关专业精华,构建系统的、有机的课程体系。
•汇集了传播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电影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学等各学科的营养“合”:成独家之优势•科学与艺术与人文相融合•中西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理念(1)国际化的办学视野动画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广泛吸纳国内外动画教育资源,近年来已与德国波兹坦影视学院、加拿大谢里丹学院、法国高布兰动画学院、挪威沃尔达大学、加拿大阿比蒂比特米斯卡明魁北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韩国国立艺术综合大学、韩国中央大学、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美国高科思科技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教育合作项目,为构建动画学院国际合作网络奠定了基础。
•开阔视野的大师讲座动画学院积极邀请来自国际动画和数字艺术界的知名艺术家、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举办超过70场学术讲座。
讲座者有曾获得法国昂西动画节金奖的著名动画艺术家;有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的知名制片人;有来自法国高布兰学院、加拿大谢里丹学院、英国伯恩茅斯艺术学院、日本宝塚艺术大学等著名动画院校的教授;有来自美国梦工厂、迪斯尼、索尼影像公司、艺电公司、法国疯影动画工作室等业界机构的一流专家。
•独具特色的夏季学院动画学院从2005年开始和德国波茨坦大学成立了中德夏季学院,每年轮流派出十余名师生开展国际合作创作活动。
融汇中西方青年人的热情与思考,结合两校教学的模式与手法,在两国的媒体中播出,受到了好评。
目前,动画学院已经与加拿大谢里丹学院、加拿大国家数字媒体中心、法国高布兰动画学院、韩国国立艺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达成夏季学院国际合作创作活动。
•实战练兵的小学期动画学院一直坚持每学年第一个学期的前2周,组织2年级和3年级本科学生开展小学期创作实践活动。
集中时间、力量,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创作了一批动画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
目前,动画学院已经与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建立了小学期合作创作实践活动(2)开放的办学态度•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同业界对接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问题上广泛与业界进行讨论,有的放矢的进行前瞻性的专业方向设置。
•创作实践与业界对接优秀学生创作组由教师带队进入业界一流制作单位进行学习和创作,接触并应用最新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手段。
•聘请业界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已聘请数十位国内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广泛建立实习基地与央视动画公司、人民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水晶石、三辰动画公司、杭州文广集团、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国家动画基地、安瑞索思等数十家业界知名相关单位签署实习基地协议。
•与业界展开联合创作•10集动画连续剧《精卫填海》•52集大型电视动画系列片《福娃五连环》•与业界建立高端联合实验室2008年,动画学院分别与苹果公司和惠普公司合作,建立了“苹果联合实验室”和“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惠普教育卓越中心”两个高端实验室。
动画学院将继续联手苹果、惠普、欧特克、微软等国际顶级公司,致力于引入业界最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与设备,共同打造动画、数字影视高端教育、科研和创作平台。
(3)递进和浸透式的培养模式•四年制、两段式的培养模式。
动画专业完成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从第五学期开始,根据个人专长和学习情况分方向培养。
•建设“校园大课堂”,实现浸透式培养建立动画学院千兆局域网,配合大容量服务器,做到创作资源、课程录像、作业网上共享。
使师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讨论、学习;积极鼓励学生加入包括学生会、TRY!漫画社、国际青年成就组织、DV影响社等学术类、公益类、创意类、体育类及艺术类社团。
已有多名学生申请加入了全球最大和最权威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专业组织SIGGRAPH并作为国际志愿者深入参与大会的各项活动;变走廊为画廊、开办“创意空间”,将学院建设成为融师生交流、作品创作、展示为一体的文化场所,实现“润物无声”。
五、办学成果教学与科研成果初步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
学院坚持“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创作检验教学科研成果”的方针。
学院完成了3个“211二期工程”科研项目——“动画理论研究”、“互动艺术研究”和“数字艺术设计研究”,共21个子项目27本专著的撰写,为学科发展做出了贡献。
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19项,完成的科研项目22项,共计41项。
学术结晶——精品课程学院在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制定时注意到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着眼课程的整体优化,反映本校的专业特色等特点,经过教师的共同努力,创建了由路盛章教授、贾否教授讲授的精品课——《动画概论》,该课程已经列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数字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入选校级精品课程,《网络广告创意与设计》、《动画制片管理》、《游戏概论》、《动画原理与技法》等10门课程被列入院级精品课程。
学院奇葩——教授工作室为鼓励创作,动画学院创立了以知名教授领衔,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与组成的教授工作室。
这种创作机制,以逐渐成为引领师生创作的中坚力量。
(1)路盛章工作室:路盛章教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的艺术修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工作室已形成了长期吸纳本科生参与策划与制作的机制。
创作出了《墙——献给母亲》、《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北京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吉祥物宣传片》等一批荣获国内外大奖的作品。
(2)黄心渊工作室:黄心渊教授是中国三维动画设计界权威专家,美国Discreet 公司中国首席讲师,国内顶级的3DSMAX应用培训专家,编著多部3DSMAX动画设计认证教材。
曾主持“计算机动画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实用VR 技术”、“森林植被可视化的基础性研究”等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