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实验报告
2.大气中颗粒物情况与哪些气象及环境因素有关,气象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空气质量(颗粒物)?
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取决于两个因素: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大气的扩散能力。在污染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迁移、流动和转化,与当时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风向、风速、逆温层结、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重要作用。如当有降水出现,或有风的时候,往往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反之当有雾或风很小时,往往容易出现空气污染加重。
答:人为来源: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工业过程中排放的原料及产品微粒,汽车尾气
自然来源:岩石风化,森林火灾,土壤灰尘,植物花粉,真菌孢子
减少燃煤气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加大燃料燃烧效率,改良工艺,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研究技术,在汽车尾气排放前净化尾气中有害物质,达到尽可能少的向空气中排放。
3、支起三脚架、放置采样器,注意保持采样器水平安放,确认采样器已经经过流量校准。
4、空白滤膜,打开采样袋,用镊子取出滤膜后放入滤膜袋中,作为空白对照,做好滤膜登记,记录采样人,采样时间。
5、呼尘滤膜,用镊子取出滤膜,装入采样夹,装入采样器中。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调节采样时间为30分钟,开启采样开关,调节采样流量由小至大到20L/min,采样过程注意观察采样流量稳定,采样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关闭电源开关,将流量调至“零”,小心旋转采样头,防止粉尘洒落,竖向拿采样头、将采样夹取出,置于水平处,双手用镊子取出滤膜,并对折两次,装入采样袋中,采样袋上记录采样时间、采样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结束后,清点物品,装箱。
四、实验步骤
一、采样前准备
1、准备滤膜袋2个(1个空白对照)、镊子(1个)、呼尘采样头、采样夹、粉尘采样器、湿温度计、记录纸、笔。
2、采样人员要熟悉掌握滤膜装卸方法。
3、采样器检查
设备领用前要先检查仪器电量是否充足,做好设备领用记录。检查所需物品是否带全,检查采样器流量采样点
应选择适当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采样头避免直接针对产生粉尘的点,以及直接飞溅入采样滤膜上,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采样地点可选取有一定颗粒物特征的点,如校门口马路旁、校内在建大楼旁、学校植物较密集的小树林、教室、学院实验室等地点(自行选取,注意安全及使用规范)。
2、湿温度记录。
《环工综合实验(2)》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报告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1601
姓名吴泽钰
指导教师桑文静
成绩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
二0一九年5月
实验题目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类别
综合
实验室
1144
实验时间
2019年5月6日
实验环境
温度:
湿度:
同组人数
3
本实验报告由我独立完成,绝无抄袭!
承诺人签名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空气采样器测定大气总悬浮物并分析其粒径分布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DW-30FC智能粉尘采样器(含滤膜、样品贮存盒、流量控制、测压)
2、BT-9300S激光粒度分布仪
三、实验原理
采用一定的流量进行空气中颗粒物样品采集。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将样品转移到去离子水中,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样品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情况。
三、采样结束后清点物品,装箱。
采样器交回仪器室后,管理员要检查设备、做好仪器校准记录、设备领用、归还记录。
采样人员填写样品交接记录,签字人审核.
五.数据处理及结论
采样点位置:第一教学楼正门前、
采样时间:30min
采样人
时间
采样温度
空气湿度
流量
采样点
备注
张植、兰健
18:00
20
23%
20L/min
第一教学楼正门
表1呼吸粉尘采样记录
采样后经粒径分布仪分析,没有可检出颗粒,可能是由于当天天气很好,空气中颗粒物数量太少,也可能是因为采样时间过短,没有采集到足够检出的颗粒物,故实验不成功,但经过实践,本组成员学会了使用空气采样器鉴定大气颗粒物的各项操作。
七、思考题
1.上海及松江大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有哪些;针对来源情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